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國制造十年進化論|無錫:太湖明珠如何讓“芯火”燎原

澎湃新聞記者 王蕙蓉
2022-11-13 07:33
来源:澎湃新聞
字号

1960年8月,在無錫北塘區棉花巷誕生了一家江南無線電器材廠。

位于棉花巷的國營江南無線電器材廠老廠區 來源:受訪者提供

當時,整個國內半導體工業相較薄弱。作為地方區辦小廠,江南無線電器材廠新生兩年,就受制于設備、材料供應、銷售受阻等因素,面臨關門窘境。

1962年7月,江蘇省委領導前來工廠視察,曾說:“生產高、精、尖產品和代表發展方向的企業,不能一概撤掉,如果撤掉了今后再建就更困難了。”這一番話,給了大家將工廠辦下去的決心。

彼時看似瀕臨倒閉的“小工廠”,正是日后無錫集成電路領軍企業華晶和華潤微的前身,也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史上最早的一抹身影。

無錫風光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放眼無錫,這座“太湖明珠”地處長三角幾何中心,同時北倚長江,南濱太湖,坐擁惠山,交通便利。在自然與人文歷史“軟實力”背后,無錫也是硬核的制造業重鎮。它不僅是近代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之一,也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重要發源地。

“說它(無錫)是我國集成電路黃埔軍校也不過分,具有很長歷史,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要基地。”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清華大學集成電路學院教授魏少軍向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說道。

過去10年來,無錫集成電路產業營收從2012年的516.2億元增至2021年的1783.05億元。如今,這座城市已成為全國少有、產業鏈布局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地,穩居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第一方陣。這些成就離不開無錫產業的多年沉淀,以及產業人“芯火”相傳的精神。

從“棉花巷小廠”到產業集聚地

盡管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幾經變遷、更名,但給當地產業人留下最深刻印象、最響當當的名字還是“華晶”。

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初的江南無線電器材廠,1963年被國家第四機械工業部收歸國有,更名為國營江南無線電器材廠(即國營第742廠)。

“742廠是國內半導體南方基地,當時承接了很多國家工程,像‘六五’‘七五’期間的工程。”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華潤微,688396.SH)董事、財務總監兼董秘吳國屹向澎湃新聞講述道。

1968年底,國營江南無線電器材廠搬遷至大王基,圖為廠區鳥瞰。 來源:受訪者提供

742廠發展過程中最值得一提的工程,當屬我國首條成套集成電路引進線。

“我國1978年引進這條線,是為了配套發展我國彩色電視機市場。項目最終落戶在江蘇無錫,并且引進線的建設、運行后來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分會、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辦公室副主任翁明明說道。

翁明明表示,正因為“引進線”取得了較好的效益,項目在無錫周邊、以及江蘇省和全國范圍內形成了一定的產業生態。“1989年,國家決定成立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協調產業之間的分工、價格,以及同質化競爭等內容。這是比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成立還早的全國性專業化協會。”

同年,在742廠幾經合并、重組后,中國華晶電子集團公司(下稱華晶)成立。

“上世紀90年代,華晶承接了908工程。工程的實施,為國家培養和鍛煉了大批集成電路的專業人才,探索了我國微電子工業發展的道路,也為無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奠定了很好的產業基礎。”吳國屹談道,“無錫半導體產業能有今天,跟當時的華晶是分不開的。

據江蘇省行業半導體協會統計,目前仍有百余位“華晶”人奮斗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重要崗位,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宏力、長電科技等。

無錫芯朋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芯朋微,688508.SH)董事長張立新自1988年畢業后進入華晶,參與了908工程。該工程是我國第一次發起對集成電路產業大規模、先進水平的集中沖擊,核心是建成一條月產1.2萬片、6英寸、0.8~1.0微米的芯片生產線。工程自1990年提出設想至驗收,歷經8年。曾有人評價,該工程“投產即落后”。

“908工程前是計劃經濟,產業由國家項目主導,華晶當時發展較好,是無錫集成電路產業的一面旗幟。”張立新說,工程恰逢向市場經濟轉換的年代。因為工廠設備等大量固定資產折舊較大,加上投資不足、銀行貸款利息,所以很容易財務虧損。“項目從規劃到建設周期較長,當時全球集成電路發展速度非常快,包括加工價格、圓片價格都有很大變化,所以與市場脫節較大。工程建成后,公司經營相對困難。”

