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內燃機走上斷頭臺,德國刀下留人

2023-03-17 11:46
来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号

撰文 / 溫 莎

編輯 / 張 南

設計 / 師玉超

“這項提議急需修改。” 3月13日,法國斯特拉斯堡的一場會議上,德國交通部長維辛(Volker Wissing)出爾反爾。

在歐洲禁燃法案即將通過的最后一刻,德國反水了。維辛指責之前法案不符合預期,言下之意是希望歐盟給予合成燃料(e-fuel)官方認證的身份,否則德國就要重新考慮法案。“當內燃機可以以氣候中和的方式上路時,禁止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維辛說。

德國的臨陣倒戈令歐盟官員有些措手不及,這件事在雙方拉鋸了兩年多后,才剛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2月中,經過長時間多輪次的辯論后,歐洲議會最終以340票贊成,279票反對和21票棄權的結果,批準了2035年歐洲停售新燃油汽車的議案。只等在即將舉行的歐洲部長級會議上,將歐洲禁燃正式變成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條文。

德國帶頭反復,令歐洲禁燃再起波瀾。據悉,2035年燃油禁令立法最終能夠落地,必須獲得55%的成員國的支持票,且這些成員國代表了歐盟65%的總人口。德國已經和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意大利、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組成了“內燃機守護者聯盟”。

當下,各個國家和汽車品牌紛紛發布了禁燃時間表,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電動化的未來看似勢不可擋:新能源在全球創造著銷量紀錄,各大汽車公司將數百億元投向工廠改造,全新的電動車產品令人眼花繚亂……

但古往今來,革自己的命從來都是最難的。歐洲人研究內燃機已經超過百年,作為汽車發源地,汽車業養活了80萬德國人,每年貢獻著 4110 億歐元收入,是德國經濟最大的組成部分之一。此外,與德國相關的汽車品牌多達上百個,讓其與內燃機說再見的難度可想而知。

歐盟卻已經不想再等了,2035 年的這條底線至關重要。新車平均壽命為 15 年,禁令的生效能保證歐盟在2050 年前實現零排放。科學家聲稱,這一全球里程碑將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交通運輸約占歐盟排放量的四分之一。

以準時著稱的日耳曼民族使出“拖”字訣后,效果斐然。有消息稱,就算歐盟答應了德國的“申請”,豁免了合成燃料,通過修訂后法規所需的時間也意味著成員國可能要等到明年歐盟選舉之后才能再次對禁燃令進行投票。

無論怎樣,德國最后一刻的力挽狂瀾,讓在歐洲已經走上斷頭臺的內燃機迎來一線生機。

一波三折的歐洲禁燃令

歐盟看內燃機不順眼已經很久了。

2021年7月14日,歐盟委員會發布“Fit for 55”減排一攬子方案,涵蓋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的多項減排舉措,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停止銷售內燃機車。歐盟委員會提出,到2030年將新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21年減少55%,到2035年減少100%。

削減100%,意味著任何帶有內燃機的新車在歐洲都不允許銷售,汽油車、柴油車、48V輕混、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統統不行。在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范疇內,歐盟只接受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車。

這簡直就是要將內燃機趕盡殺絕,自然會有利益相關方站出來反對。意大利、葡萄牙、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就呼吁將deadline再推遲5年,德國則提出了豁免合成燃料的條件。

與他們站在對立面的是以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瑞典、丹麥、愛爾蘭和荷蘭等國為代表的激進派,他們強烈支持歐盟禁燃令。荷蘭就表達:“我們不能接受任何條件。底線已經擺在桌面上,我們必須堅持。”

治大國若烹小鮮,國家大事和菜市場買菜的底層邏輯是一樣的,就是大家擺明態度,討價還價,各退一步。

最后,歐盟同意將中重卡、客車等大部分商用車不納入2035年被禁售的范疇,還采納了德國的建議,即到2026年再評估使用合成燃料的內燃機汽車在減排方面的進展,看能否對其豁免。

談好條件后,2022年6月初,歐洲議會通過歐盟委員會提出的“2035年禁售燃油車”立法建議;同月底,歐盟27國環境部長達成共識,支持“到2035年實現汽車零碳排放”的目標。

根據歐盟立法流程,歐盟委員會提出法案,由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雙重確認后便正式生效。目前,議會已表決通過,待理事會也通過后,2035全面禁燃就將奏效。

本來一切按部就班,沒想到德國臨陣變卦了。

保時捷力捧的合成燃料,靠譜嗎?

