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掃碼消費“強制關注”:“二維碼”還是“攔路碼”?

王默玲、程思琪/新華社
2023-03-18 14:10
澎湃質量觀 >
字號

停車繳費、點餐、購物……如今,掃碼支付代替人工服務已然成為一種日常,但這種本該“提高效率”“便捷快速”的消費方式,卻因為部分場所設置的通過關注公眾號來繳費、被迫授權個人信息、日常頻繁推送廣告等情況,給不少消費者帶來困擾。立足方便的“二維碼”,卻成“攔路碼”,這種現象值得關注。

掃碼消費帶來不便和隱憂

今年2月,上海市民趙先生和家人前往江蘇省常熟市游玩。在當地一家商場用完晚餐后,他開車出地下車庫。商場方面提示要掃碼繳費,趙先生掃了一下才發現要先關注商場的微信公號,再點擊其中的停車繳費菜單跳到小程序才能完成付費。

“交個停車錢還得關注商場公眾號,本來我就覺得不合理。更令人掃興的是,最前面有一個新能源汽車司機,因為新能源車牌號比燃油車多一位,他在小程序里輸了幾遍都沒有成功就卡在那里,導致后面堵了好幾輛車,一直到工作人員趕過來才解決問題。”趙先生說。記者走訪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現象,很多商場都有自己的繳費規則。有的要先掃碼關注商場的公眾號,并注冊會員才能拿到積分來抵扣停車費,有的要先關注一個第三方公眾號,還得授權“獲取你的手機號”才能完成繳費流程。不論是商場公眾號還是提供繳費服務的第三方公眾號,后續都會不時推送各種廣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與停車“掃碼煩”相似的餐廳點餐、購買奶茶、排隊等位、購物優惠等場景中,消費者幾乎都會被引導掃二維碼,掃碼后頁面會直接跳轉到“注冊會員”或“微信快捷登錄”的頁面,消費者必須同意個人信息授權后才能進行點單或領取優惠券。

“每次掃碼,都會彈出商家的《會員協議》《隱私條款》,要是不同意就沒辦法進行下一步操作,被迫同意了,又擔心個人信息及隱私可能遭到泄露。”消費者鄒女士說,“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己關注了一堆公眾號,還總被推送各種垃圾廣告,煩不勝煩。”

強制“掃碼關注”存風險、涉侵權

“掃碼點單關注公眾號”這一看似“常規”的做法,卻很可能存在信息泄露風險,涉嫌侵權。

——“形式上自愿、實質上強制”的交易行為,或侵犯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同濟大學法學院多元解紛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徐文海表示,這種強制掃碼關注的消費服務方式,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強制掃碼關注對部分不愿意掃碼的消費者而言是不公平的。”

——“沒法拒絕的被營銷”,是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的不尊重。不少消費者反映,“明明就是停車繳費、吃飯付錢,后續卻會被頻繁地推送各類營銷信息”。盈科網數合規中心副主任郭衛紅說,《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規定,網絡交易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發送商業性信息,“不少商家并未給予消費者‘拒絕被營銷’的選項,消費者即使同意也是在非自愿的情形下形成的,此舉是對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的不尊重。”

——過度索取信息,增加了消費者信息泄露的風險。“消費者在掃碼付費時,商家經常要求消費者關注其公眾號,填寫個人信息成為會員享受折扣,或通過公眾號或小程序自動獲取其在微信、支付寶關聯過的電話、生日、性別、地理位置等個人信息。但顯然這些信息與到店消費無任何必然關聯,這就可能涉及對消費者信息的過度收集。”北京京大(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程治國表示,一旦商家對數據保管不善,消費者還要承擔個人信息泄露、丟失的風險,“掃碼消費模式不應變成獲取用戶個人信息的工具”。

“掃碼消費”不應成為“單選題”

針對掃碼消費“強制關注”亂象,近年來,多地消費者權益保護協會先后發出關于掃碼消費行業自律承諾和倡議,呼吁商場、餐廳、停車場等商家在掃碼繳費過程中不強制消費者關注商家公眾號、不過度索取消費者個人信息。微信平臺上,在公眾號的投訴頁面上也增加了“強制關注行為”的選項。

相關監管也持續跟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新修訂的《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明確提出,未經互聯網用戶知情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強制或者變相強制訂閱關注其他用戶公眾賬號。中國消費者協會發文明確,強制掃碼點餐、強制關注公眾號或授權個人信息的行為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上海等多地消保部門持續加大對相關企業的抽查、暗訪。

受訪專家及相關部門表示,“掃碼關注”不應成為消費場景中的“單選題”,消費者、商家與監管部門均需有所作為。

消費者要提高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意識。上海市消保委建議,消費者重視保護個人信息,如果遇到個人信息被過度收集或不當使用,可以撥打12345向網信、市場監管等部門舉報,亦可向消保部門投訴或反映。

商家應自覺提供線上掃碼、線下人工等多種途徑。“商家應積極配合提供實體菜單、人工買單等服務。”徐文海表示,消費者通過掃碼方式進行消費的時候,建議商家僅收集最小范圍的必要信息,且在消費結束后,應承擔起清除顧客相應消費信息的責任,自覺避免泄露數據、濫用數據牟利等行為的發生。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可建立聯合執法監督機制,嚴格落實二維碼的使用識別標準,減少或禁止部分商家對用戶信息的強制收集。針對一些商家和平臺違背消費者意愿乃至濫用個人數據等行為,應建立長效機制,懲處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伍智超
    圖片編輯:張同澤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平注常赢玩法技巧| 新东方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卢湾区| 百家乐免费改单| 狮威百家乐官网娱乐网| bet365官方网址| 运城百家乐蓝盾| 噢门百家乐官网玩法| 顶级赌场官方安卓版手机下载| 先锋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群详解包杀| 百家乐官网最大的赌局| 百家乐官网高人破解| 大发888投注网| 百家乐推广| 百家乐视频交友| 王子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手机壳| 7人百家乐官网中号桌布| 百家乐官网网站哪个好| 德州扑克教学视频| 真人百家乐娱乐场开户注册 | 横山县| 德州扑克荷官培训| 试用的百家乐软件| 百家乐庄闲多少| 百家乐官网操作技巧| 百家乐官网那个平台信誉高| 云顶国际注册| 大发888wofacai官网| 優博百家乐客服| 做生意风水| 博彩百家乐官网画谜网| 百家乐官网优博娱乐城| 沾益县| 浦江县| 竞彩比分| 百家乐赌博机| 澳门赌场小姐| 百乐坊娱乐场| 绥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