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知識百科|火焰中誕生的“明月珠”——玻璃器
玻璃,又稱琉璃,
是古代最重要的人造材料之一,
對古人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雅昌藝術數據
用數字知識百科
呈現古代玻璃器的相關知識,
如需合作,
請與雅昌藝術數據官方微信聯系。
01
玻璃的起源
據相關記載,公元前30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先民燃起了玻璃的第一把火。最早的玻璃制品出現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內靠近伊朗高原一側,被稱為“歷史開始的地方”。
玻璃的生產與這里的自然地理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有著優質的石英砂(氧化硅)和天然堿(堿酸鈉)。人們發現,這兩種東西的混合物在高溫中熔化后,能產生出一種光彩奪目的物質,這就是玻璃。
02
中國玻璃器發展史
中國發現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戰國初,古代玻璃器給人的感覺是晶瑩透明,工藝精湛。從先秦時期至清代,玻璃器皿一直在變化發展,并形成了歷代各自的特點。
先秦時期
中國古代玻璃器起源于西周時期,西周時期的玻璃器,整體規整度差,而且基本上沒有紋飾,色彩較為單一,以淺藍、淺綠為主。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早期,玻璃制品以眼紋珠飾為主,至戰國中晚期,琉璃珠飾遍布全國,與瑪瑙、玉石、蚌等材質制成的珠、管一起組成項鏈或其他配飾。

戰國 蜻蜓眼琉璃珠
兩漢時期
西漢時期的玻璃器多沿襲了戰國的傳統,器型更加豐富,還出現了單色玻璃球、玻璃帶鉤等。東漢時期,沒有了蜻蜓眼玻璃珠,但珠子仍為主要流行的器型。

西漢 無色透明玻璃杯 圖源:微博遺產君
魏晉南北朝時期
中國古代玻璃器的重大轉折時期,此時,外國玻璃進入中國,帶動了中國玻璃器的技藝提升。玻璃器型仍以玻璃珠和仿玉制品為主,北魏時期之后多以玻璃瓶、玻璃杯等陳設品、日常生活用品居多;此時還出現了玻璃鏡片,其明亮度與水晶絲毫不遜色,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南北朝 鴨形注水器
隋唐時期
隋代玻璃器的器壁非常薄,光澤度很好,吹制技術較前朝有了很大改善。唐代玻璃器器型種類和制造數量都較隋代進步,器體通常較大,也新增了很多之前并沒有的器型。

唐代 魔花玻璃杯 圖源:微博遺產君
宋元時期
宋代的玻璃器更傾向于器物的實用性,此時民間比較流行玻璃釵、玻璃簪、玻璃手鐲等。而且宋代的玻璃瓶大部分是葫蘆形瓶,形體精巧,器壁較薄。此外,還有一些花口玻璃杯和佛手瓜形器等。

宋代 白玻璃杯 圖源:微博遺產君
明清時期
明代玻璃器的情況基本和元代比較類似,產量低,出土器物少。清代是中國古代玻璃器發展史上最為輝煌的歷史時期,玻璃器品種繁多,工藝技術高超。但是到清朝晚期,玻璃生產一落千丈,各方面都沒有突出的變化。

清朝 白套綠玻璃開光花卉紋瓶
03
現代玻璃工藝品鑒賞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中國玻璃制造工藝不斷發展傳承,更新迭代,造型精美,紋飾豐富的玻璃制品層出不窮。
現在,請擦亮你的雙眼,一起欣賞當今時代巧奪天工的玻璃制品吧~





當代玻璃制品鑒賞 圖源:微博遺產君
玻璃器在古代一直是上層社會的奢侈品,那光亮透明、晶瑩潤澤的特質曾令古人無限迷戀,被視為無價之寶追捧或相互炫耀。
中國有三千多年的琉璃發展史,雖受到玉器,陶瓷等行業的影響未發展成主流,但鮮明的民族性與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世界玻璃史上深受矚目。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