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看哭!《灌籃高手》的熱血,在中國校園籃球重現了

上個周末,在上海男籃主場源深體育館里,球場一邊是稱霸了上海高中籃球19年的傳統名校南模中學,另一邊是這幾年飛速成長的“最強挑戰者”五愛中學。
終場哨響,球場的一端,勝利者們圍成一圈將教練高高拋起,身后觀眾席的同學揮舞著旗幟瘋狂呼喊著“王者”的口號……
這是只屬于校園籃球獨有的畫面——不同于職業籃球,這片球場上更多的是一份單純對籃球的熱愛以及對勝利的渴望。

高中聯賽的“仙道”
在那個充滿暖陽的周末午后,穿著統一助威T恤的球迷三五成群地早早等候在源深體育館外,球場的另一邊,電視臺的衛星信號轉播車提前一天就停到了CBA每一個比賽日他們最熟悉的位置上。
這一次,這樣的陣仗并不是為了上海男籃,球場內外的所有人等待的是2017-2018賽季耐克高中籃球聯賽上海賽區冠軍的誕生。
這樣類似《灌籃高手》中湘北高中對抗海南高中的畫面,如今真實地出現在了上海的高中聯賽里。一邊是稱霸了上海高中籃球界接近20年的南模中學,而另一邊則是擁有著像仙道彰一樣的高三球星陳辰的五愛中學。

或許,把陳辰比作是仙道彰這樣漫畫中的天才球員并不算過分。至少在今年的高中聯賽里,他是毫無爭議的最有價值球員——場均得到26.5分、8.6個籃板、5.9次搶斷和3.4次助攻。
每當他在決賽里拿到球,場上的觀眾就會不自覺地爆發出尖叫聲。
在第三節里,當他運球變向,轉身突破了兩名防守隊員之后,他高高跳起,在另外兩名中鋒球員面前完成了一個高難度地拉桿上籃。整個球場都沸騰了。
“這是什么怪物啊……他太可怕了。”觀眾席中,不斷爆出驚嘆的話語。
然而,當一個更好的球員遇到一支更好的球隊,勝利的天平依舊是傾向團隊籃球的一方。

南模中學在球場上并沒有像陳辰這樣閃耀的球星,但是他們的每一位球員都攻防兼備。在第一節落后6分的情況下,他們很快通過整體配合扭轉局勢,并且在第三節將分差拉大到了14分,鎖定勝局。
只不過,陳辰到了比賽的最后一分鐘都沒有放棄,他在最后10秒鐘依然用犯規延誤對手的進攻。但是,當比分定格在75比49時,他依舊失落地低下了頭。
但是,場邊五愛中學的所有同學都不停地為他加油,電視轉播的鏡頭也都對準了他,那一刻,他就像球星一般被簇擁著。

如果單看最后的比賽結果,數字可能會造成假想。26分的巨大分差,其實并不意味著這是一場索然無味的“一邊倒”對決。
比賽的第一節,五愛中學一直控制著場上的節奏;半場結束時,雙方仍然不分高下。直到比賽的第三節,南模中學才通過更加流暢的配合和更加強硬的防守,逐漸扭轉了局勢。
正是這樣“跌宕起伏”的劇情,讓整個源深體育館一分鐘也沒有安靜下來。
五愛中學和南模中學的加油團隊統一穿著紅色和藍色的T恤,將整個賽場鮮明地分成了兩個陣營。當南模中學不停地用快攻反擊得分時,他們的助威陣營里,同學們就揮舞著大旗,整齊地呼喊著“王者南模”;而當陳辰憑借個人能力得分后,五愛中學的陣營里也會立刻還以“五愛故我在”的口號……

比賽的最后時刻,雙方的差距一直保持在20多分,但現場幾乎沒有觀眾和同學提前離場。終場哨響,甚至有不少五愛中學的同學在吶喊中流下了眼淚……
為什么一場地區性的高中聯賽能夠如此熱血?其實大部分現場的高中生們也回答不出來。
“學長在球場上一直拼,我覺得我們就應該為他們加油。”一位穿著“五愛故我在”T恤的學生這樣說,在她身后不遠處的廣告牌上,赫然印著聯賽的口號,“一生只有一次耐高”。
對于陳辰,這樣的經歷或許真的“一生只有一次”,高一就作為首發卻無緣四強,高二作為隊長帶領球隊在半決賽挑戰南模中學,遺憾落敗。而在高中的最后一年,他終于踏上決賽的球場,卻依舊無法逾越南模中學這座大山。

“這三年,我的心態從憧憬到遺憾,而現在則是一種享受。”陳辰在賽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我希望學弟們也能每天刻苦訓練,不要偷懶,以后帶著我們的精神有機會繼續挑戰王者。”
或許,這份熱血就是源自一種傳承。
“進入南模中學的每一個人,從入學第一天就帶著這份榮譽感。”南模中學的孟家森教練把20年的傳奇歸結為一種精神力量,“這種精神會讓他們在困難中變得更加強大。”
相比于職業籃球,校園籃球雖然稚嫩卻很純粹。這片球場上只有同學之間的友誼,對榮譽的渴望,以及對籃球純粹的愛。
“我們唯一對勝利的慶祝就是訓練,然后沖擊下一個冠軍。”當南模的凌肇基被問起他們會如何慶祝第20個冠軍時,隊員的回答簡單卻意味深長。

挖掘校園籃球商業價值
這幾年,中國的校園籃球正在被越來越重視。
在全國各地,特別是一二線城市,越來越多高中聯賽正在舉行,不同的主辦機構能找到不同的合作伙伴來搭建起高中籃球的平臺。
就如這個包含了16支球隊、50場比賽、240名球員的耐克高中籃球聯賽上海賽區的比賽,就為上海的公立學校創造了交流和對抗的平臺。
而在這個聯賽開始前不久,NBA中國也在上海舉辦了一個校園版的NBA聯賽。那個持續了數月的聯賽,則是給了上海的私立高中能夠和公立高中對抗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這些校園聯賽的商業價值正在被挖掘。

在比賽的現場,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會穿著這樣的球衣和球鞋到場助威。更有意思的是,不少已經畢業的學長同樣也會為了母校而去購買這些裝備,然后“拖家帶口”前往球場加油。
這樣的畫面,是不是令你想到了美國的NCAA籃球?
“校園籃球的商業價值正在被發掘。”NBA中國青少年發展副總裁王曄曾經和澎湃新聞記者分享了她所理解的中國校園籃球,“以籃球作為載體活躍校園氣氛,才會讓更多學生參與進來。其實現在有不少企業都希望成為校園籃球賽事的合作伙伴。”
商業化對于推廣校園籃球其實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聯賽可以享受更好的比賽環境,擁有更多的直播和轉播平臺,并且引起更多的話題討論。
重要的是,在商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校園聯賽里,球員依舊能保持那份對籃球純粹的熱愛和執著,依舊帶著熱血的情懷走上球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