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理解教育?這位教育家說“應從各行業是否后繼有人考慮”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字號

6月22日下午,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為其三年級學生鈕子珈舉辦了個人油畫展。
這是該校至今舉辦的年級最小學生的個人畫展。9歲半的鈕子珈用英語發表了5分鐘開幕演講,同時,她宣布創作的詩與畫合集《小時光》正在出版社編撰中,即將參加2018年的上海書展。
不止小學生,上海星河灣雙語學校2018年送出的高中畢業生,全體學生均考入世界綜合排名前60位的大學。不少畢業生更注重特色專業排名和方向選擇,而非綜合排名標準來擇校。學校常年高標準的藝體活動,帶動了該校學生在藝術人文等專業方向國際名校的入取率。
著名教育家、該校校監唐盛昌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我們有一個觀點是初中是初中,高中是高中,不能超綱,不能再進一步的發展。實際上,那么多的天才,根本不受年齡的限制。教育不能就教育而教育,教育包括太多的東西,它牽涉到社會上很多深層次的東西,對教育問題要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跨界意味著要更多人來關注,而不光是從子女的角度來關注,而更應從各行各業的后繼有人、從各行各業的人才培養和從各行各業的興旺發展,以及攀登世界高峰,來考慮教育。”
上海藍絲帶公益基金會創始人白俊平接受了鈕子珈同學即將出版的詩畫合集100本。鈕子珈已在籌備作品并報名參加2019年上海藝術博覽會。
責任編輯:鄭浩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