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書單丨一茶一酒一咖啡,三種飲品的歷史與故事
咖啡、茶、酒,都是具有一定成癮性的飲品,不可貪多。它們具有截然不同的風味,咖啡苦,茶澀,酒辣喉,但也都是日常生活中舒緩情緒的重要存在。
今天這份特殊的書單便從這三種飲品入手,探尋它們除卻飲用價值外的種種“秘辛”。
壹
咖啡

巴爾扎克曾言: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
咖啡相較下面所提及另外兩類飲品
歷史并不是最悠久的
但它一出現
便迅速攻城略地
成為了許多人的心頭好
更是對近代人類社會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下文所推薦的圖書
能夠帶你從地理視角領略咖啡的發展史
NO.1

杯中的咖啡
[德] 馬丁·克里格(Martin Krieger) 著
湯博達 譯
2022年12月出版/定價88.00元
· 內容簡介 ·
咖啡是早餐里的興奮劑,是工作中的提神藥,是下午茶桌上的飲料,也是晚宴后錦上添花的一杯意式濃縮。“喝咖啡”早已不是口腹之欲的享受,而是成了一種社會習俗。人們慣于相聚享受這種美味,并在輕松的氛圍下心照不宣地嘗試深入交流,拉近彼此間的距離。那么,咖啡究竟來自何方?其傳播蔓延的歷史時空對今天又具有何種意義?在這段逾500年的歲月里,您將穿越數個大洲,在杯中倒映的世界里領略咖啡深厚悠久的傳統與文化。
更多書籍詳情請見:貳
茶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喝茶作為我國文明中燦爛的一筆
從古至今都是我們精神文明的體現
茶,不僅是一片樹葉的故事
也是打開中外交流之鑰
它是寄情雅志的載體
也是改變世界史的“綠色黃金”
下面的五本書
便從中外兩個視角敘述了茶葉的故事
NO.1
綠色黃金:茶葉帝國
[英]艾倫·麥克法蘭(Alan Macfarlane)
[英]艾麗斯·麥克法蘭(Iris Macfarlane) 著
扈喜林 譯 周重林 校對
2016年11月出版/定價56.00元
· 內容簡介 ·
茶不僅是一種喝的東西。在過去的兩千年里,不起眼的茶樹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強大的社會和經濟力量。除了白水之外,茶是人類喝下的數量最多的飲品,遠超過其他任何一種飲品。最初被偏遠部落泡水喝的簡單的葉子,怎樣“殖民”了中國、印度,后來竟成功征服了整個世界?為什么這種來自喜馬拉雅山東麓的野生植物讓全世界的人如此鐘愛?《綠色黃金》視角獨特,講述了這個星球上最為重要的植物,以及它在人類歷史上同時產生的悲劇與救贖作用。
NO.2
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
(1900~1950)
王笛 著譯
2015年11月出版/定價98.00元
· 內容簡介 ·
本書是王笛教授繼《街頭文化》之后的又一力作,作者通過考察茶館的歷史、經濟功能和茶館作為社區中心及其中所蘊藏的豐富日常文化和政治文化,從當時茶館生活的細節來了解成都,對認識20世紀中國城市、城市社會以及與中國政治之關系都有所裨益。
NO.3
茶葉大盜:改變世界史的中國茶
[美]薩拉·羅斯(Sarah Rose) 著
孟馳 譯
2015年9月出版/定價52.00元
· 內容簡介 ·
這是一部描寫大英帝國東印度公司雇員羅伯特·福鈞在華經歷的歷史故事書,情節非常吸引人,寫法像小說,將羅伯特·福鈞個人的“冒險故事”講述的異常精彩。羅伯特·福鈞的故事核心是受東印度公司在利益和社會需求驅動的商業行為資助,憑借著自己的植物學才華和強烈興趣在中國尋找優秀茶種的故事。
NO.4
飲茶史話
王仁湘 楊煥新 著
2012年7月出版/定價15.00元
· 內容簡介 ·
茶的故鄉在中國,中國人以茶為藥,采茶為飲,中國是最先發現并利用茶的國家,也是古代茶學最發達的國家,茶學的故鄉也在中國。
本書從講述茶學、茶圣與《茶經》開始,涉及茶樹栽培、茶與中國文化、歷代名茶、貢茶、五彩香茗等,也描述了花香茶的制作,還介紹了紫砂器、兔毫盞、鷓鴣斑盞等茶具,對茶藝、茶館以及茶俗也有概述。茶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滋潤了中華,也滋潤了世界。
NO.5
中國茶產業發展報告(2021)
楊江帆 李閩榕 主編
管曦 陳潛 李道和 彭嬋娟 賀鼎 副主編
2022年4月出版/定價148.00元
· 內容簡介 ·
本書以學術的視野,全面梳理了2018~2020年中國茶產業發展狀況,對中國茶產業整體發展和產業理論進行了宏觀的思考,對各茶葉主產區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同時對2018~2020年中國茶產業發展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獨特見解與前沿觀點,不僅對茶業領域進行了理論創新和有益探索,而且直接服務于茶產業實踐,為茶產業、茶葉企業、茶業從業者以及茶葉愛好者提供了頗具價值的理論與實踐指導。
本書編纂團隊成員,作為茶人,心系茶葉,堅持學術性、權威性和公益性始終是我們的價值與追求,為茶界與相關領域奉獻一本客觀、全面、專業、實用的皮書,一直是我們長期堅守的責任和使命。作為皮書系列的第七本,本書繼續保持著這些價值理念和學術特色。這也是茶業藍皮書持續發展、具有良好聲譽和學術活力的重要緣由。
叁
酒

