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對話|東方明珠下要建浦東美術館,讓·努維爾五秒就決定參賽

澎湃新聞記者 錢雪兒 實習生 吳李晨
2018-04-10 08:28
來源:澎湃新聞
? 藝術評論 >
字號

未來兩年內,在上海東方明珠的腳下、上海陸家嘴金融區的寫字樓間,將“生長”出一座屬于當代藝術的地標建筑——浦東美術館,這也是上海浦東的重要文化項目之一。知名建筑師讓·努維爾在聽說這一項目后,五秒鐘就決定參與競賽,作為“場地的建筑師”,他將這里稱為“詩歌級的地理位置”。

面對30米的限高,讓·努維爾提出“領地”概念,將后方的公共花園和前場的濱江貫通都納入美術館的空間。

美術館如何成為一片“領地”?至上主義、杜尚的第四維度等當代藝術的運動和理念如何融入建筑設計之中?近日,讓·努維爾事務所的建筑師陳晨接受了“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usamodel.cn)的專訪,他說,讓·努維爾(Jean Nouvel)的每一個設計都是根據特定場所而演繹出來的故事,浦東美術館首先是一個領地,是厚重的白色巖石,是對至上主義的演繹,也是對第四維度的致敬。因此,浦東美術館沒有象征意義,“因為它什么都是”。

浦東美術館無疑擁有極佳的地理位置。它地處東方明珠的前方、濱江第一線,國際會議中心在美術館的北側,對岸就是外灘歷史建筑群。建筑師讓·努維爾在聽說這一項目后,五秒鐘就決定參與競賽,作為“場地的建筑師”,他將這里稱為“詩歌級的地理位置”。

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根據要求,美術館的限高為30米,這使它無法在高度上擁有其應有的景觀可視性。另一方面,浦東美術館位于濱江貫通45公里內,在設計實施上受到不少限制。對此,讓·努維爾提出領地的概念:從后方的公共花園,到前場的濱江貫通,都將成為美術館的空間。美術館的體量從東方明珠腳下一直延伸到浦江邊,垂直地落入浦江中。與此同時,美術館周圍的綠化如同“括弧”一般,將其包圍起來,從浦西看,這里如同一塊林間空地。

浦東美術館位于濱江第一線,擁有“詩歌級的地理位置”(圖片來源:讓· 努維爾事務所)

根據定位,浦東美術館將以展示現代藝術為主要功能,兼顧當代藝術展品。讓·努維爾的建筑始終與藝術密不可分,在他的生活和工作經歷中,始終和藝術家們保持緊密關系,他對于美術館、博物館的當今也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在浦東美術館的設計中,處處都能看到建筑和藝術的密切聯系。美術館周圍的地形復雜,讓·努維爾則采用現代藝術中的“至上主義”來進行回應。“‘至上主義”通過點、線、面的排布達到一種抽象的審美情趣。而在浦東美術館的設計中,建筑物本身的場地位置決定了它又要面向外灘,又要迎接來自于東方明珠、來自背后的人流,對于這些,我們都通過和整個場地既有的建筑物和參照物的線條來創造了美術館。”陳晨告訴“澎湃新聞·藝術評論”,美術館的平面就是一張抽象的至上主義的平面。

浦東美術館與外灘建筑群隔江相望,如何反映景觀、傳承上海歷史,并且用展示當代藝術來展示上海今天的活力,是美術館在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關鍵。讓·努維爾從杜尚的作品《大玻璃》當中得到靈感,用時間這一第四維度來滿足這一切要求,美術館面向黃浦江的外立面將是兩塊深5米、寬55米、高度分別為12和6米的“大玻璃”。“這片玻璃對著整個黃浦江,當背后沒有藝術作品或者沒有燈光顯示的時候,它會反射對岸外灘的建筑物。”陳晨告訴記者,這塊大玻璃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呈現不同的景觀,既能夠忠實地展現對面的歷史建筑,也能成為藝術家們的舞臺,“玻璃的后面襯著一個顯示屏,而且由一個個獨立的模塊組成。所以藝術家完全可以選擇是去做一個完整的藝術作品,或者讓一部分不點亮,一部分點亮。甚至可以把幕布拉起來把它做成一個全黑的背景,這一切都給藝術家帶來各種各樣的創作空間。”這兩座“大玻璃”展廳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必將是浦東美術館在世界美術館中的標志。

