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哈薩克斯坦,世界土壤日的焦點是健康的土壤,以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發會、綠會)是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的觀察員,持續關注全球荒漠化治理和對抗干旱等議題。近日,中國綠發會國際部從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獲悉一文:在哈薩克斯坦,世界土壤日的焦點是健康的土壤,以確保未來的糧食安全。綠會國際部現將該文整理編譯如下,供感興趣的讀者參考和了解。

(圖源:UNCCD)
肥沃的土壤是中亞地區數百萬人生計、繁榮和人類福祉的重要資源。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引發的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DLDD)對整個地區的土壤健康構成了日益嚴重的威脅。根據《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數據,該區域約1/3的土地面積退化,是世界上退化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執行秘書長易卜拉欣·蒂奧(Ibrahim Thiaw)在其世界土壤日致辭中表示,“土壤是地球上人類福祉的基礎。這就是為什么值此世界土壤日之際,我們慶祝這一寶貴而不穩定的生命物質層——土壤層。”
為了強調為實現糧食安全的未來而保護和恢復土壤的緊迫性,哈薩克斯坦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國家辦事處的支持下,通過與政府代表、科學家、記者和業界就可持續土壤管理的關鍵問題舉行年度科學會議,慶祝今年的世界土壤日。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農業部副部長阿布克海爾·塔馬貝克(Abulkhair Tamabek)在開幕詞中表示,“土地資源對我們當代人和后代的生計、繁榮、福祉等等以及生活方式都非常重要。”
來自中東歐國家的娜杰茲達·德門蒂耶娃(Nadezda Dementieva)在發言中強調,迫切需要防治土地退化,提高政治勢頭,在全球、區域和國家各級啟動土地恢復議程。她還介紹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旗艦出版物《全球土地展望》第二版,該出版物側重于各國和社區可以通過適合用途的土地恢復議程來扭轉土地退化的各種途徑。
哈薩克斯坦積極參與世界土壤日活動,反映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對整個區域防治荒漠化的重視。認識到實現土地零退化以減緩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的關鍵作用,五個中亞國家——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已經加入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土地零退化方案,努力實現健康和生產性土地的凈損失。烏茲別克斯坦也是第一個主辦《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正式會議的中亞國家,即2023年10月9日至13日在撒馬爾罕舉行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執行情況審查委員會第二十一屆會議(UNCCD CRIC21)。
原文參看:

編譯/Daisy 審核/Lucy 責編/angel
推薦閱讀
土壤生物多樣性保護,從蚯蚓談起|央視和新華網報道綠會電蚯蚓案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