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國家話劇院:如何打造戲劇數字化傳播新業態
1月30日,中國國家話劇院與視效科技品牌利亞德集團公司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數字演藝劇場、文旅項目創新等事宜展開深入座談,謀劃打造戲劇數字化傳播新業態。
簽約儀式前,田沁鑫院長一行參觀利亞德集團展廳,并觀摩、體驗了LED互動體驗內球屏、沉浸式3D顯示系統、OptiTrack光學動作捕捉系統體驗區、VR體驗區以及VR影院等項目。

田沁鑫院長在展廳觀摩、體驗。 本文圖片 王昊宸


簽約現場合影。
據現場介紹,OptiTrack是全球領先的光學動捕產品,多年來為影視動畫制作、游戲互動體驗、工業模擬仿真等諸多應用場景提供了專業的產品和數據服務解決方案。而據不完全統計,作為業內性價比最高的光學追蹤產品,OptiTrack光學動作捕捉系統已經介入到好萊塢69%的影片的拍攝。
田沁鑫院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在體驗時非常開心。感受最深的是在一個平臺上像起飛一樣穿越蒼茫宇宙、星辰瀚海,仿佛置身于科幻的世界。我想這些高新科技完全可以運用到戲劇演出當中,尤其是數字化的戲劇觀看中。隨著數字化時代的進步,戲劇除了是人與人之間的觀演之外,我們還要更好保留優秀的經典劇目,保留演員們精湛的舞臺演出。”
簽約儀式上,利亞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軍表示,“期待與中國國家話劇院深化合作,打通資源,推動文旅演藝融合創新,攜手打造演藝行業數字化傳播新業態?!?nbsp;

慶祝建黨百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表示,中國國家話劇院早在建黨百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與文獻話劇《抗戰中的文藝》中就與利亞德結下了緣分,未來雙方將不斷嘗試推進“線下演出、線上演播”雙演融合模式的深化和成熟,讓科技與藝術結合,打破藝術表演的時空壁壘,打破舞臺的空間局限,突破戲劇舊有的觀演關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鞏保江書記說,國家話劇院將持續發揮國家級藝術團體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導向性作用,借力數字演藝新技術為戲劇作品傳播賦能。
簽約儀式后,田沁鑫院長接受了澎湃新聞記者的采訪。她回顧道,2010年,自己在創排經典大戲《四世同堂》時,便已經在舞臺上使用到LED投屏技術。“我們借助多媒體影像,演繹出老北京四季的變化與更迭。之后的《青蛇》(2013)、《北京法源寺》(2015)中,我們也都使用了多媒體影像技術來豐富舞臺表現?!?/p>
“2017年,中國國家話劇院和上海戲劇學院合作了話劇《狂飆》。當時,我們運用了八臺攝像機做到了‘現場拍攝、瞬時剪輯、即時投屏’,其中還有一段電影化的演出。上海的觀眾太熱情了,演出期間可謂一票難求,很多年輕觀眾更是多次購票前來看戲。大家都說感受到了藝術和技術結合后嶄新的舞臺魅力,擁有一種沉浸式的觀賞快感?!?/p>
“說實在的,當時運用這個技術我們還是戰戰兢兢的。因為不是很成熟,現場沒有轉播車,也沒有切換臺,但最終完成效果還是很好的。這是我們第一次規模比較大的嘗試。”田沁鑫說。

2021年,田沁鑫帶病在國家體育場指導《偉大征程》創排工作。
“此后便是2021年建黨百年《偉大征程》文藝演出,我是作為整臺晚會的副總導演。”大型演出,又是在國家體育場,如果有戲劇內容的話,該以什么樣的面貌呈現?“當時我提出的方案是,在大的左、右兩側的旋轉臺上增設戲劇表演空間,增設LED屏幕,成為戲劇表演的固定場地。在不影響歌舞場面的前提下,演員們在長度只有15米的轉臺上進行有劇情的表演。那次的演出規模太大了,現場光是技術保障團隊就有200多人。大家經過刻苦攻關,最終在晚會上實現了‘即時拍攝、瞬時導播、實時投屏’。”(相關新聞《偉大征程》副總導演田沁鑫:每段戲劇呈現的都是時代切片)。

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各國運動員進場。
“再之后就是去年十一國慶期間上演的《抗戰中的文藝》。我們這次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演出,是全程、無死角地運用LED大屏。通過技術拓展了舞臺空間,做出了‘文獻資料館’的環境空間,實現了從來沒有過的空間感和結構感?!?/p>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