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365
話梅何以成“刺客”?1600元一斤,一顆起碼20元
網友關于上海淮海中路土特食品商店半袋話梅400元的討論還未停,市面上1600元一斤的話梅又獲關注。
近日,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發現有網友反映,之前還買到過標價160元/50克、25.6元/顆的“天價”話梅。
據網友稱,自己2022年7月在上海某商場買的特選話梅王,標價160元/50g,稱了2顆,結賬的時候付了51.2元,折合25.6元/顆。
不過,澎湃新聞記者查詢點評網站獲悉,該網友所述門店已無登記信息。同樣,澎湃新聞記者搜尋該品牌日月光店,也已撤柜。

旭輝廣場,標價160元_50g的特選話梅王。澎湃新聞記者 鄒娟 圖
1600元一斤的話梅市面上還有銷售嗎?
2月27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浦東新區旭輝廣場,找到名為“香港話梅大王”的攤位,只見攤位上擺滿琳瑯滿目的果脯,都為散稱計價。每個食品罐上寫著品名和價格,所有價格以50克為計量單位。比如蘇式話梅15元/50g,九制話梅16元/50g,蜂蜜話梅肉35元/50g,臺式話梅39元/50g,茉莉花梅干42元/50g,清甜話梅肉53元/50g,特級話梅皇100元/50g,特選話梅王160元/50g……
售貨員介紹,特選話梅王是所有話梅里最貴的。“用9年的老梅子做的,制作的方法、工藝不一樣,吃起來肉的緊實度也不一樣……個頭也大,一顆頂其他牌子的話梅四五顆。”售貨員還表示,也可以6顆10顆的稱。“我們每天賣好多,一兩千的稱,一點都不稀奇,賣得還挺好,愛吃話梅的都能接受。”

記者買了3顆話梅,付款64元。
此后,澎湃新聞記者提出稱2顆,售貨員表示,份量太輕,稱不出來。最后,記者以64元價格稱了3顆,折合約21.33元/顆。售貨員稱,每一批梅子個頭不一,但是每顆起碼20元。

網友分享自己遭遇“話梅刺客”的經歷。
此前,也有網友分享自己在淮海中路土特食品商店遭遇“話梅刺客”的經歷:恰好遇上了她喜歡的上海老牌子奕森,話梅標價199元/斤。網友稱了半袋以為100多元,沒想到,最后支付了400多元。
該網友描述稱,“阿姨真的太熱情了,一到柜臺,就各種推薦。”當她表示“來一點”,阿姨狠狠抄起一勺,問多少錢,她就好像很忙的樣子,沒有聽到,“我挑了兩個口感不錯的話梅肉,還沒等我看清楚總價,阿姨已經掃碼支付了。”
2月27日,澎湃新聞記者來到淮海中路土特食品商店,進門處便是奕森的檔口,貨架上放滿了各種果脯,每一個品種都有標價。這里以500克計價,價格從30多元-199元不等。
見有顧客來,售貨員非常熱情地介紹自家商品,并忙不迭用剪刀剪下不同品種的梅肉讓試吃。一旁幾位中年顧客挑選了一款88元/斤的臺式話梅。“是蠻貴的,半袋的樣子,也要快300元了。”消費者杜女士說,自己和幾個姐妹相約在這附近碰頭,路過就買來嘗嘗。對于半袋話梅400元,杜女士表示不驚訝,但是有點唏噓。“我從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吃話梅,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海的九制話梅不管送禮還是和閨蜜分享,都特別有面子。現在不管是話梅還是其他的果脯,不知道為什么,都很貴。當然超市里也有便宜一點的,但是那種大多是合成的,味道怪怪的。我現在只有想起來的時候會來稱一點。味道是好的,而且甜口、咸口、干的、濕的分得老清爽,但就是貴,而且越來越貴,一不小心幾百塊就沒了,買回去都不怎么敢吃。”
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商品定價是市場行為,換句話說,只要明碼標價,計價秤符合國家強制標準,沒有缺斤少兩,就不能強制叫停。而稱重類的果脯,因為自身水分含量、果實有核等各種原因,往往看著不多,稱著不少,很容易遇到價格“刺客”。這種時候,可以直接拒絕購買,也是正常的市場選擇行為。
記者同時從上海各區市場監管部門獲悉,近期,將加大巡查力度,重點檢查商品明碼標價等情況,要求相關單位強化責任意識和服務觀念,切實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 全民阅读,满城书香
- 神舟二十号新闻发布会今举行
- 中使馆谈日方涉靖国神社消极动向

- 中欣氟材:已布局有DFBP产能5000吨/年,目前DFBP产品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并开始使用
- 欧盟对苹果和Meta处以共7亿欧元罚款

- 约每76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
- 一部国产经典动画片,主人公是一只当警官的黑猫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