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專訪|跨越流言和傷病,李俊慧開啟嶄新羽毛球人生

李俊慧。
從奧運賽場轉身,現在的李俊慧過上了一種和以往完全不同的生活。
曾經他的任務只有一個——全力打好羽毛球,其余的一切都有國家隊的后勤團隊料理。但如今,他從被“照顧”的那個,變成了“照顧”別人的那一個。
開辦了一家青少年羽毛球俱樂部之后,他頭一次體會到了各種繁雜事務的不易,“自己做了培訓才知道,當初教練帶我們有多么不容易。”他對澎湃新聞記者笑言。
而回憶起那段被留在身后的職業生涯,有壓力、有傷病,但更多的是感恩,“能一路堅持走到(奧運)決賽已經很不容易,或許生活總會留下一些遺憾吧?!?/strong>
李俊慧拿下過世錦賽冠軍、湯姆斯杯冠軍、亞錦賽冠軍和奧運會亞軍。
背后的傷痛只有自己知曉
在東京奧運會賽場,李俊慧與搭檔劉雨辰一起斬獲男雙銀牌之后,李俊慧感到自己的職業生涯似乎正不可避免地走向終點。
事實上,對于退役的問題,他早在東京奧運會之前就有過考慮,最大的原因,就是那個運動員逃不開的話題:傷病。
“我是屬于傷病比較多的運動員,經常在出去打比賽的時候,因為傷病而導致狀態起伏比較大?!比涨敖邮芘炫刃侣動浾邔TL時他表示。
但奧運會這項最重要的大賽,他不可能放棄,直到堅持打完奧運會,站上領獎臺,他才重新又開始慎重評估,“打完之后考慮了一段時間,考慮到自己的身體能力,確實已經不如之前傷病不多時候的狀態,所以選擇了離開。”
當2021年11月12日,李俊慧公開自己的退役決定時,曾讓不少羽毛球觀眾意外——畢竟當時他才26歲,對于一名羽毛球運動員來說還正是當打之年,但背后的無奈只有他自己知曉。
能夠在奧運賽場拿到亞軍,證明他其實也有繼續在頂尖大賽沖擊金牌的能力,但這樣的夢想,只能留待隊友們去努力完成。
“奧運會之前,其實很多人也并沒有看好我們能夠打進決賽,當時決賽輸了之后,也肯定是覺得很遺憾?!彼嬖V澎湃新聞記者。
“但事后回想,能一路堅持走到決賽已經很不容易。奧運會前一年一直沒有出來比賽,能發揮成什么樣其實心里也沒底?;蛟S生活總會留下一些遺憾吧。”

李俊慧(右)在奧運賽場。
矛盾?沒有外界說的那么夸張
雖然未能在奧運會這場告別之戰中得到最讓自己滿意的結果,但李俊慧的職業生涯也已經足夠精彩。
世錦賽冠軍、湯姆斯杯冠軍、亞錦賽冠軍……眾多國際大賽的榮譽,都已經被他收入囊中,而效力國家隊近十年的生涯,也給他的人生留下了足夠深刻的烙印。
在李俊慧看來,獎牌和榮譽并非是國家隊生涯所給予自己的全部,這段經歷給自己帶來的成長同樣不可忽視:“在運動隊遇到過很多困難的時刻,退役后出來做事情同樣也比較坎坷?!?/p>
“但是再不順的時候,也會有在運動隊中培養出來的那種堅韌不拔,想要不斷突破自己極限的感覺,在生活中,心中也會有這樣一股力量去支持我?!?/strong>
毫無疑問,身為國羽這樣一支榮譽之師的一員,李俊慧所需要面臨的競技壓力是相當之大的,外界對于他和劉雨辰這對“雙塔組合”的高期待更是加重了這樣的壓力。

李俊慧(左)和搭檔劉雨辰拿下東京奧運會男雙銀牌。
“狀態這個東西,不可能永遠都保持得特別好,一旦受到傷病影響,狀態出現起伏,即便搭檔之間對技戰術構想得很好,但想要實際落實就比較困難?!?/p>
“2019、2020那兩年,感覺男雙都很難進決賽,包括教練組也在變動調整,確實還是經歷得比較多。雙打要打好,需要兩個人有一股信念,不管外界說什么,都要遵從搭檔之間的默契?!?/p>
而外界對于“雙塔組合”之間出現矛盾的流言,也同樣帶來了困擾。
李俊慧坦言,因為輸球而導致搭檔之間出現關于技戰術溝通的問題,本是正?,F象,“其實就是一些技戰術配合的問題,不像外界輿論說的那么夸張?!?/strong>
“我們大部分時間的相處還是特別好,也是一個年齡段的,從青少年的時候就關系很好?!?/strong>

腳踏實地,做好青少年培養
如今,曾經在賽場上留下的榮耀和遺憾,對于李俊慧來說都已經告一段落,對進入巴黎奧運會周期的國羽男雙,他會一直給予期待和祝福:“調整重組之后是有很多亮點,幾對男雙的沖擊力還是比較強。”
而對于當下的他自己來說,還有更多的挑戰要去面對。
日前,李俊慧出現在了VICTOR(威克多)2023品牌大會現場,試用了新裝備的他給出了滿意的評價,尤其給裝備中應用的新科技給予了好評。
活動期間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如今定居成都,開了一家自己的青少年羽毛球俱樂部,相比曾經的爭金奪銀,這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考驗。
“學習了不少其他方面的東西,比如球館的運營、管理、培訓的組建,自己也參加了很多學校方面的羽毛球推廣普及等。”
“以前是教練管理我們,隊里把吃住行等生活雜事都安排得特別好,我們不需要考慮球場之外的任何事情。現在就要思考各種事,比如團隊建設,如何發展、規劃等。下來自己做了培訓才知道,當初教練帶我們有多么不容易?!?/strong>

用李俊慧的話來說,這些事業上的發展,其實在他真正退役之前就有了規劃,畢竟自己還是希望能為羽毛球做貢獻。
“羽毛球給予了我這么好的平臺和機會,自己手上這么多年練出來的本領,還是想為下一代服務。”
而在青少年體育蓬勃發展的今天,他也希望能夠把自己對羽毛球的喜愛,散播到更多孩子的心中。
回憶當初剛開始練球時,李俊慧說彼時羽毛球的普及程度大大不如現在,“那時羽毛球并不是很受關注,器材也不便宜,父母都很不舍得花錢買拍子。”而現在隨著生活和運動條件的提升,羽毛球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
在李俊慧眼中,羽毛球將是自己全情投入的事業,“還是想要做好底層的俱樂部培訓,選拔一些優秀的苗子,去引導他們,給他們更好的平臺和機會,給國家輸送人才,也進一步推廣羽毛球運動?!?/strong>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