- +1
拜登支持率跌回38%,抗通脹無方成最大軟肋|美加新聞播報

焦點新聞
1、美國加拿大達成新協議 允許雙方遣返尋求庇護者

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和美國官員23日稱,美加兩國已達成協議,目的是阻擋非法移民越過陸路邊界尋求庇護,不過一些細節仍需在雙方會面時敲定。據報道,美國總統拜登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將在渥太華會面,討論修訂《安全第三國協議》(Safe Third Country Agreement, STCA)更多細節,并正式宣布這項協議。

報道稱,新的《安全第三國協議》將允許美、加官員遣返尋求庇護者。新協議是對雙方2004年《安全第三國協議》的修訂,此前該協議阻止加拿大拒絕并遣返那些在非官方過境點越過邊境的人。
2、美國耐藥致命真菌感染人數持續上升,或與全球變暖緊密相關

美國疾控中心日前發布公告稱,美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數近幾年持續上升,目前已在28個州迅速傳播。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美國的耳念珠菌感染臨床病例增加了兩倍。專家指出,耳念珠菌加速傳播與全球變暖緊密相關。據研究,真菌通常喜歡更加涼爽的環境,而全球氣溫上升使耳念珠菌被迫適應更高的溫度,這一變化使其更容易在人體溫度下繁殖。

耳念珠菌存在于人的皮膚及黏膜處,不會對健康人構成威脅,也難以在醫療機構之外的環境中造成大流行。但對于免疫力下降的重癥患者,以及長期頻繁在醫療保健機構住院、接受侵入性醫療設備治療的人群,它可引發嚴重的侵入性感染,包括血流感染、傷口感染和耳部感染等。
3、美軍基地被襲后,美對敘東部實施“精準空襲”回擊

當地時間23日,美軍對敘利亞東部實施空襲,以回應早前美軍在敘利亞哈塞克省附近的一個軍事基地遭到的襲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表示,在美國總統拜登的指示下,他授權了對于敘利亞東部地區的設施實施精準空襲,使用該設施的組織“屬于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他補充道,這是對于23日的襲擊,以及近期一系列“與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附屬組織針對美軍基地襲擊”的回應。23日,美國國防部發表聲明稱,美軍在敘利亞東北部哈塞克省附近的軍事基地遭到無人飛行器襲擊,造成1名美國承包商死亡,其他5人受傷。
4、上訴法院做出裁決 或推翻聯邦雇員新冠疫苗強制令

家聯邦上訴法院周四(23日)維持了下級法院此前的一項裁決,阻止聯邦政府對雇員提出的新冠疫苗強制令,推翻了該法院一個法官小組去年的一項決定。第五巡回上訴法院(The5th Circuit Court of Appeals)在一次罕見的全席復審中做出這一裁決,裁定在案子進行期間,針對全美范圍疫苗強制令的初步禁令應繼續有效。

拜登在2021年9月首次發布疫苗強制令,要求所有聯邦雇員必須接種新冠疫苗,否則將面臨包括解雇在內的紀律處分。不過,該強制令允許有宗教和醫療原因的例外情況。
5、拜登支持率又跌回38% 抗通脹無方成最大軟肋

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的最新民調顯示,由于很多人認為拜登政府在面對銀行業倒閉和通脹居高不下方面表現不佳,美國總統拜登的支持率出現下降,僅為38%,接近他擔任總統以來的最低點。最新的民調于3月中旬進行,公眾對拜登參加2024年總統選舉的態度意見不一。報道稱,預計拜登將在今年夏天宣布競選連任美國總統。

據報道,此前在2月,拜登的支持率為45%,1月的支持率為41%。而在2022年7月,隨著汽油、食品和其他生活成本的上漲,拜登的支持率一度跌至其總統任期內的最低點,36%。
6、美國將美加邊境非法移民空運至得州

隨著移民從加拿大非法入境美國的水平達到歷史最高,美國官員已開始將在北部邊境被捕的非法移民空運至得州南部。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言人表示,迄今為止,至少有兩架航班從紐約普拉茨堡(Plattsburgh)起飛,運載了82名因“42條”而被驅逐的非法移民。

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發言人表示:“這些人將在CBP(西南邊境)設施接受最終處理。所有這些人最近都是在穿越美國北部邊境后被(邊境巡邏隊)逮捕的。從北部邊境空運非法移民到南部邊境是為了給設施減壓,更好地利用資源和人員。”
7、福特2023年電動汽車業務預計虧損30億美元

福特汽車公司預計,今年其電動汽車業務將虧損約30億美元,這表明傳統汽車制造商在實現電動汽車業務盈利方面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福特汽車周四披露這一數字的同時概述了一個新的財務報告結構,旨在讓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其三個業務部門的表現:電動汽車業務Model e;銷售內燃機汽車的傳統部門Ford Blue以及規模較大的商務車業務Ford Pro。

福特重申,就全公司范圍的未來指引而言,該公司預計今年全年調整后稅前利潤將為90億至110億美元,調整后自由現金流約為60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底,公司調整后的稅前利潤率將為10%。
8、“派對門”余波未了 約翰遜或失去議員席位