作為地標性文化建筑,浦東美術館的設計將具有怎樣的造型象征意義?對此,陳晨直接否認道,美術館沒有任何的造型象征意義,“當一個場所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時候,你看什么像什么,因為所有的元素都在那里,因為產生的是人的情感。”陳晨說,你可以說浦東美術館像領地,像一塊完整的石頭被放置在黃浦江邊。但是在這里并沒有任何的比喻,“因為它什么都是。它也是一個至上主義的構成,也是一個對于杜尚的第四維度的致敬,它也是所有空間體量里的張力的解釋,這些都是沒有辦法去比喻的。你在這個項目里可以找到很多東西,很多能使你產生情感感受的東西。讓·努維爾所有的建筑物里所有元素放置的最終目的就是這個,讓人留下印象。”

讓·努維爾(圖片來源:讓· 努維爾事務所)

綠色“括弧”、白色“懸崖”:美術館將是一片領地

澎湃新聞:讓·努維爾對浦東美術館提出了“領地”的概念,美術館雖然占地小,但是后方的公共花園和前場的濱江貫通都將成為美術館的空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構想?

陳晨:當時我們接到國際競賽邀請的時候,讓·努維爾可能用了5秒鐘的時間就決定要參與這個項目。首先,我們知道陸家嘴金融中心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讓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就參與過當時陸家嘴的藍圖構畫,他當時也是國際的專家,也看過整個場地。所以他知道黃浦江對于上海的意義,他也知道外灘建筑就在對面,而且陸家嘴在他眼里將是全世界最具活力和最出名的一條當代天際線。

那么如何在這條天際線中完成只有30米高的建筑物,關鍵不是讓我們的建筑物在這個環境里面能有多大的彰顯,因為畢竟你的體量和周圍的摩天大樓是無法比較的,這并不是一個形態和造型上的研究,所以讓的設計策略從一開始就是采用領地的概念。這個領地首先是藝術的領地,這個藝術的領地要在陸家嘴金融中心被植入而且被看到。在這個前提下,設計的關鍵是整個建筑物和周圍場地的關系。讓當時提出了一塊“白色石頭”的設計,這塊“石頭”也包括了國際會議中心的公共綠地、濱江的綠地帶,將浦東美術館的建筑體量擴展為一個藝術的街區。

浦東美術館的領地也包括了國際會議中心的公共綠地、濱江的綠地帶,將浦東美術館的建筑體量擴展為一個藝術的街區(圖片來源:讓? 努維爾事務所)

澎湃新聞:浦東美術館的功能是以展示現代藝術為主,兼顧當代藝術,面對這樣的功能,如何讓美術館在高樓林立的小陸家嘴中成為“合適”的建筑?

陳晨: 讓提出了美術館的體量、它的點線面設計之后,整個室外場地就爬上了它的墻體,爬上了它的屋頂,建筑就像一塊完整而堅硬的石頭。然后它又走向了濱江,一直延伸到黃浦江邊,像懸崖一樣掉入到黃浦江邊,在這個時候,當對岸外灘看到這個美術館的時候,能看到垂直掉落的白色懸崖,給美術館這個領地一個厚度,就好像一個厚重的巖石,所以這個厚度能夠讓美術館的尊貴顯現出來。

我們在美術館主立面兩側種上茂密的樹林,就好像是一個括弧,所有的高干植物都圍繞美術館而種植,把整個美術館保護在中間,把“白色石頭”保護在中間。這些高干植物帶來的環境的提升也能給周圍的寫字樓帶來綠色的環境,并且為現在國際會議中心里的酒店增加一些服務的功能。所以從黃浦江對面看過來的時候,用景觀又做了一個括弧,把美術館的主立面括在里面,就好像是一片林間的空地一樣。

