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國大洋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新發現硫化物礦化區
劉園園/科技日報
字號
科技日報路易港5月1日電 (記者劉園園)從大海深處歸來的“向陽紅10”科考船5月1日傳來好消息:中國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新發現一處多金屬硫化物礦化區。

“第三航段在勘探合同區的硫化物資源勘查與評價取得較大進展?!敝袊笱?9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學家鄧顯明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
2011年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西南印度洋多金屬硫化物資源勘探合同。根據該合同,中國在位于西南印度洋的國際海底區域獲得1萬平方公里的勘探礦區。這就是鄧顯明所說的勘探合同區。
本航段“向陽紅10”船通過深海電視抓斗取樣查證,在勘探合同區的一處區塊內采集到少量熱液產物,經現場觀察和檢測,發現這些樣品的內部成分以黃鐵礦為主,表層成分以褐鐵礦為主。
“這個區域位于龍旂礦化區以東15公里處,基本可以判斷為一處獨立的硫化物礦化區?!编囷@明說。
除了新發現硫化物礦化區,本航段還通過海底熱液綜合異常拖曳探測和沉積物化探,在勘探合同區內新發現2處硫化物礦化異常區。這些區域明顯存在水體、金屬元素含量等異常情況,暗示著很可能存在海底熱液活動,而多金屬硫化物正是海底熱液活動的重要產物。
“潛龍二號”水下自主機器人的業務化應用是中國大洋49航次科考的重要任務之一,它在第三航段的表現可圈可點。鄧顯明介紹,“潛龍二號”在本航段成功下潛4次,水下航行時間累積超130小時,總勘測面積約121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本航段“潛龍二號”最大下潛深度3804.47米,創造了它除海試以外的最大作業深度。
(原標題:中國大洋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新發現硫化物礦化區)
責任編輯:楊漾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澎湃矩陣
新聞報料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