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兩會聲音|如何引導海外留學人才回流?委員建議提前至“在讀時”
如何吸引和集聚更多上海籍優秀留學生學成后回歸,是推動引才政策有效落實,加快建設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的重要課題。
2023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政協委員吳瑞君、賀樑、周立旻、姜雪峰、張文明、徐斌艷、呂長虹、柯政、李大力、陳俊、伍愛群聯合提交了《關于建立上海籍海外留學人才回流引導機制的建議》的提案。
提案指出,2022年1月22日白宮宣布,調整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IEM)專業的國際學生的相關政策,通過杰出人才計劃,將部分優秀外國留學生納入“國家利益豁免”(NIW)計劃,可以直接申請美國綠卡。此外,英國、加拿大等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北美和西歐等發達國家均為上海留學生主要集聚地,這些人才政策的實施無疑會影響上海籍海外留學人才回流。
提案指出,與此同時,上海海外引才政策對吸引滬籍留學生回流的作用比較有限,高層次人才激勵政策有可能抑制或延緩上海籍優秀留學生回流。
按上海現行的海外引才政策,學校排名在世界Top50院校的留學生,無需社保繳納基數和繳納時間要求,全職來滬工作后可直接落戶上海。學校排名在世界Top51—100院校的留學生,全職來滬工作并繳納社保滿6個月后即可落戶上海。
提案指出,從政策實施成效看,一是,直接落戶、創業支持等方式,對吸引非滬籍歸國留學人員具有較大的作用,但對原本就具有上海戶籍且無創業規劃的上海籍海外留學人才而言,激勵作用有限。二是,高激勵性質的引才政策多針對已在海外取得一定成就的高層次人才,這可能導致部分具有潛力的應屆留學人才選擇暫時在海外就業以積累工作資歷,推遲回流。而隨著留駐海外時間的延長,個體在當地逐漸形成牢固的社會人際關系,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回流意愿。
鑒于以上問題,提案給出了三點具體建議:
第一,建立上海籍海外留學生動態跟蹤機制。一是,依托高校成立境外深造人才追蹤部門,通過建立學術交流、傳達最新人才政策等方式,與本校前往境外深造的學生群體保持密切聯系,有利于引導其學成后回滬就業。二是,依托社區搭建上海籍海外留學生眷屬聯絡網,以血緣親情紐帶留住海外留學人才。依托社區在重大節日對留學生眷屬進行走訪慰問,了解海外留學人才的需求與回流意愿,關心并為留學生在滬直系親屬提供緊急照料等服務。
第二,依托線上線下實習項目,提前鎖定海外留學人才。一是,為在讀海外留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崗位。聚焦關鍵急缺領域如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領域,設立上海籍留學生假期實習和培訓計劃,為其畢業后找到適合自身特點和發展定位的創新創業舞臺創造條件。二是,依托企業線上實習項目,加強與上海籍留學生的聯絡。通過稅收優惠或資金補貼的方式,激勵互聯網等企業利用線上項目招聘稀缺專業的海外留學實習生,有利于在適配人才需求的情況下提前鎖定海外留學人才。
第三,加強海內外信息溝通,優化海歸人才政策的宣傳方式。有研究表明,前期回流人才會對后期人才回流決策產 生積極的示范效應。基于此,一是,及時發布海歸人才年度報告,通過案例等形式介紹歸國留學人員取得的成就,加快形成回流示范效應。二是,推出海歸人才就業指導手冊,以有利于海外留學生對上海市海歸人才政策的收集以及政策信息的傳播,同時為其在滬就業提供專業指導。
提案指出,當前,全球人才流動規模增大、流速加快,海外留學生引進工作要突出“及時”的特點,不僅要在海外留學生“畢業后”,更需滲透到“在讀時”。要依托高校、企業、社區動態追蹤海外留學人才情況,逐步引導海外留學人才學成后回滬就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