我們在接到這個任務的同時,由于57米的延安東路隧道是在一線上面的,這個隧道的風塔也在被改造的要求當中。我們在風塔上和我們美術館屋頂本身伸出了一個高度將近49米的燈光塔。這兩個燈光塔在空中,一個是57米,一個是49米,在空中會同時顯示出上海浦東美術館的logo。這個景觀塔的作用就是在空中做出了一個括弧,也就是從0-50米,如果觀察過陸家嘴的夜景的話,會發現所有的夜景都在50米之上,在這個空間里面,我們填補了夜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片段,在日景當中它也是一種彰顯,是兩個白色的石頭做成的風塔。我們中標的時候,市領導說過一句話——美術館在日間的時候要穩重、低調,在夜間的時候要絢麗奪目。

浦東美術館填補了陸家嘴夜景的重要片段(圖片來源:讓· 努維爾事務所)

澎湃新聞:綠色植物和夜景的“括弧”是浦東美術館設計的重要部分,你們如何理解一個美術館所應包含的內容?美術館是否應該既包含“內”,又包括“外”?

陳晨:內與外如何處理,每個建筑都不會有同樣的答案,結合每一個場所,對于內與外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在這個場所里我們是內外不分的,或者說我們從場地的外部延伸到室內。我們希望讓人能夠在踏入東方明珠腳下的這個點,或者踏入濱江的這個點開始就進入美術館的領地,而不是在進入美術館大門的時候才進入到領地,所以我們要求鋪地的統一,要求人在這個美術館里自由地往來,而不是把美術館像殿堂一樣舉起來,我們是在一個連續的延伸面上去解決問題。

澎湃新聞:浦東美術館將如何展示上海的歷史?

陳晨:我們其實不光是展示,我們更多的是傳承,并不是說展現出以前上海復古的式樣或者說所謂的中國元素。我們要做的是上海這個時代最好的事,只要你做到上海這個時代最好的事,就是在傳承上海的歷史,就是在為上海未來的發展做貢獻,我們做的是一件有意義的,能夠代表上海這個時代的一件事。

“至上主義”、“大玻璃”:美術館建筑和當代藝術不可分

澎湃新聞:讓?努維爾是擅長美術館設計的建筑師,他的建筑能夠適應內部的藝術作品和其他內容,在浦東美術館項目中,建筑具體是如何“適應”藝術的?

陳晨:在讓·努維爾的學習和成長背景中,他始終和藝術家們保持著親密關系,甚至他自己的建筑學校和美院也是緊挨著的。他在年輕的時候還做過策展人。所以在他設計的過程當中,建筑和藝術是不可分的,對于他來說建筑設計是一門綜合學科,要綜合各個方面的科學。

在浦東美術館的項目中,我們提到了“至上主義”對于空間的純凈,對幾何形體的純凈。因為我們的場地是極其復雜的,在綜合各個方向來的人流包括各個方向來的要求后,如何在這個極其復雜的場地里面,保留最完整的展示空間。所以我們提到了“至上主義”,我們要求這個室內的展示空間,每一個盒子每一個展廳都是完美的,完美地適應各個不同時期的藝術作品。也就是說我們要有大部分的展廳去滿足現代藝術作品,我們同時提出了鏡廊展廳;我們在中庭做了34米、16×16的煙囪式的實驗性展示空間;我們還有一個10米高的大展廳,這三個展廳又給當代藝術在里面發揮了作用。所以讓·努維爾在做這個設計的時候,不光是在尋求建筑和場地之間的關系,同時這個建筑物就是一個精密的展品容器,建筑師在里面表達了我們對于藝術的理解。

澎湃新聞:能否具體介紹一下中庭的這個實驗性大空間?

陳晨:這個34米的大煙囪是一個實驗性的當代藝術展廳,世界上并沒有很多藝術家能夠輕而易舉地駕馭這種展廳。所以這就是一封邀請函,也是給浦東美術館未來自己產生藝術創作和所謂美術館擁有的知識產權的一個場所。

這個展廳和泰特美術館的“大機器”展廳可以比較,泰特美術館大機器的展廳是橫向的,我們是豎過來的,泰特美術館策展部的人也來看過我們的方案,他們也非常感興趣。這種空間的產生其實就是將人置身于非常印象深刻的空間里,16×16平方米的底面、34米的高度,頂部還有天光的射入,有時可以把天光遮蓋做成一個黑盒子(blackbox),在中間還可以有橋把觀眾送進去,這是一個完整的機器,這部機器一旦開動的話,會受到全世界的矚目。

澎湃新聞:讓?努維爾的建筑設計強調空間、幾何、光線、空氣,這些元素在浦東美術館設計中將如何體現?