“我不明白這場針對汽車的斗爭從何而來,也不明白人們為什么要禁止某些技術。” 維辛明著表達出費解的態度,背后是擺明了要為合成燃料撐腰。

有分析認為,為了給德國一個臺階下,歐盟很有可能發給合成燃料一個合法身份。歐盟委員會發言人表示,“將考慮合成燃料對氣候的潛在貢獻。”

《歐洲汽車新聞》稱,德國的保時捷和意大利的法拉利都處于爭論漩渦中心,品牌在推動著政府改變他們在此事上的立場。

保時捷是合成燃料最積極的倡導者之一,這家2022年橫掃376億歐元的吸金王表示,911等跑車車型未來將使用這種新型燃料,為內燃機提供動力。為此,保時捷已經在智利買下了生產合成燃料的工廠,新工廠于2022年年底量產。法拉利表示也正在積極尋找替代燃料,以繼續生產傳統的內燃機汽車。

合成燃料是一種液體燃料,與傳統燃料不同的是,并非來自化石能源,而是人工制造,通過特定技術將水和二氧化碳合成可以燃燒的燃料,以此來替代汽油,因此也被稱為人造汽油。

這種聽上去高大上的技術其實并不高深,其基礎原理依賴于費托反應(Fischer-Tropsch reaction),這套工藝始于1925年,當時德國缺乏石油燃料,只能用這種方式大規模生產煤制油。整個二戰中,德國約25%的汽車燃料是靠此法進行的人工合成。

和德國交通部長反水的同一天,保時捷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 (Oliver Blume) 很無奈的表示,電氣化和擴大合成燃料生產之間沒有沖突,“我們可以調整稅收政策,讓合成燃料更便宜……政策應該支持投資,使價格更具吸引力。這是值得的。我不知道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內燃機汽車脫碳。”

和保時捷一同堅守內燃機的,還有意大利的蘭博基尼,后者官宣將在2030年以后推出由電動合成燃料驅動的混合動力超級跑車。此外,著名的F1比賽也正在研發一種即用型100%可持續燃料,為2026年賽事做準備。

全球有著超過 13 億輛內燃機車型,這些車子在未來的數十年內都將會繼續在路上行駛,合成燃料可以讓這些車符合碳中和的要求。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前提是合成燃料要足夠環保,保時捷宣稱,加注合成燃料可以減少85%二氧化碳排放量。

然而,歐洲交通與環境組織(T&E)曾先后發布兩份報告,質疑合成燃料的經濟性和減排效果。該機構警告稱,與電動汽車相比,使用合成燃料的內燃機汽車可能會排放更多二氧化碳,而且成本更高。

按照T&E的測算,到2030年,無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合成燃料汽車的總擁車成本將比電動汽車高43%,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要比電動汽車高40%。

支持者和反對者各執一詞,如今真相似乎已經沒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歐盟對禁燃令的渴望程度。

車企的小心思和“中國威脅論”

國家之間爭得面紅耳赤,車企也各懷小心思。

2021年年底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曾有過一次試水,主辦方呼吁部分國家、城市以及汽車制造商在2040年以前終結燃油汽車,并進行了一次表決。

最終只有沃爾沃、福特、通用、梅賽德斯-奔馳、比亞迪和捷豹路虎等六家企業同意簽署相關協議。毫不意外的,全球銷量最大的兩家車企大眾和豐田不同意簽字,寶馬、現代、本田、日產和Stellantis等車企同樣沒有按下手印。

大眾汽車發言人尼古拉·勞德(Nicolai Laude)的解釋是,大眾業務的全球性質意味著自己必須意識到,在不同速度發展的地區,結合不同的本地先決條件,需要不同的途徑實現零排放。豐田則表示一直致力于混動和氫燃料電池技術,而這屬于COP26相關協議的禁售范圍。