多位產業人強調,908工程單從經濟投資上看并不成功,但從整體社會效益來看,是成功的。“因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培養了大批人才,像后來在上海實施909工程,很多是原來華晶的人才。我們覺得華晶就像黃埔軍校,將人才輸送到行業各個地方。908項目資產,后來也成為華潤微起始的一塊核心資產。”2002年,華晶融入華潤集團,華潤微正式成立。

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總部 來源:華潤微電子

此后,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幾經沉淀,經歷過發展放緩,但始終位居第一梯隊。

依太湖而“立”的設計中心

華晶給無錫集成電路產業近10年發展留下的“無形財富”,主要體現在人才積累和產業集聚效應。

“濱湖區是原來908工程的所在地。”吳國屹表示,華潤微目前的“老廠”正位于此地。

“濱湖區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發展半導體集成電路的地區之一,”翁明明說道,“當年華晶的發展就是在這個區域。”他提及,目前從華晶出來的很多人依舊從事集成電路行業,“其中也有許多從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濱湖區有較強的集成電路設計水平這一特點與此也有一定關系。”

濱湖區的設計特色還源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該區位于無錫市西南部,依太湖而立,緊靠蠡湖。出于風景區的環保政策要求,近年濱湖區更聚焦設計環節,不僅建立了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還集聚起一批較為成熟的設計企業,包括江蘇卓勝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卓勝微,300782.SZ)、中科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等。

“中心從2013年底投入使用,建造之初是以集成電路設計為核心的科技型園區定位。”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主任陳浩說道,“園區至今有超150家企業,大部分是集成電路設計類企業。園區定位因地理環境制約,而設計企業輕資產,主要投入為人力和研發成本,寫字樓就能滿足企業要求。”

規模方面,陳浩表示,整個園區企業產值去年達到65億元,今年估計80億元左右。“近幾年,尤其是2018年后,園區從企業數量到產值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20%,企業種類在不斷完善。”

位于濱湖區的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王蕙蓉 攝

魏少軍認為,生態環境是無錫吸引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濱湖區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從自然環境來說,這是非常好的辦公地點。從這棟樓的22層看出去,對面就是無錫著名的蠡湖風景區。”中科芯副總經理明雪飛說道。目前,中科芯主要從事CPU等高性能處理計算芯片設計。“這些年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非常重視,無論在地方、國家層面都有很多政策,包括無錫的太湖人才計劃、江蘇省的‘333人才’培養計劃。濱湖區的辦公條件也吸引了很多人才。”

落戶在無錫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中科芯。王蕙蓉 攝

明雪飛表示,無錫這座城市既有集成電路的設計,還有掩模(MASK)、制造,以及后續的封裝和測試。“無錫整個產業鏈條非常完整,可以說其他城市沒有這么全的產業鏈條,因此這邊的人才綜合素質會比較全面。集成電路又是一個分工很具體、互相之間聯系很密切的行業,所以這是無錫在人才方面的一個優勢。”

“同時,因為產業鏈條的完整性,地方政府包括科技局、工信局等相關領導在制定集成電路政策的時候,會比較務實,比較符合企業的需要。不管是做設計的企業,還是做封裝或測試的,都能在無錫這座城市找到適合的引導政策。”除了完整的產業鏈和政策扶持優勢,明雪飛還認為,近年濱湖區乃至無錫產業整體發展還得益于區位優勢。“長三角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最發達的區域,無錫位于相對比較居中的位置,交通便利,去長三角任一城市都比較方便。”他表示,這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尤其重要。

作為產業鏈中最終的甲方,設計企業需要尋找制造、掩模、封裝等公司,“很難想象我們穿越大半個中國去談業務,但無錫很便利,我們可能花一個小時就可以到加工廠,可以去談合同。產品出了什么問題,工程師可能當天就可以往返、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區位優勢是一個很好的便利條件。”明雪飛說道。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制造與設計重區

在設計方面,與濱湖區齊名的還有無錫高新區。

“高新區制造板塊比較集中,設計板塊也不錯,有芯朋微、力芯微(688601.SH)等上市公司。”芯謀市場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景昕說道。

高新區位于無錫市東南部,西接濱湖區,制造業工廠林立,其中包括SK海力士、華虹、華潤微等龍頭制造企業的大型工廠。作為產業重點集聚區,該地區集中了無錫近80%集成電路企業和70%產出。

