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周晉峰:希望綠少基地動員孩子們開展童書捐贈和交換活動
近日我們在履行一個關于遺產捐贈的項目,履行捐贈人王蘭女士的遺愿、希望為她的母校捐贈一筆孩子們喜歡的圖書。受王蘭之托,我們希望要把它做到最好。

在這個項目中,有一點是買1000冊書。但是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今天我想提出:與其去購買新書,不如動員閑置的童書循環使用,這是一個節碳的好方法;而且往往書的質量并不會差,一定是適合這些孩子們的,因為都是小學;同時這種做法也能讓捐贈的孩子、以及接受捐贈的學校產生“一對一”的結伴關系;我們將給捐贈圖書的孩子們以《捐贈證書》,上面寫明了他捐贈的是幾本書;我們也可以鼓勵孩子們寫一張紙條,給未知的那位將閱讀這本書的受贈方的學校的孩子,雙方產生鏈接、自豪感,這樣也推動了兒童之間的交流。
現在很多孩子們喜歡閱讀,許多孩子家里都有很多的書。孩子也閱讀完之后,這些書籍不少就被處理掉了——好則論斤賣掉、差則直接進入垃圾桶,很可惜。我認為,如果能把看過的圖書拿來交換、捐贈給那些需要的孩子或學校,善莫大焉。

上圖:每一本書籍的生產,都是建立在碳足跡、水足跡、生物多樣性足跡之上。循環使用書籍,愛心捐贈與交換,讓一本書的內容服務更多的兒童——這就是在保護我們的棲息地、共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家園。上圖來源:國際少兒環保公益繪畫大賽
孩子及其父母將不再閱讀的書籍拿出來集中貢獻給“愛心教育”,進行知識的傳播分享,這件事比買書有價值多了。我們整理打包,然后再運過去,我覺得整個這件事情很有意義,對小孩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是生態文明的新時尚。
王蘭女士的這項遺產捐贈,是我們收到的第一份,她的遺產委托人和律師輾轉的見了我。他們受托后非常非常認真,已經見了很多基金會了。和我們談過之后她們說就委托我們來執行。而我們作為遺產捐贈的履行方,我們應該為捐贈方、為受贈方都做好服務。
(根據本人口述整理。僅供參考。)
口述/周晉峰 審核/綠葉 編/angel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