陳晨:浦東美術館運用了“至上主義”,這里的“至上主義”不光是平面構成,建筑還走到了另外一個層面,即“三個維度”、體量與體量之間。我們要求所有美術館展廳的體量都是純粹的幾何形體。我前面講到這些幾何形體的軸線需要滿足不同方向的要求,有的是直線,有的是斜線,有的是交叉線。那么,這些美術館的展廳體量之間無可避免地產生了各個角度的對撞。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求美術館室內的裝修和設計風格盡量樸實和完整。這樣的話,在自然光源進入到室內時,更充分地勾勒出每個體量和體量之間的關系。只有讓人感受到空間各個體量之間的張力,人才能被感動。

只有人有了感受和感情,他才能記住這個場所,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認為藝術作品的功能也是勾起你的感受,因為美術本身就是因為不知道人觀看時會產生什么樣的審美情趣而變得有趣,建筑也是一樣。

我們在這里講到了幾何圖形、光線、空氣,這并不是說讓·努維爾在設計中一貫強調,而是我們在每一個項目設計里,都會找到這個項目設計的根,延伸出去,所有的故事都是自然而然產生的。

浦東美術館室外效果圖,讓·努維爾在設計中運用了“至上主義” (圖片來源:讓· 努維爾事務所)

澎湃新聞:您在之前的城市藝術空間季講座中介紹過,美術館面向外灘建筑群的外立面設有“大玻璃”,讓?努維爾在這里引入了時間的維度,有時能反映對面的建筑群,有時則能展示藝術。能否再詳細地解釋一下玻璃幕墻的技術和功能?

陳晨:建筑師需要綜合更方面的要求,當時區政府對浦東美術館提出了“景觀、觀景和地標性”的要求。因此,我們需要去思考,怎么給這個美術館做一個標志性立面,怎么建立它跟美的關系。經過構思,讓提出了一個“大玻璃”的概念。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當代藝術的起源,追溯到馬塞爾·杜尚提出的一些理論基礎。馬塞爾·杜尚在20世紀初做過一個《大玻璃》裝置,他用兩片玻璃做了兩個景框,這兩個景框合成一個“作品”,作品本身是一個夾膠玻璃,里面還放了他的一些藝術創作,杜尚就把這個畫框一樣的東西拿去展覽,還拍了照片。你會發現,這個大玻璃真正挑戰了當時現代藝術的地方在于它引入了時間的概念,因為隨著空間和時間的變化,這個大玻璃里演繹出周圍環境的變化。所以這個作品永遠是沒有固定形態的,甚至在被運回來的時候還敲碎了,而杜尚非但沒有換掉這個大玻璃,還把它保留了。因為玻璃本身并不重要,而是它引入的哲學上的第四維度——時間的維度。

讓·努維爾覺得,美術館的主立面也可以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可以將杜尚第四維度的概念引入到建筑里,讓這個美術館本身面對黃浦江歷史建筑的立面變成我們對當代藝術的致敬。所以我們在做這個建筑的時候一直在提倡一點就是,沒有未來的建筑物,只有當代最好的建筑物,因為建筑不可避免地被劃上時代的印記。用當代的科學技術和最好的手段去實現的建筑物,它在未來一定有他被保留的價值,以及作為參照物而讓人能更進一步的作用。我們并不尋求做一個未來的建筑,大玻璃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的運動,這就叫傳承。

杜尚《大玻璃》

大玻璃第一面是高透明度的超白玻璃,在玻璃之后的5米有一堵鏡面,鏡面后面有高清晰的LED裝置,這種鏡面的材料叫做單方向反射玻璃,也就是說這塊玻璃的正面受到陽光的照射時,它就是一面鏡子,當這塊玻璃的背后有光線強過于天光的時候,這塊玻璃就是透明的,就好像高鐵中的電子顯示屏一樣。這片鏡子對著整個黃浦江,當背后沒有藝術作品或者沒有燈光顯示的時候,它會反射對岸外灘的建筑物,這也是一種呼應,也是一種對于上海歷史的致敬。這些設計我們也需要在下一步的工作推進當中去做實驗,去完善,這也是一個非常精密的工作。同時這個大玻璃鏡廊分為上下兩層,第一層是6米高,第二層大概有12米高。