記者探訪園區時發現,華潤微位于濱湖區的廠區稍顯老舊、多為辦公樓,位于高新區的廠區則坐擁不少大型制造設備。“濱湖區的是老廠,高新區則是新廠,公司后來的8英寸生產線、華潤安盛的封裝生產線也都在高新區。”吳國屹說,“從產品設計到掩模板的制造,從晶圓代工到封裝測試,在整個華晶到華潤微的發展過程中,實際上都有布局。正是這些布局造就了目前華潤微的整體業務結構,主要分為產品板塊和制造板塊兩大板塊。”

他表示,公司近10年發展,也離不開公司的重點項目推進。2008年投產的8英寸生產線項目、2017年收購重慶中航微電子、2020年登陸科創板均推動了華潤微穩步前進。“未來,公司還會聚焦功率半導體跟智能傳感器,繼續以IDM(垂直整合制造)全產業鏈模式為核心,打造一個國內IDM龍頭。”

除了龍頭企業引領,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相關基地接連涌現,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

“較早的有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無錫)產業化基地、國家微電子高新技術產業基地。2018年還評下來了國家‘芯火’雙創基地。”無錫市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立明介紹道,“其他還有園區企業‘華進半導體’組建的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以及2020年獲批商務部國家集成電路外貿轉型升級基地。”2012年,在國家重大專項辦公室和無錫市政府支持下成立了華進半導體封裝先導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簡稱華進半導體),是由中科院微電子所聯合長電科技、通富微電、華天科技、深南電路等行業龍頭企業共同組建的一家企業化運作的研發中心。

陳立明表示,前述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同樣擔負著推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重任。

國家“芯火”雙創基地。王蕙蓉 攝

高新區的發展可以說是無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縮影。

“過去10年,我認為無錫最有特點的一個地方是它的產業聚集效應非常強。”吳國屹說道,“你可以看到無錫這個地方雖然不大,但是聚集了上下游企業,形成了成熟的產業生態。一方面得益于我們以前華晶的產業基礎,包括對于人才的培養,另外一方面華潤微憑借技術優勢服務了很多設計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長。當然,近年無錫(高新區)又引進了華虹或是海力士以制造為主的一些企業,對于產品、公司的支撐力度會更強。”

無錫集電產業另一面“旗幟”:一流的封測業

從上游的芯片設計到中游的晶圓制造,無錫下游的封測業也不容小覷,可謂是其集成電路產業中的另一面“旗幟”。

在無錫縣級市江陰,以江蘇長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長電科技,600584.SH)為龍頭企業帶領的封測業躋身全國一流。

“目前,我們正在規劃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園。”江陰高新區工業科科長許海晨表示,高新區內現有全球第三大封測企業長電科技及盛合晶微半導體(江陰)有限公司、江陰新杰科技有限公司等集成電路企業。不少集成電路企業與長電科技淵源頗深,其中不乏為長電科技做配套的企業,也有從長電科技走出來、自主創立的企業。例如專注封測設計的天芯電子,正由多位長電科技老員工創立。

位于江陰的封測龍頭企業長電科技。王蕙蓉 攝

長電科技原CEO王新潮與公司相伴30余年,是帶領長電科技走向世界的標志性人物。1999年,34歲的王新潮臨危受命進入長電科技前身江陰晶體管廠,引領公司一步步走向全球封測領先企業。2003年,長電科技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我國首家半導體封裝上市公司。

“我進入長電科技工作的時候,公司剛上市沒多久,還是以傳統、中低端的封裝多一點,”天芯電子工程主管王春華說道,“當時最新的封裝技術來自長電先進,這是長電科技上市后與新加坡一家公司合資成立的新公司。其中,由新加坡公司提供技術專利。”王春華在集成電路產業從業17年,在長電科技工作經歷約8年。他表示,當時王新潮帶領公司一直想往更高階的封測技術發展。

目標越高,野心越大。2015年,長電科技引入中芯國際(0981.HK,688981.SH)、大基金等資本力量,以7.8億美元完成了對全球第四大芯片封測廠商星科金朋的“蛇吞象”收購。這場收購極大拉升了長電科技的技術水平,推動其走向世界。兩年后,長電科技位列全球封裝測試企業第三名,并保持至今。隨著新資本注入后,新潮集團逐步退出長電科技,轉向投資領域。

2020年,江陰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江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管委會、江蘇新潮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投資建設江陰集成電路設計創新中心。據中心科研管理張巖介紹,目前有十余家集成電路企業入駐,一半以上企業專注芯片設計。

