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生物醫藥周|張江集成創新園成立,AI助力制藥7×24不停歇
·“張江機器人谷以前是機器人造車、機器人造機器人,如今,我們希望通過張江集成創新園的打造,實現機器人‘造’藥,讓藥物研發7×24小時不間斷,大大縮短研發的周期。”

11月17日“2022張江AI智藥論壇”現場。
在11月17日舉辦的“2022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系列活動——“賦能 融合 創新 2022張江AI智藥論壇”(下簡稱“論壇”)上,上海浦東康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黃平宣布,成立張江集成創新園(下簡稱“張江集創園”)。
據介紹,張江集創園項目位于張江科學城中部核心位置,是上海市特色產業園區張江機器人谷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在產業定位上,張江集創園緊扣張江園區已有特色產業基礎,以AI賦能為核心,聚焦于AI+生物醫藥、AI+醫療器械,集成創新、融合創新、交叉創新,打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的集成創新區。
此外,本次論壇還發布了AI新藥研發聯盟五大創新成果:英矽智能開發的中國首個進入臨床的AI制藥候選藥物ISM001-055、晶泰科技自動化化學合成實驗室、深勢科技Hermite藥物計算設計平臺、德睿智藥Molecule Pro一站式Al驅動新藥研發平臺、阿爾脈生aExtractor:化學分子結構自動提取工具。
打造集創園 實現機器人“造”藥
上海浦東康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濤表示:“張江機器人谷以前是機器人造車、機器人造機器人,如今,我們希望通過張江集創園的打造,實現機器人‘造’藥,讓藥物研發7×24小時不間斷,大大縮短研發的周期。目前我們已經引入了5家頭部企業,希望未來有更多AI+生物醫藥、AI+醫療器械能來到張江集創園發展。”
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凱榮也稱,張江AI智藥生態圈正逐步形成,當下,AI制藥產業的發展還需跨領域人才、配套的產業政策以及產業鏈中各種創新要素的支持。希望將來通過聯盟成員之間的突破性創新以及合作,為AI制藥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新方向。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生物醫藥產業處副處長朱镕認為,為落實國家戰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上海已不斷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產業政策,聚焦產業發展最前沿、企業所需,助力產業更好發展,“未來,我們將持續關注AI制藥,共同推動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
自動化實驗室提高研發效率
創新成果發布也是此次論壇亮點之一,晶泰科技化學服務副總裁張浩介紹道,目前晶泰科技的自動化化學合成實驗室已頗具規模,面積超3000平方米,機器人工站數超過150臺,已經在自動化化學合成、自動化結晶等場景中有了成熟應用。未來還將繼續擴大實驗室規模。搭建涵蓋數千臺工站的自動化工站集群,將與人工智能計算平臺,以及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一起,實現更大規模的資源調度和更多研發場景的自動控制。
張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破壁壘跨界復合,才能有效提高AI計算人才與藥物研發人才的日常交流與協作效率。因此,要把大量重復性勞動交給機器人,讓科學家更能夠全情投入到藥物研發的關鍵環節中,這不僅有助于實驗產出效率成倍提升,還能減少人為操作引起的實驗誤差,人機合作,讓實驗產能更具競爭力。
未來,晶泰科技將把上海總部落址在上海浦東張江,繼續發揮晶泰科技AI藥物研發的技術優勢和服務國內外藥企的豐富經驗,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