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電動車剛在歐洲市場初露頭角,唐唯實迫不及待發出又一次“警告”
新的一年,作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制造商的“掌門人”,唐唯實對歐洲電動車市場的未來依然感到不安。
在2023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接受《汽車周刊》采訪時明確表示:“歐洲車企與中國車企的競爭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如果歐盟和歐洲車企再不采取行動,那么歐洲汽車工業將會經歷一場可怕的戰斗”。
中國的電動車企業加速向歐洲擴張是過去一年中國汽車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并且以歐洲五星安全的品質刷新了歐洲人對中國汽車的認知。
雖然以蔚來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豪華品牌要得到歐洲人的歡心還尚需時日,畢竟歐洲人尤其是德國人對BBA有著深厚的品牌忠誠度,但在主流市場,中國新能源產品的“性價比”對歐洲人有著極大的吸引力。與此同時,唐唯實表示,“歐洲法規導致歐洲制造的純電汽車比中國制造的同類汽車價格貴40%左右,成本居高不下?!?/p>
Stellantis集團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
這就是唐唯實所說的“可怕的戰斗”。 隨著歐洲中產階級購買力逐漸下降,他擔憂“越來越多的歐洲消費者將傾向于購買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比如,已經在歐洲站穩腳跟的名爵品牌,它向歐洲市場投放的MG 4,入門級價格比最便宜的大眾ID.3還要便宜,比歐洲同類產品低了約一萬美金。長城汽車的歐拉好貓在英國的起售價在3.2萬英鎊左右,比ID.3便宜了5000英鎊。
盡管目前中國制造的電動車在歐洲市場還只是初露頭角,占歐洲市場的份額在5%左右。隨著越來越多極具性價比的產品投放市場,中國品牌的地位也將不斷提升。法國咨詢公司Inovev估計,到2030年,中國公司將贏得歐洲純電市場12.5%到20%的份額,相當于72.5萬輛到120萬輛的銷量。
因此,唐唯實呼吁歐盟和歐洲車企們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去年的巴黎車展上,或許是感受到了來自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的潛在威脅,唐唯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接表達了對歐盟“不作為”的不滿意。他說,“目前中國品牌向歐盟出口汽車必須支付10%的關稅,而歐洲車企向中國出口歐洲制造的汽車時必須支付15%到25%的關稅。我們應該要求歐盟對中國汽車制造商實施西方車企在中國競爭時相同的條件和規則”。
這一次,唐唯實再次向歐盟公開諫言,直白地說就是呼吁歐盟提高關稅以保護歐洲汽車業免受來自中國品牌的競爭。除了唐唯實,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在向歐盟積極上書請求“歐盟的汽車補貼只用于歐洲制造的汽車”。
唐唯實提出的另一種辦法是,將工廠轉移至生產成本更低的地方以應對中國車企帶來的價格沖擊。在更早些時候的圓桌會議上,唐唯實明確表示過“為了消化這40%的額外總成本,Stellantis集團將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向更具備更低成本的國家進行零部件采購,印度、墨西哥、非洲北部的摩洛哥以及其他亞洲國家都在集團的考慮范圍之內”。
歐洲車企中少有唐唯實這樣直接公開陳述內心想法的掌門人。唐唯實表示“德國工業界尤其反對改變歐盟的貿易政策,因為這將大規模地影響德國巨頭們在中國的汽車業務”。但對唐唯實來說,當他在中國市場宣布輕資產運營之后,再沒有什么可失去的了,中國市場本來就不是他最看重的市場。
但他在乎歐洲市場,他說“如果歐洲市場保持開放,那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與中國車企直接開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