對于歐洲的禁燃法案,同時擔任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主席和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Oliver Zipse)也曾發表過意見,他在2022年表示,鑒于全球范圍內時刻存在波動和不確定性,目前這個階段,任何2030年以后的長期監管計劃都不成熟。需要在2025年進行一次徹底審查,再來決定2030年以后的目標。

2023年3月,寶馬財報發布會上,齊普策在接受汽車商業評論采訪時再次發出靈魂拷問,他說,即便是在今年需要全部轉向純電動車生產,寶馬集團也是可以做得到的,但問題是,全球禁售燃油車是一件好事嗎?

“連氫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也不考慮嗎?我們認為不是的。如果要為氣候保護作出最大貢獻,那么各種技術路線都需要進行持續的改進。”

他同樣認為,技術需要能夠適應任何市場建,要考慮到充電基礎設施,原材料供應、客戶行為改變等方面,“到2035年,即使歐洲銷售的新車有80%、90%都是純電動車,世界上其他地區也不可能都是一樣的電動化進程。如果有人沒辦法充上電,他依然要開燃油車。”

“在設計環保相關路線的時候,我們要考慮最行之有效的整體方案。”齊普策還不忘提醒,“如果只是依賴一種技術,就像是一條腿走路,很容易就摔倒。”他的態度,是相當一部分跨國大型汽車集團內心的OS。

COP26上,一些國家也曾經被要求表態,美國、德國和中國投了反對票。汽車發源地和全球前兩大的汽車市場,三國的選擇并不令人意外,但有意思的是,隨著智能電動車的蓬勃發展,中國在歐洲禁燃令上所扮演的角色,開始尷尬了起來。

“我們需要快速制造更多的電動汽車。讓我提醒你們,從2021年到2022年年底,中國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推出了超過80款電動車型,這些物美價廉的產品會越來越便宜,我們必須跟進,不能把這個關鍵行業留給其他人”。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弗蘭斯·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在歐洲議會上奮力呼吁小心中國,歐洲當自強。

他的反對者同樣考慮到了中國,意大利交通部長馬泰奧·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認為禁燃令沒有經濟、環境和社會意義,要藍天白云并不意味著上萬人下崗,數千家企業關閉。

他提醒,歐盟激進向電動汽車轉型是一種“自殺行為”,而且更像是送給中國汽車業的一份大禮。言下之意,歐盟這是在為虎視眈眈想要進入歐洲的中國車企掃平障礙,清除對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

歐盟”內戰”禁燃,中國無辜躺槍。正反兩面的中國威脅論,他們都考慮到了。

歐盟禁燃令未來的走向也許并不難揣測,無非是博弈后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中心點,雙方握手言和。然而,從進程反反復復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內燃機與電動發電機之間在足夠遙遠的未來將是替代的關系,但在一段不短的時間里,他們將長期共存。

本文由汽車商業評論原創出品

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說明

違規轉載必究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八卦24山叫什么意思是什么| 七匹狼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至富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制胜法宝| 香港六合彩资料| 百家乐凯时娱乐平台| 路虎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缅甸百家乐官网龙虎斗| 盈乐博娱乐城| 兄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假在哪里| 免费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菲律宾百家乐娱乐场| 24山向什么最好| 百家乐官网的桌布| 伊吾县| 二八杠游戏平台| 赌博百家乐趋势把握| 碧桂园太阳城户型图| 百家乐视频中国象棋| 百家乐官网五湖四海娱乐平台| 堆龙德庆县| 百家乐正反投注| 悦榕庄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投注方法投资法 | 赌场百家乐官网怎么破解| 百家乐官网的规则博彩正网| 通化市| 清丰县| 百家乐官网投资心得| 皇冠备用投注网| 利来游戏| 哪个棋牌游戏平台好| 峡江县| 大发888大发888体育| 太阳城论坛| 百家乐筹码片| 免费百家乐预测工具| 大发888亚洲游戏咋玩| 大发888下载17| 金利娱乐城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