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牛津研究:新冠流行期間學齡兒童數學技能的喪失比閱讀更嚴重
·平均而言,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所有年級的學齡兒童每學年損失了35%的學習價值,且數學技能的喪失比閱讀更嚴重。截至2022年5月,兒童、家長、教師和政策制定者為適應變化的環境所做的努力成功地防止了進一步的學習缺陷,但這些學習差距尚未恢復。

英國牛津大學的社會學家巴斯蒂安·貝特瑟等人研究發現,平均而言,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所有年級的學齡兒童每學年損失了35%的學習價值,且數學技能的喪失比閱讀更嚴重。
新冠疫情對學生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一項研究發現,在新冠(COVID-19)大流行期間,學齡兒童每學年失去了35%的學習價值。
1月30日,這項由英國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Nuffield College,Oxford)的社會學家巴斯蒂安·貝特瑟(Bastian A. Betth?user)等人共同完成的研究在線發表于《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者用“學習缺陷”一詞來涵蓋預期學習進度的延遲,以及已經獲得的技能和知識的損失。為評估新冠大流行期間學生學習缺陷的程度,研究者篩選了5997篇關于新冠大流行對教育的影響的同行評審論文和預印本研究,最終得到了291項學習缺陷估計數,這些估計數來自42個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15項研究。
最終,研究者通過計算得出,平均而言,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所有年級的學齡兒童每學年損失了35%的學習價值,且數學技能的喪失比閱讀更嚴重。截至2022年5月,兒童、家長、教師和政策制定者為適應變化的環境所做的努力成功地防止了進一步的學習缺陷,但這些學習差距尚未恢復。
研究者認為,這和新冠大流行導致的學校關閉有關。據聯合國估計,全球95%的學生受到學校關閉的影響。美國紐約市普拉特研究所(Pratt Institute)的心理學家盧卡·盧西奇(Luka Lucic)在接受《自然》(Nature)雜志采訪時說,“由于遠程或混合教學,兒童在大流行期間可能已經發展了一些另外的技能,他們對網絡空間和技術背景更加熟悉,未來將更加原生于數字世界。”
不過,學校關閉并非導致新冠大流行期間的學習放緩的唯一原因,還存在家庭學習環境等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包括“使用學習設備、計算機、數字資源、有一個安靜的房間......以及家庭之間的經濟不安全感。”貝特瑟說。
研究者發現,疫情加劇了全球層面的學習不平等。在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來自更弱勢社會經濟背景的兒童經歷了更大的學習損失。雖然缺乏來自低收入國家的數據,但研究者預測,新冠大流行對貧困地區兒童的學習影響將更加嚴重。
研究者表示,迫切需要采取政策舉措來幫助兒童恢復失去的學習和技能。“這不會是我們在一兩年內趕上的事情,當一切都恢復正常時,我認為將是十年之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教育學院助理研究員阿曼達·內策爾(Amanda Neitzel)說,“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學校教育,并對我們的教育結構和方式進行實質性的改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