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從豆瓣3.7到7.7,東北校園劇誰頂得住

《東北插班生》,一部從“網大”(即網絡大電影)發展而成的小成本青春校園網劇,從3.7分到7.6分,究竟有什么魔力引發了觀眾們濃厚的興趣?

《東北插班生》一共拍過三部,前兩部評分都不高。
作為類型劇中的一種,青春校園劇吸引著大批年輕觀眾。從《一起來看流星雨》以2.13%的收視率奪得當年湖南衛視收視率之冠,到泰國去年翻拍的《流星花園》依舊火爆。青春校園劇,仍是類型劇里的剛需。

泰版《流星花園》
但是青春校園劇口碑長期下滑,產出作品的質量極不穩定也是不爭的事實。“車禍、失憶、癌癥”被網友戲稱為影視劇限定版青春三件套,同質化的劇多了,看多了狗血套路的觀眾也累了。
近年來,也有不少黑馬如《東北插班生》《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風犬少年的天空》,打破了古早青春校園劇的常規套路。國產青春校園劇的模式風格、敘事方式正在被一點點重塑。

《東北插班生》

說到青春校園劇,你想到的第一部劇是什么?是像《終極一班》《十八歲的天空》這樣的古早臺偶,還是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一起來看流星雨》?
在青春開始徹底“疼痛”之前,日韓系的男主、環境優美的貴族學校等,給少女們編織著一個個童話夢境。
這樣的校園故事并不貼近當時年輕觀眾們的生活,但也正因如此,在那個網絡尚不發達的時代,這些外來作品仿佛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草根出身的女主角很有代入感,觀眾們在“道明寺”和“花澤類”之間猶豫不決。

《流星花園》
而后來,青春校園劇內容上的改變和青春文學的發展緊密結合。一類后來被稱之為“青春疼痛文學”的小說曾風靡校園,在改編時代更是為青春校園劇提供了大量素材。隨著IP經濟的飛速發展,過去出名的青春文學作品幾乎都一個不落地被搬上了熒幕。
被制作方忽略的是,青春是有期限的。有的書是好書,但讀者對書的情懷并不會完全直接轉移到影視作品上。某些過去騙人眼淚的小說設定只會讓觀眾們尷尬到摳出三室一廳,矯揉造作的臺詞也早已不適合現在的對話語境。

《十年一品溫如言》電影豆瓣評分只有2.8分。
有不少網友評論,青春校園劇里,除了學習,什么都有。
很長一段時間,如同復制品般的青春片中,男女主角頂著精致的“素顏妝”,在沒有升學壓力的世界里自由戀愛。奮斗、學習成了隨便喊喊的口號,談戀愛、誤會、解除誤會才是他們的正經事。觀眾對于青春校園劇的刻板印象,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被嫌棄的青春校園劇,也在尋求改變。如何讓觀眾產生共鳴,是核心問題之一。
青春校園劇是難得的既可以飽含復雜的內容情感,又能夠輕松積極的類型劇之一。家庭關系、同學友誼、校園愛情和關于夢想的熱血奮斗,都可以是青春校園劇的一部分。很多人看這類劇,也是為了在某些場景里找到過去自己的影子。

《你好,舊時光》
在愛情大類的賽道上,青春校園劇有太多對手,比如近幾年熱議不斷的古偶劇、仙俠劇。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出圈的作品爆出。比起這些劇華麗的特效和服化道,青春校園劇在視覺效果方面很難占據優勢。
近年來,我們也可以看到青春校園劇在模式上的創新與突破,較為出彩的是加入了穿越設定的《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和《你好,李煥英》一樣,同是女兒穿越回過去,和青春時代的媽媽成為朋友。一起揮灑汗水、嬉笑打鬧,叛逆的少女真正了解了母親的過去后,與母親和解。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穿越情節的運用,也是為了貼近觀眾回憶里的生活,更好地引起共鳴。遠離“豪門風”后,近年來的青春校園劇接地氣了不少。特別是加入了多種地方元素,如方言、校服、地方特色文化等來增強效果。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里女主角穿越回到了1999年的鐵原縣,劇中也很好地還原了20年前東北小城的風貌。除了大澡堂、軍大衣、凍梨這些必不可少的標志存在,還有學校里大家打雪仗、放學后聚在一起吃烤肉的場景。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這些現實中常見的片段被搬上熒幕后,自然而然拉近了觀眾和影片的距離。有人通過這些場景緬懷歲月,有人隔空體驗了20年前東北的樸素生活。無論是懷舊心還是好奇心都得到了滿足。
同樣是走懷舊路子的《風犬少年的天空》,努力還原著80后、85后山城少年們的青春故事。重慶話、紅白相間的校服以及街娃(指街頭混混)文化共同塑造了市井故事里屬于青年們熱血、中二的一面。

