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對話|天津80后陰宅設計女孩:用最大努力滿足先人的夙愿
清明節期間,29歲的李秋遐很忙,她是天津市西青區玉佛寺寢宮墓園的全職客服:白天接待客戶,給客戶介紹產品,晚上做微景觀(即陰宅)。

李秋遐4月5日告訴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一次偶然的經歷,她萌生做微景觀“前廳”的想法。“前廳”,即是家屬們用來擺放先人的隨葬品。在李秋遐的改造之下,“前廳”成了精致的微景觀,是現實生活的寫景。
去年8月,第一套微景觀完工后,微景觀被客戶逐步熟知,預定的人越來越多。
玉佛寺寢宮墓園陳姓經理告訴澎湃新聞,來購買陰宅的客戶,并不是像網上說的那樣,生前待人不好,死后才花錢買這樣的服務。如果真的是在親人生前待他不好,就更不會舍得花錢。
據陳姓經理介紹,陰宅結構相對簡單,前期工作比較繁瑣,而做好前期工作后,快的話兩三個小時可做一套,他們現在有明清風格、地中海風格、歐式風格等有十幾種風格。一套陰宅售價980元,個別定制版本售價1480元。很多客戶購買這些陰宅,是出于對自己和對先人心靈上的慰藉,清明期間平均每天能賣10套-20套。他們那里是塔葬形式,這種陰宅是他們獨創的,正在考慮申請專利。

【對話】
澎湃新聞:怎么想到去設計陰宅?
李秋遐:一次接待客戶受到啟發,那是一位年輕母親,她失去了幼女,小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擁有一套粉色的沙發,能夠在上面玩耍,但沒有實現就去世了,母親特別的悲傷,我一直在安慰她。那位母親跟我講了事情的原委后,我很想滿足她的心愿。我之前在手工、手繪方面有一定的基礎,于是我就做了一些手工的DIY 沙發,滿足了這位家屬的心愿。
澎湃新聞:后面就開始專注設計陰宅了?
李秋遐:我是全職客服,白天接待客戶,給客戶介紹產品,晚上做微景觀,也就是陰宅。
澎湃新聞:設計了哪些作品?
李秋遐:什么風格的都有。我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做了更多微縮景觀。有一位客戶十分孝順,他母親一生比較貧苦,沒享過福,他想讓母親住大房子。我覺得這也是孝的傳承,是孝道。我把現代人的居住環境,放在安葬先人的環境中,我就給他做了一套中式的,有羅漢床、茶幾、茶葉……那位客戶看到后很開心,這樣的情景我也很欣慰。現在買了塔位的家屬過來祭拜,看到這些微景觀、陰宅,他們也想要。他們都說我這個想法太好了,之前沒趕上,現在想把沒有的補一下。
澎湃新聞:部分網友質疑“重金買陰宅”的行為,你怎么看?
李秋遐:我看了很多的評論,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我沒太大的感覺,因為我是一心為家屬服務,只要家屬滿意,我就開心了。不用太在乎別人說什么,走自己的路。只要家屬滿意,先人住得舒服,我不在乎任何人的說法。
澎湃新聞:對于自己的工作,你怎么看?
李秋遐:我現在把生活完全帶到工作中來了。我覺得再痛也沒有生離死別痛了,尤其是失去最親的人。看到過這么多的生死,讓我看淡了生活中很多瑣碎的事。小事不計較,小事不煩惱,自己也釋然了。雖然每天很辛苦,但很充實,也非常高興。我之前是比較輕松,開店沒有這么累,但我覺得沒有什么意義。我覺得現在的工作非常有價值。
澎湃新聞:家人支持你的工作嗎?
李秋遐:一開始,父母是不同意的,畢竟我沒結婚,且是單身,父母怕影響到我搞對象。我工作忙,沒什么空余時間,沒時間去接觸異性,父母開始很排斥這份工作。后面,他們看到我真的變了,以前的脾氣、倔強都沒了,且更加孝順他們了。
澎湃新聞:這份工作也改變了你的性格?
李秋遐:我以前是比較高傲的女生,我行我素,獨來獨往,有自己的主見,現在是特別隨和,會主動跟人打招呼,能很熱情地對待他們,這是很大的改變。我以前總是心態起伏不定,現在比較正能量,發現內心強大后一切都不是事兒。現在的工作也得到父母的認可,他們知道我上班辛苦,會給我做好吃的。下班回家我也會跟他們談心,說說這一天的工作遇到什么事情,碰到什么客戶。
澎湃新聞:對于提倡文明殯葬,你有什么看法?
李秋遐:我們提倡文明殯葬,如文明祭拜、網絡祭拜、手機祭拜,不提倡燒香燒紙,這也得到很多客戶的認可,他們覺得這種形式環保,對環境好,而且讓身在遠方的家屬也能夠祭拜,讓他們內心得到欣慰。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