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歸路》:破鏡重圓的愛情,講得動人并不容易
改編自墨寶非寶同名小說、由墨寶非寶親自操刀劇本的《歸路》,講述了一個“破鏡重圓”的愛情故事?!捌歧R重圓”是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古老母題,在流行文化領域進一步發(fā)揚光大。劇集市場時不時就會推出這一類型的作品,受到觀眾的普遍歡迎,不僅僅是因為“破鏡重圓”的愛情敘事往往自帶強烈的戲劇性,還在于“破鏡重圓”多少可以勾起觀眾對于自身那些無疾而終的愛情的感傷回憶和各種遐想。流行歌曲里這樣唱道“很久以前如果我們愛下去會怎樣”,也許不少人心中都有一個想要對TA這樣發(fā)問的人,“破鏡重圓”的故事填補了觀眾的這一遐想。

《歸路》海報
“街頭那一對和我們好像,這城市華燈初上多兩個人悲劇散場”,《歸路》里的這對一度悲劇散場的昔日戀人,他叫路炎晨(井柏然 飾),如今是一名特警,她叫歸曉(譚松韻 飾),如今是一名投資人。多年前,當他們還是校園里青蔥的少男少女時,他們成為彼此的初戀。
高考后,他們一個考上警校,一個去了財經學校,在不同的城市開始了異地戀,只能通過電話互訴衷腸。因為異地的關系,再加上歸曉家里發(fā)生重大變故,歸曉提出分手。兩人正式重逢已經是8年后,歸曉問路炎晨還記得嗎,路炎晨說“化成灰我都記得你”,但這一次彼此匆匆而別。

路炎晨和歸曉重逢
兩年后他們又一次重逢,這也是劇情開篇的主體情節(jié)。那是在冰天雪地的齊寧市,厚厚的積雪讓這座西北小城成為一片純白的世界,越野車在望不到盡頭的公路上穿行,孤獨、寧靜、遼闊,有一種心曠神怡的美。這里是路炎晨值守的地方。歸曉恰好來此地出差,車卻被偷了,她只好撥通這個她早已記得滾瓜爛熟的電話。一直深愛彼此的昔日戀人重逢,微妙的氛圍里流動著那么一絲生疏與尷尬,但內心也努力抑制著翻涌的、假裝平息的愛意。

兩人再度重逢
總之,冬天的齊寧市很美,導演的氛圍營造和鏡頭調度很美,配樂很美,歸曉也很美……雖然是市面上類型化的愛情故事,但可以確定無疑的是,《歸曉》是一部有著不錯審美的劇作。這似乎也是墨寶非寶作品的共同點,更加注重氛圍的營造,而導演余翠華對此的還原已經比較到位了(雖然還是有觀眾吐槽)。
只不過,相較于氛圍上的營造,《歸路》在“破鏡重圓”的戲劇構建上顯得有些乏力,難免會給人劇情不夠、氛圍來湊的觀感。
不難理解,“破鏡重圓”的愛情故事主要就由“破鏡”和“重圓”兩部分構成?!捌歧R”部分一般自帶的不言自明的前提是——男女主角深愛彼此。只有男女主角深愛彼此了,才會讓“破鏡”一刻爆發(fā)出巨大的矛盾沖突,“破鏡”給主人公帶來的創(chuàng)傷和后遺癥才會具有說服力。換句話說,編劇有必要細細鋪陳男女主角“深愛—分手”過程,愛得越深,傷得越痛,恨得越深,“破鏡”后重逢一刻的情感層次也會愈豐富,后續(xù)劇情走向會更加牽動人心。
《歸路》將路炎晨與歸曉重逢前置,在觀眾并不清楚緣由時,通過氛圍營造給足了觀眾那種虐戀情深、一眼萬年的情緒,直到第三集中后段才有些姍姍來遲地切入他們的校園戀愛。而校園戀愛的橋段,不僅中規(guī)中矩,亦有些倉促?!扒椴恢纹稹?,口頭上說說可以,但在視覺化的影視作品中,它有必要讓觀眾知道、感受到“情究竟是何起”,畢竟只有情深動人了,“破鏡”后主人公的念念不忘才會令人心有戚戚。

校園時代的戀愛
來到“破鏡”這一刻,《歸路》同樣匆匆掠過。至少是從劇情的呈現看來,歸曉的分手決定下得太輕易了、拒見路炎晨亦太過決絕,這讓她之后的情深難免不夠自洽。

