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以信仰鑄魂,向“人民教育家”于漪學習
93歲的于漪是師者楷模。
從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到“改革先鋒”,再到“人民教育家”,于漪用一生詮釋了一名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滿腔熱忱。從教70年,她開設了近2000節(jié)公開課、培養(yǎng)了三代特級教師、寫下了400多萬字的論文專著,出版了《于漪全集》。三年前,她獲得“人民教育家”這一共和國首次頒發(fā)的國家榮譽稱號。
12月9日,第二屆“優(yōu)秀教師是怎樣煉成的”研討會暨《學做于漪式好老師》新書發(fā)布會在上海教育出版社舉行,來自上海教育界的約300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與研討。于漪發(fā)來線上寄語,她希望老師們以信仰鑄魂,以堅韌助力,學習、思考、實踐、創(chuàng)新,錘煉出對黨的教育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對學識專業(yè)的精湛本領,以仁愛之心、廣博情懷教育好我們的莘莘學子,為上海教育高質量發(fā)展走在全國前列,比肩世界先進教育作出貢獻。

于漪發(fā)來線上寄語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后慶表示,于漪是優(yōu)秀教師的杰出代表,研討怎樣煉成優(yōu)秀教師、學做于漪式好老師,這是教育界最有含金量的話題之一。他希望廣大教師深刻理解于漪教育教學思想的內核,錘煉師德,不斷精進。
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林崇德看來,于漪式好老師應具有以下特征:師之尊者,熱愛教育;師之德者,崇尚信仰;師之仁者,關愛學生;師之智者,不忘師能;師之誠者,扶植后人。
“好老師是通過學習、探索、思考、擔當練成的。”上海市教師教育學院黨委書記周增為說,向“人民教育家”于漪學習也是教師工作的一部分:在教育信念上,主動作為,影響、輻射、帶動更多的人,讓新時代的教育與過去有所不同;在教育責任上,愛學生,愛事業(yè),愛三尺講臺,創(chuàng)新教育內容、方法、過程,賦予教育更大的價值。

12月9日,第二屆“優(yōu)秀教師是怎樣煉成的”研討會暨《學做于漪式好老師》新書發(fā)布會在上海教育出版社舉行。
五位教育者——上海市黃浦區(qū)盧灣一中心小學書記、校長吳蓉瑾,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黨總支書記王新,上海市格致初級中學黨總支書記、副校長黃岳平,上海市寶山區(qū)第二中心小學校長談莉莉,宋慶齡幼兒園園長朱素靜分別講述了自己在于漪教育教學思想指引下的成長故事。
圓桌論壇環(huán)節(jié),在于漪教育教學思想研究中心研究部副主任黃音的主持下,來自幼兒園、初中、高中學段的三位年輕教師代表暢談了自己學習于漪精神的體會。復興高級中學英語老師陳放用“小木箱”架起和學生心靈相通的橋梁,她對于漪精神的領悟是“堅定”;青浦區(qū)實驗中學語文老師陳冰音不斷調整教學環(huán)節(jié),精益求精,她對于漪精神的領悟是“突破”。閔行區(qū)實驗幼兒園老師黃熠烔踐行“娃娃教師教娃娃”的教育初心,時刻為兒童提供支持,她對于漪精神的領悟是“敬畏”。
該環(huán)節(jié)即將結束時,黃音提出了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于漪最寶貴的精神內核是什么?一線教師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傳承和發(fā)展于漪教育教學思想,成為新時代的四有好老師?從事教師教育的工作者,又應當如何主動作為,讓更多的于漪式好老師得以涌現(xiàn)?

圓桌環(huán)節(jié)
此前,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委托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連續(xù)開展了多期“學做于漪式好老師”主題征文活動,受到了青年教師的普遍關注和踴躍參與。《學做于漪式好老師》一書由主題征文匯編而成,甄選中青年教師學習于漪的心得感悟《于漪老師是種稻子、種麥子的人》《于漪老師始終不渝地支持教改》《于老師贈我一句話》《堅守的魅力》《漣漪三千好行舟》等60余篇。這些文章的作者既有黃榮華、蘭保民等滬上語文名師,也有一線職初教師。

《學做于漪式好老師》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