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近六成受訪者計劃春節返鄉,期待過個團圓年
防疫放開后,陽性數量呈爆發式增長,你還好嗎?為了進一步了解防疫放開后,大眾對陽性的態度以及春節回家、旅行的看法,調研工廠利用自有模板問卷,面向全國進行抽樣調查,發放并回收2100份有效問卷,相關數據如下:
超半數人表示身邊人陽了
不害怕,注意防護即可
防疫放開后,你身邊人有陽了的嗎?你會害怕嗎?
調研工廠數據顯示,超半數受訪者明確表示身邊人陽了不害怕,注意防護就好了;25.73%的受訪者表示沒感覺,早晚都得陽,僅有20.9%的受訪者比較惜命,表示害怕,能躲著就躲著,畢竟陽的痛苦還得自己承受。

由此可見,大眾對新冠及對陽性的態度有了一定的改觀。
以前,大家對陽了的態度還是避之不及秘而不宣,生怕別人知道自己陽了。然而現在,發現自己中招陽了,不少人都是先發個朋友圈廣而告之。
酸痛、發燒、喉嚨痛
成為三大難忍癥狀
隨著陽性病例的增多,有人總結了新冠十大酷刑癥狀:小刀拉嗓子、水泥封鼻孔、無麻醉開顱、電鉆眼珠子... ...對此,你認為哪種癥狀最難以忍受呢?
調研工廠數據顯示,近3成受訪者認為全身酸痛最讓人難以忍受,其次是發燒,占比為23.58%,喉嚨痛占比為12.87%。

74.61%的人選擇不去醫院
自行居家服藥治療
陽了之后要不要去醫院,類似的話題之前頻繁登上熱搜。
陽了或者發燒時,您會怎樣進行處理?調研工廠數據顯示,74.61%的受訪者選擇自行居家服藥治療,21.85%的受訪者選擇去醫院治療,但還有3.54%的受訪者啥也不做,選擇了硬抗。

近七成人建議少量備藥
以防不時之需
之前有人屯菜,坐等封控;防疫放開后,有人屯藥,坐等發燒。
在“對于提前備抗疫藥物您怎么看?”的問題中,調研工廠數據顯示,63.47%的受訪者認為可以少量備藥,以防不時之需,有29.53%的受訪者認為可以多囤點,怕以后買不到,僅有6.99%的勇士認為一點也不囤,感染了再說。

防疫放開后
近四成人擔心反復感染
調研工廠數據顯示,近四成的受訪者最擔心的就是反復感染。
免疫力低下、對病毒未知的恐懼、有基礎慢性病、家里有老人孩子......這些無法忽視的問題,可能是大家最擔心反復感染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醫院滿負荷運作,導致看病更難成為大眾擔心的第二大因素。不過從目前的病例現狀來看,居家自行治療的比重更大。
更多人不戴口罩,感染風險高是受訪者擔心的第三大因素,360度無死角的防護,在槍林彈雨之間也會防不勝防!
運動、口罩、消毒液
依然是防護三件套
普通人如何度過疫情?調研工廠數據顯示,運動、口罩、消毒液依然是防護三件套,其中,近5成的受訪者表示運動增加免疫力,可見新冠疫情是對我們免疫力的一次大考驗。

除此之外,還有37.31%的受訪者表示減少聚餐,35.15%的受訪者表示宅家保平安,雖說花花世界迷人眼,但在逐步放開的現在,遠離外面的燈紅酒綠,拒絕一定的社交,少出門、不聚集、不扎堆的防疫理念,反而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同。
近六成人會回家過年
期待團圓年
“歲暮紛多思,天涯渺未歸”,無論在外走得多遠,回家過年都是無數游子魂牽夢縈的事。只不過這三年來,反反復復的疫情阻斷了太多人回鄉的腳步,而一些地方“就地過年”“非必要不返鄉”的勸誡也成了返鄉路上的絆腳石。
如今,新冠病毒毒性不斷減弱,跨地區流動將不再受限,今年春節你會回家過年嗎?
調研工廠數據顯示,近六成受訪者計劃春節返鄉,期待過個團圓年;僅不到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回家過年,保住陰性再說;還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受訪者選擇視情而定。

那么,今年春節具備大家團圓過節的條件嗎?前段時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十條”的發布,讓有鄉愁的人們有了回家過年的盼頭。不過,春運人員遷徙傳播風險較高,相關準備工作仍需加強,個人防疫意識和措施切不可放松。
大部分人不會旅行,擔心感染
僅38.08%的人選擇旅游度假
你多久沒有出去旅行了?之前因為口罩原因,旅行計劃是不是總是泡湯?但是現在防疫放開后,大家是不是更愿意去旅行了呢?看看調研工廠的問卷調查數據怎么說。

在“放開后,你會選擇出去旅行嗎?”問題中,調研工廠數據顯示,42.57%的受訪者選擇不會旅行、擔心感染,有38.08%的受訪者堅定地選擇了會,僅有不到兩成的受訪者選擇看情況。由此可見,大家都逃不過被病毒支配的恐懼。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