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環保督察組:邯鄲露天礦山整治工作不力,以停代治敷衍整改
2018年6月21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帶隊赴邯鄲市,對該市下轄武安市露天礦山整治修復工作進行現場督察。督察發現,武安市露天礦山修復標準低,敷衍整改明顯。
一、背景情況
2016年1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河北督察發現,河北省共有7000余處待治理礦山開采點,面積1000余平方公里,河北省明確2015年完成632座礦山環境治理,但實際僅有80余座完成治理并通過驗收。督察意見反饋后,河北省督察整改方案提出,要對照礦山環境治理攻堅行動任務表,大力實施露天礦山污染深度整治專項行動,停產整治一批排放不達標的露天礦山,修復綠化一批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其中,涉及邯鄲市的共有53座需停產整治有證礦山、10座需綠化修復的責任主體滅失礦山。
二、現場情況
孔慶貴片石廠建筑石料用灰巖礦、金林建筑石料用灰巖礦是責任主體滅失礦山,位于武安市淑村鎮中流泉村。邯鄲市督察整改方案明確要求2016年底完成綠化修復。2016年12月,項目通過了邯鄲市國土資源局的驗收。
督察組現場檢查時發現,上述兩個礦山綠化修復范圍為破壞山體,部分陡峭山體僅噴涂帶有草籽的泥土,未見長草跡象。在距破壞山體3米處修建了一堵矮墻,矮墻與山體間種有3至4行柏樹,樹旁設有澆水管,下面有一個約8立方米的儲水池。但蓄水池廢棄已久,水池的水管已經破損,現場也沒有發現抽水設備。此外,礦山場地周圍僅有少量抑塵措施,大片土地裸露,揚塵污染嚴重。

“從現場情況來看,修復工作只針對公路旁可視范圍內的破壞山體,沒有進行真正的生態修復,標準低,效果差。”督察人員表示。
同時督察組還發現,邯鄲市礦山整治存在“以關代治,以停代治”的問題。據資料顯示,截至目前,邯鄲市整改方案中明確的53座應停產整治的礦山,已經徹底關閉50座(46座已注銷采礦許可手續;4座礦權已到期);礦權未到期的3座,處于長期停產狀態。督察組抽查的3座應停產整治的礦山均處于停產狀態,但未采取揚塵控制措施,也未開展生態修復。
三、驗收銷號不嚴不實
按照河北省督察整改方案的要求,邯鄲市督察整改方案明確提出相關縣(市、區)要加快包括10座無主礦山生態修復在內的工程施工進度,市國土資源局負責督導,確保2016年底前完成治理任務。
但邯鄲市多個礦山在沒有實施揚塵控制措施的情況下就上報整改銷號,工作不嚴不實。武安市雖然將公路兩旁可視范圍內采礦殘留的高陡邊坡和直立的白茬山列入了整治方案,但生態修復標準低,效果差,存在敷衍整改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趙英民指出,邯鄲及武安市沒有認真貫徹執行河北省督察整改方案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正視問題,舉一反三,確保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杜絕“以關代治,以停代治”等“敷衍整改”現象,堅決抓好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
(原題為《以停代治 敷衍整改 邯鄲市露天礦山整治工作不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