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社論】保護好長江“微笑天使”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上升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之一,并提出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等一系列旨在推進綠色發展的部署安排。
10月25日,2022年長江江豚科考傳來喜訊:初步觀測顯示,長江江豚自然種群較之2017年的1012頭有所恢復,部分江段江豚數量明顯增長,一些過去的分布空白江段也發現了江豚身影。母子豚數量顯著增加,預示未來種群可能有較大恢復。同日,全國唯一一個部省共建長江江豚保護基地在江西永修奠基開工。
有著“微笑天使”美譽的長江江豚,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觀察長江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旗艦物種。我國對長江江豚的保護長達40多年,但很長一段時間并未扭轉其數量下降趨勢,最危急時刻僅存千余頭,形勢嚴峻。2007年白鱀豚“功能性滅絕”后,長江江豚成為長江唯一的鯨豚類動物,保護的緊迫性前所未有。
我國曾三次啟動全流域長江江豚科考,為洞察這一種群生存現狀提供了科學參考,為出臺保護措施提供了決策依據。今年第4次科考傳來長江江豚在數量、分布范圍、未來種群恢復趨勢等多個方面的喜訊,證明我國對于長江江豚乃至整個長江生態系統的保護走對了路子,已經獲得了良性反饋。
成績的取得,與我國實行的系列保護直接相關。僅去年,長江江豚保護就迎來三大利好:1月1日,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實行“十年禁漁”;2月5日,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公布,長江江豚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級為一級;3月1日,《長江保護法》正式實施,提出對長江流域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植物實行重點保護,長江江豚位列其中。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長江經濟帶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把生態環境保護擺上優先地位,這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了規矩、劃定了紅線,更奠定了更宏闊的總基調:必須站在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高度,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當作壓倒性工作來抓,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后世。
此后,從國家到地方沿江各省份,按下了長江生態保護的“快進鍵”:從“十年禁漁”全面開啟,到推動化工企業搬遷、非法碼頭整治、航道治理、濕地修復等;從新建省市級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到以政府為主導、以技術手段加強監督、吸納上岸漁民參與巡護……長江流域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保護長江江豚,不只是要留住這一珍稀物種,更是要以此為支點,推動整個長江的生態系統保護。
站在黨的二十大開啟的新起點、新征程上,守護長江江豚是我國以綠色發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生動注腳,當以更大決心、更強魄力持續推進。保護長江江豚,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保護長江,就是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人不負萬物生靈,萬物生靈必回以更多“微笑”。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