大學時代的分手
不禁叫人聯想起墨寶非寶曾經參與編劇的另一部“破鏡重圓”作品《何以笙簫默》。少年時代的何以琛和趙默笙的相戀有漫長的鋪陳,他們的“破鏡”一刻也集合了各種狗血的沖突,包括家庭變故、家族仇恨、誤會,觀眾一邊覺得狗血,一邊按捺不住往下看,因為這些狗血的沖突確實讓“破鏡”的發(fā)生顯得合理,讓他們重逢后的愛恨交織顯得合理。
雖然有些專業(yè)觀眾會嘲笑偶像劇套路的俗套,可套路本質上是觀眾審美偏好的集合,是經過市場反復錘煉后行之有效的經驗。當偶像劇無法提供超越套路的創(chuàng)新時,規(guī)規(guī)矩矩把套路寫實了,至少可以確保劇集擁有不錯的故事性和可看性。就這一點上,《歸路》何妨多一點套路。
“破鏡”之后的“重圓”,本質上是編劇為男主角創(chuàng)造阻力的過程,阻力越多,“重圓”的過程越是一波三折、越是讓觀眾揪心,觀眾對劇情的投入程度也會越深。這也是古早偶像劇那么喜歡棒打鴛鴦、“韓劇三寶”等狗血沖突的原因,畢竟它們是構成愛情阻力的萬能法寶。至于墨寶非寶曾經參與過的《何以笙簫默》,在“重圓”路上也是大費周章,甜虐交織,余音裊裊。
《歸路》亦有阻力,卻不見得能夠說服一部分觀眾。路炎晨的外在阻力,主要是他那個讓人不省心的父親,欠了一百余萬外債,債主的千金恰好曾是路炎晨的校友,她多年前就對路炎晨有意,債主提出只要路炎晨與富豪千金聯姻,這筆外債就一筆勾銷。父親替路炎晨答應下婚約。雖然路炎晨并不同意,也打算用自己多年的積蓄加上借一些錢幫父親還債,但在歸曉問他是否要結婚時,他還是告訴歸曉:對。

為什么要這么回答?
我倒更寧愿相信富豪媽媽給貧窮女主角扔下一張銀行卡讓她離開男主角這樣的爛俗橋段,也不太愿意相信,21世紀還有用婚約抵債的包辦婚姻,尤其是在男主是特警、有身份的威嚴感,以及這筆外債并非超越他經濟能力的背景下,這場包辦婚姻竟然還一度有模有樣地推進。
路炎晨很快把這場鬧劇擺平。但觀眾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甜虐,路炎晨和歸曉已經迅速“重圓”了。在齊寧重逢時,戰(zhàn)友催促路炎晨趕緊把歸曉追回來,路炎晨拒絕的理由是,“又不是十幾歲的毛頭小子了,拿下了,給人家什么”。觀眾還以為路炎晨職業(yè)的特殊性,會成為他拒絕歸曉的理由,但很快編劇就讓男主角把這個擔憂拋之腦后了,第6集他與歸曉重新曖昧,第8集他們已經復合了。

這并沒有構成兩人愛情的“阻力”
當然,也確實不能把作品看“小”了。因為路炎晨職業(yè)的特殊性,《歸路》不滿足于講述一個“破鏡重圓”的愛情故事。路炎晨是排爆特警,一出緊急任務基本上都帶有生命危險。他的一半是屬于國家的,哪怕是他最深愛的人也不能完全占有他。歸曉這份伴隨著擔憂的深愛,既凸顯他們愛情的忠貞熱烈,也凸顯路炎晨職業(yè)的崇高和偉大,給觀眾傳遞出“人生昧履,砥礪前行”的信念與力量。
如果作品有這樣的深意,當然很好了。只是,我相信任何一部劇集以特警為主角,多少都能激起觀眾對他們的崇敬之情,這是這個職業(yè)的崇高屬性使然,而不見得說是編劇很會寫,編劇的筆力讓觀眾對這個角色心生崇敬。編劇假若讓路炎晨因為自身職業(yè)的特殊性,導致“重圓”之路歷經坎坷,絲毫不影響崇高職業(yè)的塑造、正面價值的輸出,也可以讓“破鏡重圓”的故事本身更具吸引力。上價值可以,但講好故事再上價值,這樣的兩全其美不更好嗎?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