江陰集成電路設計創新中心。王蕙蓉 攝

“江陰集成電路還是以封測為主,現在逐步向兩頭延伸:一頭是集成電路設計,另一頭是智能裝備。”許海晨說道。

對于近10年發展,一位江陰政府人士評價道,“江陰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迎來了一個比較好的時期。國家與地方重視,資本也愿意往這個方向投,是遇到了一個黃金時期。”

前述人士表示,“無錫在集成電路的發展目標比較明確,行動也比較堅定。從規劃綱要到相關產業政策的出臺,以及每年舉辦的一些集成電路招商活動,無錫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加上主要領導也非常重視,舉全市之力,親自招商引商,使得無錫集成電路產業形成了一個較好的發展氛圍。”

從多年沉淀到“遍地開花”的產業高地 

不少產業人向澎湃新聞記者提及,近年無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逐漸完備,呈現“遍地開花”的景象。從西南部濱湖區到東南部高新區,再到北側江陰、南側宜興等地,均在產業鏈中形成特色。

“差異化”是魏少軍教授在展望無錫集成電路產業未來發展所提出的關鍵詞。“全國很多地方都在發展半導體、發展集成電路。問題在于,我們無錫能不能抓住現在已有的優勢和機會,做到更差異化,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魏少軍評價,無錫是全國少有的、具有完整集成電路產業鏈的城市,涵蓋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配套材料和支撐服務等領域。

過往10年間,無錫以重大項目為牽引,“產業強市”戰略為引領,率先實施鏈長制,將集成電路重點產業鏈與市領導掛鉤,并不斷發揚地域優勢。

回顧無錫整個集成電路產業10年發展,“產業集聚”“扎實”“穩步前進”“百花齊放”是前述不少產業人給出的凝練回答。“其實做集成電路,還是需要人沉下心來去長時間鉆研一些事情的。”并非在無錫土生土長的產業人明雪飛在采訪中,也多次提及無錫產業人務實的一面。

集成電路產業也可以說是無錫制造業發展中濃墨重彩的“縮影”。“芯火”正如蠡湖之光,在這座“太湖明珠”生生不息,熠熠生輝。

位于太湖大道西段的蠡湖之光日落景觀。王蕙蓉 攝

2012年至2021年,無錫規上工業總產值從當初的14499.7億元,到實現首破2萬億大關,達到21376.4億元。

2021年,無錫人均GDP保持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1.6%,千億級產業集群增至10個。在2022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榜單中,無錫就有25家企業入圍,占到江蘇省入圍數(58 家)的 43.1%,位列全省第一。

今年,無錫提出構建“465”現代產業體系,做大做強物聯網、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4大地標產業,發展壯大高端裝備、高端紡織服裝、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6大優勢產業,加快培育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導體、氫能和儲能、深海裝備5個未來產業。

無錫作為制造業重鎮名副其實,其中離不開政策的大力引導、產業人的深耕精神,以及這座城市欣欣向榮的制造業氛圍。一位年紀約在40歲左右的出租車師傅向記者談及,他兒時就在家附近紡織廠門口玩耍、長大。談及無錫的制造業分布,他熟稔于心、侃侃而談,臉上帶有自信。

    责任编辑:孫扶
    图片编辑:蔣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
            云鼎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大连市| 真人百家乐网站接口| 网上百家乐官网网站导航| 最好的棋牌游戏| 百家乐官网详情| 百家乐官网固定打法| 大发888娱乐真钱游戏| 闲和庄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乐宝百家乐游戏| 百家乐官网的路单怎样看| 王子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玩法规| 百家乐官网稳一点的押法| 娱乐城注册送38| 澳门博彩娱乐有限公司| 百家乐破解秘籍| 博联百家乐游戏| 南宁百家乐官网赌| 白金娱乐城| 大发888 ipad版| 百家乐娱乐平台代理佣金| 怎样玩百家乐看路| 风水八运24山向吉凶飞星图| 一直对百家乐官网很感兴趣.zibo太阳城娱乐城| 德州扑克比赛| 大发888客户端官方下载| 大发888娱乐城首页| 百家乐双筹码怎么出千| 免邮百家乐官网布桌| 百家乐官网百家乐官网技巧| 免费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七胜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 巨星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网上百家乐| 尊龙娱乐开户| 百家乐怎么押钱| 风水24山图片| 百家乐赌机凤凰软件| 百家乐黄金城游戏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