英國前首相約翰遜去年7月的“派對門”丑聞余波未平,英國議會22日出臺了一份不利于約翰遜的調查文件,可能導致其失去議員職位。

負責調查約翰遜是否就“聚會門”丑聞曾對議會撒謊的議會下院特權委員會22日在調查文件中援引一些約翰遜昔日下屬稱,約翰遜明知那些聚會并非工作性質但拒不承認。預計特權委員需要一個月左右做出決定,如果認定約翰遜蓄意誤導議會下院,他可能被暫停議員資格;如果停職期超過10天,他所占議席可能面臨重新選舉。
9、3人死亡8人失明!斯諾霍米什縣首起死亡病例后,已有68人因使用這款眼藥水染病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本周確認,雖然一款出現細菌污染的眼藥水已在2023年2月開始召回,但是因使用這款被耐藥性細菌污染的眼藥水而死亡和視力喪失的病例至今仍在持續增加。截止到3月21日的最新官方統計報告中,全美范圍內有68人確診感染了這種耐藥病菌,其中3人死亡8人失明。視力喪失和死亡的嚴重病例在近期增加了2例。

根據CDC的提示,眼部感染的癥狀可能包括:眼睛出現黃色、綠色或透明分泌物、眼睛疼痛或不適、眼睛或眼瞼發紅、眼睛里有東西的感覺(異物感)、增加對光的敏感度、視力模糊。
10、特朗普發“棒打”檢察官合成照,還煽動粉絲施暴,被批妨礙司法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發文,配上了一張他本人和要起訴他的美國紐約州檢察官阿爾文·布拉格的合成照片。這張照片被指“威脅”意味明顯,有妨礙司法公正之嫌,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眾怒。一名法律分析師在談及特朗普這條推文時表示,“威脅檢察官在紐約是犯罪行為,而且涉及多項罪名。”

此前,美國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表示,將對特朗普提起訴訟。特朗普于18日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預計將在22日被捕,并呼吁支持者發起抗議。為力保特朗普,國會眾議院共和黨人20日要求調查此案檢察官,指認其將司法案件政治化。民主黨人則反擊稱共和黨人妨礙司法。
11、美國洛杉磯地區遭遇1983年以來最強龍卷風

當地時間3月22日,洛杉磯地區遭遇了自1983年3月以來最強的龍卷風。

氣象局通報稱,22日上午,龍卷風在洛杉磯縣蒙提貝羅市的一個工業園區和倉庫區“短暫著陸”。龍卷風造成17座建筑受損,樹木被連根拔起,電線桿折斷,變壓器被扯掉,汽車受損,窗戶被毀等。當地官員稱,龍卷風襲擊該市后,造成至少一人受傷。
12、美國擬允許AI協助創作劇本 不必署名或共享分成

美國編劇工會(WGA)日前擬允許編劇在創作劇本過程使用ChatGPT,且不必共享署名和分成。此外,AI生成的劇本交給編劇重寫或潤色,該編劇仍被視為項目的首席編劇。

WGA這份最新提案把AI視為一種工具,AI生成的材料不會被視為“文學素材”(編劇創作的內容)或“原始素材”(小說、戲劇等作為劇本基礎的內容),編劇不用擔心被AI制造商告上法庭或共享收益。但該提案沒有提到如何處理AI完全獨立編寫劇本的情況。目前還不清楚資方行業協會美國電影電視制片人聯盟(AMPTP)是否愿意接受這一提議。
13、美國一核電站再次發生放射性水泄漏 將被關停

23日,明尼蘇達州最大城市明尼阿波利斯附近一核電站所屬公司Xcel Energy發表聲明稱,發現數百加侖含氚放射性水于本周泄漏。據悉,該核電站將被關停。明尼蘇達州監管者曾將此前的一次泄漏事故向公眾隱瞞了四個月。

該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泄漏對公眾及環境沒有危害。公司表示:“泄漏在現場得到控制,尚未在當地的飲用水中檢測出放射性水成分。”
14、因飛行員拒載,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推遲訪英計劃

由于多名飛行員拒絕駕機搭載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他被迫推遲了對英國的訪問。報道稱,飛行員拒載的原因與以色列國內抗議內塔尼亞胡政府對司法系統的改革有關。據悉,這不是內塔尼亞胡第一次遇到類似情況。今年3月出訪羅馬時,他也曾被飛行員拒載。

內塔尼亞胡政府1月宣布,將對司法系統進行全面改革。新計劃據稱將加強內塔尼亞胡對司法任命的控制,并削弱最高法院推翻立法或行政部門決定的能力。自計劃公布以來,該國已發生多次大規模示威。
15、印度珠寶商推出鑲嵌17524顆鉆石的珠寶腕表,打破世界紀錄

印度珠寶商 Renani Jewels日前 公布一款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珠寶手鐲腕表——Srinika,這款鉆石腕表共鑲嵌17524顆圓形明亮式切割鉆石,成為有史以來鑲嵌鉆石最多的腕表。

這枚腕表的名字“Srinika”源自古印度神話,據稱代表至高無上的好運女神拉克希米(Lakshmi)。整枚腕表共鑲嵌17524顆圓形明亮切割鉆石,總重約54.7ct,所有鉆石均達到 F 色級和 VS 凈度級別以上,其中尺寸最大的一顆鉆石重0.72ct,達到 D 色和 VVS 凈度級別。
總監制 / 蒲俊州
監 制 / Derrick
主 播 / 硯 馨
編 輯 / 文 馬、Derrick、Zavia、Amo、文 卓、姜 琳(見習)、Evelyn(見習)
聯合 · 出品
美國西雅圖華語電臺AM1540
加拿大溫哥華中文電臺AM550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