白酒、葡萄酒、啤酒、黃酒……
酒的品類紛繁復雜
其背后的歷史更是能追溯至千年以前
古來圣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
飲者們飲的也不僅是口中滋味
更是萬般思緒
接下來就請瀏覽那些與酒有關的故事吧
NO.1
尋找香檳
[美]彼得·林 著
馬千 譯
2020年1月出版/定價298.00元
· 內容簡介 ·
榮獲包括美食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獎最佳美食圖書獎在內的多項國際大獎的香檳完全指南。香檳是世界上最具標志性、最受歡迎的葡萄酒之一,深受嚴肅的葡萄酒收藏家和日常飲酒者的喜愛。彼得·林,著名葡萄酒專家、“香檳指南網”創始人,通過多年在香檳區的交流與實踐,基于風土解讀香檳,向人們展示這些美酒的生產地、生產方式和生產者,梳理香檳和香檳區的歷史脈絡,無論對于入門新手還是資深愛好者來說,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精品指南。
NO.2
酒鬼與圣徒:在神的土地上干杯
[英]勞倫斯·奧斯本(Lawrence Osborne) 著
蔣怡穎 譯
2019年10月出版/定價59.00元
· 內容簡介 ·
飲酒是一項深受喜愛的習俗,也是一種危險的惡習,甚至在某些宗教中,是一種禁忌,被認為是“一種靈魂的惡疾”。在廣泛游歷期間,勞倫斯·奧斯本見證了世界各國的文化背景下,人們對飲酒的看法,這讓他產生了好奇:飲酒是文明和頭腦清醒的標志嗎?還是恰恰相反?在放縱與克制之間,酒在不同的社會中究竟落在哪個位置?本書是一本酒文化主題的游記,對東西方之間根深蒂固的文化沖突、以及飲酒給當今世界帶來的驚人影響力提出了一些令人興奮的見解。
NO.3
酒史與酒文化研究(第2輯)
孫家洲 馬利清 主編
2019年8月出版/定價79.00元
· 內容簡介 ·
酒史與酒文化研究,是具有多重價值的研究領域。《酒史與酒文化研究》是由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主辦的酒文化專刊,綜合運用考古學、歷史學、古代數學、古代文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體系與研究方法,力求由個案入手,全面、系統地研究該領域的重大問題。書中運用新材料辨析新問題,關注對大局問題的深度分析,容納新銳之說,期待引發學界關注與討論。
NO.4
飲酒史話
袁立澤 著
2012年1月出版/定價15.00元
· 內容簡介 ·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總是少不了酒的存在,也形成了中國古代洋洋灑灑、博大宏富的酒文化。酒具有水的外形,火的內質,可以說,他是中國文化精蘊的一種傳神寫照。中華文明綿綿遞進了數千載,在他生生不息的基調中,既有陰柔呵呵的凝聚,又有陽剛激蕩的勃發,而能夠有幸成為高度融匯、折射我們這個民族的物質進步、精神臻善、智慧發達的方方面面的特殊載體,唯酒而已!酒里日月,醉里乾坤,足可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塊文章”。
NO.5
葡萄酒經濟學
[法]讓-瑪麗·卡德拜 著
范鄭杰 譯
王昭 審校
2019年1月出版/定價38.00元
· 內容簡介 ·
葡萄酒種類紛呈,歷史悠久。它最早出現在公元前6000年的黑海沿岸,之后逐漸傳播至世界各地,并演變為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獨特載體。葡萄酒既是農產品,也是奢侈品;同時,被視為標準化制成品和文化產品。在金融全球化的時代,葡萄酒甚至成為股票交易和投資工具。葡萄酒市場具有多面性,復雜而又神秘。這本小書揭示了葡萄酒經濟的各個側面,反映了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葡萄酒行業的發展前景。
到了這一篇的最后
文獻君也要提醒大家
首先,未成年禁止飲酒!
其次,飲酒后禁止駕車!
酒雖好,
但也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哦!
原標題:《書單丨一茶一酒一咖啡,三種飲品的歷史與故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