在這里,大玻璃是一個展示廳,而不是一個裝飾性立面,它其實是一個舞臺,這里有一面時而映射對岸、時而顯示圖像的鏡子,有可懸掛作品的裝置、可滑動的巨大舞臺幕布、上下可跳動的白色遮陽簾等等。這都是給中國的藝術家甚至于給全世界著名的當代藝術家在這里面去構筑自己藝術作品的一個空間。這個藝術作品將是免費的,將是對著整個上海的市民的,不管從任何角度,都能看到這個美術館在向全世界演繹它的空間。

甚至可以把幕布拉起來做成一個全黑的背景,這一切都給藝術家帶來各種各樣的創作空間,但是這個創作有一定難度,所以這也要求美術館未來的運營方包括美術館的館長和策展人都要達界一流的高度。

面向浦江的主立面將設有兩片“大玻璃” (圖片來源:讓· 努維爾事務所)

浦東美術館沒有任何象征意義,因為它什么都是

澎湃新聞:之前阿布扎比盧浮宮的設計,CNN曾報道說是讓·努維爾在飯桌上想出來的,浦東美術館的設計大概花了多久?

陳晨:這種(飯桌上蹦出的設計思路)都是關于讓的“神話傳說”了。我們事務所的工作模式是所有的設計原創都來自讓,我們項目里面的建筑師有的是20多年一直跟隨著他,我本人也跟隨他10多年了。我們習慣的是一些對話,讓很少像一些建筑師一樣畫一個手繪的草圖然后你去深化,他有時候刻意避免因畫草圖而限制了工作室里建筑師們探索的積極性。都是對話,在飯桌上,在會議室里,在電腦前。在飯桌上的時間確實會比較多一點,因為他是一個法國西南部的人,所以對于他來說飲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而且有一種家庭的感覺,可以暢所欲言。

在浦東美術館上面我們經過了好幾輪方案的推敲,我們的第一個設計還不是這個設計,當然領地的概念是一樣的,但是形式上還不一樣,這一切都是他在各個時間段里、在不停地對話中產生的。項目小組和他對話以后去深化,然后再去找他對話。可以說在浦東美術館上他花了非常多的時間,不停在推敲,因為對于任何建筑師來說,這種場地都是對他能力的最大考驗。阿布扎比盧浮宮和浦東美術館不一樣,阿布扎比在一個沒有真正城市體量和規模的城市上,在一個完全是圍海造田形成的地方,它在那里形成的是自己的世界,是被樹蔭所覆蓋的有象征意義的漁村。它在講述它的故事,而在上海的這個舞臺里是完全不一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不一樣,所以每一次讓·努維爾都是在創造一些具有極大挑戰的場所。

阿布扎比盧浮宮

澎湃新聞:如果阿布扎比盧浮宮是一個漁村,那么浦東美術館可以被比喻成什么?

陳晨:“阿布扎比是漁村”并不是一個比喻,而是設計的來源,它的設計來源就是一個漁村,而不是說看上去像什么。它是漁村就好像是一種文明,這種文明被樹蔭所覆蓋和保護,這也是阿拉伯人的生活。這個樹蔭又通過幾何形體和當代技術形成了有點象征阿拉伯幾何圖案的穹頂,這些都是有原因的,跟當時人的生活和文明有關系,所以并不是一種比喻。浦東美術館并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去比喻它像什么,你可以說它像領地,像一塊完整的石頭被放置在黃浦江邊。在這里并沒有任何的比喻,因為它什么都是,它也是一個至上主義的構成,它也是一個對于杜尚的第四維度的致敬,它也是所有空間體量里的張力的解釋,用光線去輕輕地撫摸這些體量,產生的漸變和退暈地光線,產生體量與體量之間的呼應,這些都是沒有辦法去比喻的。你在這個項目里可以找到很多很多東西,很多能使你產生情感感受的東西。所有我們的建筑物里所有元素放置的最終目的就是這個,讓人留下印象。

