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展覽|從維利·羅尼鏡頭,看巴黎浪漫背后的世俗和平凡
“Willy Ronis Par Willy Ronis——永恒的巴黎”——維利·羅尼經典攝影作品展正在上海寶龍美術館開幕,展覽展出了法國人文攝影大師維利·羅尼創作巔峰時期的185件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
作為法國攝影文化中深藏不露的大師級人物,維利·羅尼以其非凡的創造力留下了一筆豐富的視覺財富。在上海市攝影家協會組織的第三期青年攝影研修班學員專題學術活動上,上海攝協副主席林路開展了一場專題講座。他借助維利·羅尼同時代攝影文化厚實的背景墻,展開對其創作時代及其風格的描述,梳理了其中的人文魅力與表現手法,對當下攝影實踐具有指導價值。

展覽現場,蔡晴 攝

展覽現場,蔡晴 攝
法國人的浪漫是天下聞名的,浪漫的源頭來自塞納河,來自塞納河兩岸的巴黎。巴黎也催生了許多世界一流的攝影大師級人物,包括老一輩的攝影先驅尤金·阿杰、雅克-亨利·拉蒂格、布拉塞、維利·羅尼,著名攝影家亨利·卡蒂爾-布列松、羅伯特·杜瓦諾、馬克·呂布、古爾·波丁、杰魯普·西埃夫、雷尼·布里、莎拉·穆恩、侯蒙·德巴東、帕特里克·德馬切里爾,以及新一代的攝影新銳。與此同時,因為巴黎的魅力,無數世界頂尖的攝影家也慕名而來。
巴黎有它的浪漫,然而一座城市的浪漫并非是它的全部,浪漫的背后一定也有許多的世俗和平凡。巴黎的眾生相,構成了攝影人眼中斑斕的圖景:

巴黎街景,1860-1870年,費雷爾·索萊爾 攝

清洗馬車,1910年,西博格 攝

1951年,艾略特·厄韋特 攝(上)
1974年,理查德·卡爾瓦 攝(下)

街頭的歌手,1930年,無名氏 攝

雨中的風景,1950年,伊澤斯 攝
夜巴黎、巴黎的雪景、巴黎的夏日,也都是攝影家絕好的題材:

廣場上的雪景,1987年,簡-克勞德·加特蘭德 攝

公園的綠蔭下,1981年,約瑟夫·寇德卡 攝
巴黎的游樂場、小酒吧,是巴黎人釋放心情的空間:

刺激的游樂場,1955年,維利·羅尼 攝

街頭的咖啡酒吧,1975年,杰魯普·西埃夫 攝
作為巴黎浪漫的集中體現,巴黎街頭的愛侶們已經“浪費”了不知多少攝影家的膠片:

長椅上的情侶,1980,艾多亞德·博巴特 攝

大街上的吻,1966年,羅伯特·杜瓦諾攝
巴黎是時尚之都,一流的攝影家常常使它成為時裝發布的浪漫背景,埃菲爾鐵塔下的故事多少都帶有香水的芬芳;