《風犬少年的天空》
比起一男一女的愛情故事,這些影視劇在群像塑造上下的功夫更深。融入了時代、地域的背景特色,配角的個人經歷和性格特色也被一點點雕琢出來。
比如《風犬少年的天空》里劉文欽回懟安然的那句話——“生活啥子時候給過我十八歲?”,以及當他在燒烤攤丟下抹布,對著少年們說的“看啥子嘛,生活所迫”,作為青春在校園外的那一面,他的故事是另一種真實。

《風犬少年的天空》
拋棄了華麗外衣的青春校園劇希望通過這樣的“真實”,和80后們、90后們形成情感連接,將觀眾帶回到過去的情境之中。這種返璞歸真似的表現手法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吸引力。并且漸漸形成了國產青春劇新的表現風格。

真實,可以懷舊但不能造夢。
不少網友表示,真實的高中生活誰想看?電視劇里的高中生自由自在,現實中的高中生灰頭土臉。

網友評論。
有的人看劇,不是為了追憶過去,而是為了用想象來填補自己青春故事里的遺憾和空白。比如那些不曾體會過的少年時代的心動、偷偷牽手的校園愛情。
除了走懷舊路線的劇集,演繹清新戀愛的青春校園劇也頗受歡迎。和寫實派不同,這類青春校園劇需要精確把握真實與虛構間的配比結構。太懸浮,很容易讓觀眾產生“誰的校園生活是這樣”的質疑抵觸情緒;太真實,又會侵占觀眾的想象空間。

“振華三部曲”
這類作品都是在校園瑣事上加工而成的,一邊以清新明媚的色調、容貌出眾的年輕演員,營造著少男少女怦然心動的氛圍;一邊在感情發展過程上做減法,努力還原著青春校園里會發生的懵懂真摯、美好青澀的感情故事。
比如2017年出圈的《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一共只有23集,男女主愛情故事的時間跨度從高中到大學之后。雖然情節不算新穎,但是比起職場霸總劇就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狗血套路。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
這類劇看似簡單,或有大量現實素材可以參考,或有口碑不錯的原著作品兜底。但實則更加講究“CP感”和“氛圍感”。“振華三部曲”前兩部《最好的我們》和《你好,舊時光》在選角方面就取得了成功,無論是劉昊然和譚松韻的“耿耿于懷”CP還是李蘭迪和張新成的“余楊”CP,首先都不會讓人感覺出戲。


上:《最好的我們》 下:《你好,舊時光》
“氛圍感”同樣也考驗著演員和幕后創作者的能力。成年演員要還原中學生的青春活潑,用力過猛就會顯得矯揉造作,破壞了整體氛圍。而校園生活要如何顯得既真實自然又生動有趣,同學群像要如何塑造得有血有肉就是劇方的責任了。
一旦這種真實與虛構的配比失衡,或是選角達不到觀眾心目中的標準,劇集就會迅速被打入冷宮。網劇版《暗戀橘生淮南》評分與前兩部已經出現落差,而2021年由李木戈執導的影版《暗戀橘生淮南》豆瓣評分僅有4.6分,給“振華三部曲”留下了一個令人遺憾的句號。

網友對于網劇版《暗戀橘生淮南》的評價。

當觀眾對“工業糖精”失去興趣,懷舊派和青春派大勢已過后。《東北插班生》帶著濃濃的搞笑氣息在10月的影視劇市場脫穎而出,靠著新奇的設定、接地氣的表演完成了小成本網劇的口碑逆襲。

《東北插班生》
《東北插班生》講述了一個東北高中生“闖入”南方校園的故事。開洗浴中心的父親為了讓不成器的兒子好好學習,送他南下到大城市讀書,男主角不得不在有著巨大地方文化差異的南方城市開啟新生活。
劇中同樣運用了大量的城市方言,因為交流不暢鬧出的笑話讓人啼笑皆非,東北話和南方方言碰撞產生了密集的笑點。在校園劇的框架里,《東北插班生》利用南北文化的差異,把一個插班生的故事講出了新花樣。

《東北插班生》
當然,這不是喜劇元素與青春校園首次融合成功。2018年火到國內的日劇《我是大哥大》就以其魔性的造型和夸張的表演受到了一致好評,幾位主演的“毀容”式表演大獲成功。這是一部描繪脫線不良少年日常的校園劇,劇情幾乎從頭歡樂到位,也正是這樣酣暢漓漓的快樂感染了所有觀眾。

《我是大哥大》
如果青春校園劇不以愛情為賣點,對觀眾有什么新的吸引力?如《東北插班生》這樣輕喜劇式的青春校園故事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也許“搞笑”能夠成為拯救創作枯竭的靈丹妙藥。
歲月在每一代、每一個人的青春都刻有不同的印記,青春校園劇的內容更不必拘泥于框架之中。要在流行浪潮快速更迭的當下為年輕人“把脈”,創作者必然得拿出點新東西。
撰稿 阿禎
編輯 曾寶氣
校對 黃思韻
排版 Yuki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