浦東美術館將展現空間體量之間的張力(圖片來源:讓· 努維爾事務所)

澎湃新聞:所以說浦東美術館并沒有什么形體上的象征意義。

陳晨:對。我們做建筑沒有任何形體上的象征意義,要擺脫這個。當一個場所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時候,你看什么像什么,因為所有的元素都在那里,因為產生的是人的情感。這個阿布扎比的漁村也不是看總平面的,而是你人進去了以后看到的那些場所和片段。讓一直說,建筑師就跟電影導演一樣,建筑是從場景到場景的演變,從昏暗的到明亮的,從高的到低的,真正偉大的建筑師就是怎么安排好這些場景的演變。建筑就是在人的高度和人的空間感受里給你提供不同的變化和每個變化之間的轉換,所以這才是我們事務所一貫堅持的建筑設計。

古根海姆博物館的螺旋形爬升坡道

澎湃新聞:如今上海不斷有新的美術館建成,浦東美術館將如何“脫穎而出”?

陳晨:浦東美術館的脫穎而出將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它是一個藝術街區。它還有一些讓藝術家感興趣的藝術空間。打個比方,就好像音樂家一生中都要在某一個非常著名的音樂廳里去表演一樣,這是一種朝圣。建筑師的作用是給這些藝術家提供挑戰他們的空間,因為美術館就是一個容器、一個工具,就好比當時賴特做的古根海姆博物館的那個螺旋形爬升坡道,中間巨大的中庭,這些空間都是要挑戰藝術家的,只有在建筑師理解了美術和藝術的整個發展,同時又提供給藝術家一個可以充分發揮他潛能的地方,這些才是一個美術館真正應該做到的。所以在這些元素都到位的情況下,這個美術館就一定是藝術家和觀眾都喜歡的地方。當然技術上的保障也尤為重要,美術館里面的空調設備,包括里面的服務空間我們都是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去做的,我們認為這個美術館是一個展示型的美術館,他幾乎沒有藏品。因為場地的限制,它無法去做一個藏品庫。讓作為一個建筑師,也觀察了現在的美術館、藝術博物館發展的趨勢,也可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藝術作品和文物能夠被得到展示。大量的藝術作品和文物全部都在庫房里,所以現在缺的不是庫藏。所以浦東美術館是世界上新一代的(展示型)美術館范例,它所有的設施都達到一流,去迎接全世界的展品,也服務于本地的各種展覽。所以它的定位一定是非常鮮明的,而且是具有街區效應的。那么它服務的對象除了整個上海市的市民,也給小陸家嘴金融區帶來濃重的文化氣氛。此外,它的受眾應該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這是一個開始,我相信它會延續它的效應,滲入式地進入那些摩天大樓里。

    責任編輯:肖永軍
    校對:丁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娱乐网77scs| 大发888娱乐城官网下载| 百家乐官网博娱乐网赌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游乐园| 大发888蜜月旅行| 稳赢的百家乐投注方法| 澳门百家乐官网| 六合彩报| 新世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真人百家乐官网体验金| 澳门百家乐官网的赢钱不倒翁| 大发888娱乐场下载最高| 百家乐998| 新乐园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真钱百家乐官网哪里最好| 海立方百利宫娱乐城| 免费棋牌游戏| 威尼斯人娱乐百利宫| 菲律宾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澳门百家乐规则| 百家乐网投开户| 电子百家乐官网作假| 百家乐官网最好的投注法| 德州扑克保险赔率| 太阳城线上娱乐城| 亚洲百家乐博彩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真钱百家乐开户试玩| 真人百家乐现金游戏| 百乐坊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体育nba| 永利百家乐现金网| 独赢百家乐全讯网| 百家乐实战技术| 百家乐官网最好投注法是怎样的去哪儿能了解一下啊 | 大发888下载大发888娱乐城| 百家乐庄闲对冲| 百家乐在线小游戏| 百家乐游戏真钱游戏| 678百家乐官网博彩娱乐场开户注册 | 大发888 没人举报吗| 大发888投注鸿博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