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九圖讀懂一線專家答新冠新形勢:早陽早好?如何壓平感染曲線?
《不必過度囤藥!專家:往常感冒習慣吃哪種藥就買哪種藥,不輕易換》
連日來,防疫政策的放松和可能到來的疫情高峰引發民眾關注和熱議。“先陽為敬”“早陽早好”等言論成為社交媒體高頻詞,退燒藥、抗原試劑盒漲價斷貨,有人因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引發急性肝損傷。據中國青年報報道,12月9日晚,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排起長隊,有人等候時間超過6小時。
12月10日,澎湃科技連線國內8位臨床一線醫生和專家,就老百姓普遍關心的新冠相關問題做出解讀。他們是: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張苑,清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分子病毒學博士丁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宋元林,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感染科醫生林元龍,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梁碩,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王偉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外科、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主任醫師楊欣榮。
綜合專家觀點,“早陽”并不一定“早好”,奧密克戎株感染后仍存在再次感染的風險。沒必要“主動找陽”,但在目前的形勢下,很多人可能都要被感染一次。不必恐慌,正常工作和生活即可。出現發熱、咽喉疼痛等癥狀,可對癥用藥,但不能過度用藥。老年人和特殊人群最好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但不必因為害怕新冠就不出門活動。現在沒必要做核酸檢測,抗原檢測越來越重要。打過第三針的人群,六個月內一般不需要再次打疫苗,近期感染過的人群也沒有必要再打疫苗。感染新冠就好比一下子打了幾百針疫苗。
文字版詳見澎湃科技專稿:《早陽早好?八位一線專家詳解老百姓最關心的新冠九大問題》。
海報版如下,趕緊收藏,歡迎轉發:









海報設計:白浪/澎湃新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