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年內將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無人化、商業化、高速化

·上海市經信委智能制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表示,年內上海將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無人化、商業化、高速化,在無人駕駛領域走得穩、走得遠、走得快。
日前,工信部和上海市分別發文,就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征求社會意見。11月3日,上海市經信委智能制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對澎湃科技(www.usamodel.cn)表示,兩份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意味著智能網聯車將真正實現量產,對整車廠和運營企業而言,智能網聯汽車終于要“天亮了”。
工信部11月2日發布的《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通知”)提到,將遴選符合條件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和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準入試點;對通過準入試點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在試點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區域內開展上路通行試點。
智能網聯汽車搭載的自動駕駛功能是指國家標準《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GB/T 40429-2021)定義的3級駕駛自動化(有條件自動駕駛)和4級駕駛自動化(高度自動駕駛)功能。此次試點旨在引導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和車輛使用主體加強能力建設,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產業生態的迭代優化。基于試點實證積累管理經驗,支撐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制修訂,推進健全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生產準入管理體系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體系。
韓大東認為,工信部這一通知的發布,對國家而言意味著有望實現從燃油車的跟跑、新能源車的并跑,到未來無人駕駛車的領跑。對產業而言,“如果說原先是‘畫大餅’,量產則意味著真正可以‘做大餅’、‘賣大餅’了。”對于整車廠和運營企業而言,則是智能網聯汽車的“天亮了”,“這是對產業很強烈的激勵,原來只能默默在測試區里測試,現在自動駕駛領域已經到了上臺展現身段的時候了。”
與工信部上述“通知”同日開始對外征求意見的還有《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草案)》(下稱“草案”),內容包括如何進一步優化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應用、運營的相關制度設計,營造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良好環境;如何進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規則,明確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企業及相關主體的責任等。
“草案”指出,開展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示范運營達到規定里程或者時間,且未發生交通違法行為以及因車輛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人工接管率符合規定值的,相關企業可以就同一型號的車輛向浦東新區科技經濟部門或者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提交增加一定數量配置相同車輛的說明以及一致性技術參數、性能和安全檢測報告,由相關主管部門組織第三方機構進行一致性抽查;抽查通過后,可以就同一型號車輛批量開展相應階段的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示范運營。
“智能網聯汽車受到國家法律和技術挑戰的約束,國家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確汽車要有人駕駛,目前還沒有無人駕駛汽車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當技術發展到一定水平,在安全有一定保障的前提下,我們可以嘗試無駕駛人的智能網聯汽車。”韓大東向澎湃科技(www.usamodel.cn)介紹說,上海從2018年開始布局無人駕駛產業鏈,目前上海無人駕駛測試道路621條,總里程數1299公里,發放458張測試牌照,26家企業參與測試,“我們已經到了這樣一個值得去試點、推廣的時間窗口。”
韓大東表示,年內上海將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無人化、商業化、高速化,在無人駕駛領域走得穩、走得遠、走得快。除了草案提到的無人化,商業化是指相關部門正在醞釀在上海某些區域嘗試智能網聯汽車的運營收費,高速化則指在高速公路上進行試點。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