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習近平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時提“逆城鎮化”深意何在?
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評論”3月7日評論,3月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廣東代表團參加審議。
新華社通稿之外,總書記與廣東人大代表的精彩互動在新媒體上傳開,同樣引發大家的關注。其中,總書記提到“逆城鎮化”,令人感到別具深意。他強調:“一方面要繼續推動城鎮化建設。另一方面,鄉村振興也需要有生力軍。要讓精英人才到鄉村的舞臺上大施拳腳,讓農民企業家在農村壯大發展。城鎮化、逆城鎮化兩個方面都要致力推動。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這一要求,有力糾正了一種錯誤發展觀:只要城鎮化搞好了,大量農民進城了,“三農”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習近平對農村的發展始終關注,對農村的感情始終很深。下鄉插隊之外,1978年8月,習仲勛在廣東農村調研,當時還在清華大學學習的習近平,就曾利用暑假時間到廣東參加社會實踐,隨同父親一起下鄉。從政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民的苦與樂、農業的興與衰、農村的治與亂,始終念茲在茲,其“三農”思想也在主政正定、福建、浙江時不停探索、不斷實踐、逐漸形成。
放眼全國,目前盡管城鎮化率已經接近60%,但城市不可能漫無邊際蔓延,城市人口也不可能毫無限制增長。現在我們很多城市很華麗、很繁榮,但很多農村地區跟歐美、日本等相比差距還很大。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億萬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決定這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會一邊是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一邊卻是越來越蕭條的鄉村。城鎮化必然是城鄉協調發展的過程,鄉村振興應該與城鎮化并駕齊驅、共同推進。
這一點,總書記在這次與外來務工人員的對話中再次得到體現。他說:我們現在推動城鎮化建設,千方百計讓進城務工人員能夠在城市穩定地工作生活,孩子能進城的隨著進城,解決留守問題。同時,也要讓留在農村的老年人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找到歸宿。
這樣的思路已在實踐中展開。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隨后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隨著城鄉融合發展迎來“春花爛漫的時刻”,正如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兩會上答記者問時所說,“農村將來會成為稀缺資源,會成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原題為《通稿之外,習近平提“逆城鎮化”深意何在?》)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