高跟鞋和埃菲爾鐵塔,1974年,弗蘭克·霍瓦特 攝

20世紀初的時尚,1911年,杰奎斯-亨利·拉蒂格 攝
維利·羅尼出生在巴黎,父親是來自敖德薩的猶太攝影師,母親是來自立陶宛的鋼琴教師。1949年,父親病故后,羅尼關閉家庭照相館,開始攝影生涯。20世紀50年代在阿維尼翁和馬賽等地的藝術學院任教。他從事攝影半個多世紀,專門拍攝法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尤以反映戰后巴黎和普羅旺斯的生活而聞名。2005年,巴黎舉辦了大型的“維利·羅尼在巴黎”作品回顧展,取得巨大的成功,累計參觀者達50萬人次。2007年4月,北京的首都博物館曾舉辦他的《攝影的誕生——一項法國的發明》和《維利·羅尼眼中的巴黎》兩個展覽。
羅尼是一個懷有深厚人道主義情懷的社會主義者。他以一個職業攝影師的眼光,用寫實和自然主義的藝術手法,堅持關注和記錄20世紀的巴黎城市生活。他拍攝巴黎生活前后將近70年,通過他的照片可以一窺巴黎這座城市的變化。他對影像的理解也是堅定的,希望通過攝影傳達真正的社會關懷,表達自己真正的內心。
他曾和羅伯特·卡帕、西摩成為同事,還是第一位為美國《生活》雜志工作的法國攝影師,并且在1957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上獲金獎。因各種原因,他經過了十多年的沉寂,之后終于崛起,獲得了法國文化部文學藝術大獎中的攝影類獎項,并且在1980年將拍攝的底片捐贈給了國家。
在不同攝影家的作品中,關于巴黎,愛情始終是一個非常經典的話題。可以看看一些對比,下面的第一幅圖是法國著名攝影家杜瓦諾在1950年給《生活》雜志所拍的一個專題,叫“巴黎春天的浪漫”;第二幅圖則是羅尼拍攝的。

巴黎,1950年,杜瓦諾 攝

巴黎,羅尼 攝
這些畫面盡管在視覺的空間上、在畫面的構成上不太一樣,但是它們都是在巴黎獨特的文化背景下,巴黎的日常生活所帶來的,美妙的視覺的構成。但為什么后來在網絡上,杜瓦諾的“巴黎之吻”成為了一個最經典的畫面,而羅尼的那些卻一直沒有為人們所關注?這里有很多復雜的緣由。

巴黎,羅尼 攝

巴黎春天的浪漫,1950年,杜瓦諾 攝
“巴黎春天的浪漫”是杜瓦諾在1950年受美國《生活》雜志的邀請,所做的一個專題,展現二戰后歐洲獨特的文化景觀。系列作品問世后,巴黎市政府買下了版權,特別是那張“巴黎之吻”,對于宣傳來說,它是再好不過的視覺凝聚空間。巴黎市政府用它做了各種宣傳品,海報、門票、畫冊等,乃至對外交流時的視覺呈現,杜瓦諾的影響力就是從這張照片擴散的。當年圍繞這張照片發生過一系列非常有名的風波,很多情侶來“冒領”這張照片,都說拍的是自己,以至于杜瓦諾后期不得不出面承認:這是一張擺拍的照片,他認識這對情侶并已經取得了肖像權的認可。
我們回到羅尼的作品,他當年拍的這些巴黎之美,其實絕不遜色于杜瓦諾, 這就涉及到攝影中一個很重要的話題:關于擺拍和抓拍。杜瓦諾通過巧妙的擺拍營造了一個非常完美的空間,而對于羅尼來說,他主要是在街頭敏感地抓取畫面。他不喜歡那種所謂的視覺沖擊力和刻意制造的視覺表態,他希望有一個特別溫和的表達空間來完成他的實踐。

巴黎,1957年,羅尼 攝
除了愛情,羅尼的巴黎系列作品,還包含了非常多元化的主題。他拍巴黎的少年兒童。關于童年,他更注重于童真的表達,關注生命的價值追尋。

巴黎,羅尼 攝
拍攝巴黎人的生活,他善于融入日常的豐富性。

巴黎,羅尼 攝

巴黎,羅尼 攝

巴黎,羅尼 攝
他在20世紀90年代拍攝的巴黎和巴黎人,以其鮮明的風格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直到2001年,91歲高齡的羅尼才放下了他心愛的相機,在巴黎的公寓里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時光。他的成果來得晚了些,但是“街頭詩人”的美譽永遠不會過時。

巴黎,羅尼自拍像
文章轉自:上海文聯。原標題為:從維利·羅尼作品看攝影文化的潛在魅力
作者林路:上海師范大學教授,攝影專業碩士生導師
展覽名稱:“Willy Ronis Par Willy Ronis——永恒的巴黎”——維利·羅尼經典攝影作品展
展覽時間:2023年1月1日——3月31日
展覽地點:上海市閔行區漕寶路3055弄,上海寶龍美術館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