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降壓消腫要多吃鉀,腎病要限鉀,食物鉀含量的真相令你意外
原創 范志紅 范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
最近問有關食物鉀含量問題的網友很多。因為身體狀態,他們需要多吃鉀,或少吃鉀:
——高血壓患者需要增加鉀的膳食供應,限制鈉的量,這是常識了。
——很大一部分需要減肥的人,特別是那種吃一頓大餐就重三斤的人,也需要適當增加鉀,限制鈉。高鈉飲食促進水分潴留,會快速增加體重;而鉀則幫助排除體內的多余水分。
——糖尿病患者因為多尿,體內鉀排出較多,也需要適當增加鉀的供應。
——心衰患者常常使用利尿劑治療,造成鉀的丟失,所以也需要適當增加鉀的供應。
——骨質疏松患者除了補鈣之外,也要注意多吃點鉀,少吃點鈉,否則尿鈣流失可能會增加。
——消化不佳、經常腹瀉的人會排出過多的鉀,需要從膳食中補足。
——出汗太多的更年期女性,也需要適當增加鉀供應。
——腎病患者需要限鈉,而其中一部分人同時也需要限鉀。
總之,到底怎么才能多吃鉀,或少吃鉀,這事還真是令人操心啊......
多數人認為,只有蔬菜水果富含鉀,比如香蕉、番茄、桃子、西瓜等。
其實遠遠沒有這么簡單。這里給大家梳理一下各類食物中的含鉀狀況。
1 谷物(糧食)
谷物種子中含有不少鉀,鉀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是必需的。
不過,糧食的精制加工會大幅度降低鉀含量。因為谷物外層部分的鉀含量大大高于內部,特別是谷胚富含鉀。
比如說,特等精米和各種顏色的糙米相比,鉀含量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面粉也一樣,種子外層的胚芽和糊粉層部分含有更多的鉀,精磨成白面粉之后,鉀含量大大下降。100 克麥胚粉中的鉀含量超過 1200 毫克,而白面粉的鉀含量只有麥胚的十分之一。
所以就能理解,各種全谷雜糧,比如燕麥、青稞、藜麥、蕎麥等,鉀含量都比精白米、精白面更高。每天吃 50~150 克全谷雜糧,大約能得到 150~400 毫克的鉀。
減肥人士、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多吃全谷物。以前也許只是因為全谷物的血糖反應低、膳食纖維含量高,現在可以增加一個理由:多吃鉀。

即便把全谷物煮爛、打糊,血糖指數升高了,它的鉀元素等礦物質也還在,所以仍然比白米粥營養好。
當然,如果想嚴格限鉀,可能最好還是選擇吃精白米面了。
如果吃那種粉絲、涼粉、澄粉之類的純淀粉產品,鉀含量就更低,比白米白面還要低。在淀粉的加工過程中,把蛋白質、維生素和絕大部分礦物質都去掉了,營養價值也太低了,并不建議大部分人經常吃。但很無奈,一些腎病患者就需要吃分離提取出來的淀粉(有相關的醫學用食品),以便降低非優質蛋白質的量,也降低鉀的量。
2 豆類
如果按絕對含量來說,豆類(成熟的干豆子)是各類食物中鉀含量最高的一個族群。
比如紅小豆、綠豆、蕓豆等常見豆類,每百克豆子中的鉀含量都能達到 800 毫克以上,大概能達到糙米的 3~4 倍。干白扁豆、干蠶豆和干豌豆等各種淀粉豆的鉀含量同樣很高,甚至能達到 1000 毫克以上。
黃大豆和黑大豆都是著名高鉀選手,每百克中的鉀含量普遍超過 1000 毫克,甚至高達 1500 毫克。把它們尊稱為「大豆」,就是因為它們的「干貨」真的特別豐富——鉀特多、鎂特多、蛋白質特高、油還多,在豆類種子中首屈一指。
50 克的干豆子,就能提供健康成年人一日所需鉀元素的 20%~35%。

需要增加鉀供應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在煮粥、煮飯、燉菜時加入各種豆類。也可以在制作點心、面食時加一些豌豆泥、鷹嘴豆泥、紅豆粒等,既幫助降低血糖反應,增加膳食纖維,又能補鉀。夏天出汗多,除了補鈉還需要補鉀。而夏天喝豆湯,喝豆漿,都是補鉀的好方法。
當然,需要限鉀的人,就不能喝豆湯和豆漿了。豆類中的蛋白質也不屬于必需氨基酸合理的蛋白質,腎病患者如果想吃的話,需要嚴格限量。一方面,宜和谷類食物搭配食用,通過氨基酸互補來改善氨基酸平衡。另一方面,在烹調時還要注意,多煮幾次,把豆湯濾去,以降低其中的鉀含量,也減少其中的植酸、單寧等抗營養因素。
如果害怕大豆中的鉀呢,可以考慮吃豆腐干。在制作過程中,因為要擠水,所以把大部分鉀去掉了。
按同樣多的蛋白質攝入量來比較,各種豆腐干中的鉀,比黃豆中低多了,大概也就剩了 5%~15%。和大豆原料相比,豆腐干中各種抗營養因素的含量也會降低很多。
3 薯類
薯類也是鉀元素的密集來源。無論馬鈴薯(土豆)、甘薯、山藥、芋頭,都富含鉀。如果按同樣熱量來比,薯類的鉀含量完全不遜色于豆類,甚至可能更高。
土豆的鉀含量和香蕉是一個水平,有些品種可高達 300 毫克/100 克。100 千卡熱量的土豆就能提供 300~400 毫克的鉀,遠遠超過了各種糙米、小米、玉米、燕麥、青稞等各種谷物。
所以,如果需要限鉀,就不要用薯類來替代部分主食了。假如特別想吃的話,可以把土豆切成絲,泡水,換幾次水,把鉀盡量溶出去,做成炒土豆絲,能去掉一多半的鉀。
4 奶類
可能很多人會感到意外,動物性食品的鉀含量也是不低的。如果按營養素密度來算,奶類是所有動物性食物中鉀含量最高的。按我國食物成分表數據,每百克牛奶的鉀含量平均為180,完全不輸給大部分蔬菜。當然,羊奶、水牛奶、牦牛奶等其他奶類也是富含鉀的。
所以,喝牛奶不僅能補鈣,也是補鉀的一種方式。畢竟牛奶一次喝的量,要比干豆子一次吃的量大。按 180 毫克/100 克來算,半斤奶能提供 450 毫克的鉀,相當于成年人每日參考值(2000)的 22.5%,這個量不可忽視。
制作酸奶不會使鉀受到損失。但因為大量鉀溶解在乳清中,所以,把乳清濾掉后制成的希臘酸奶,按同樣熱量來算,鉀含量會大大低于普通的酸奶。同樣,除去乳清后發酵制成的原制奶酪,按同樣熱量來計算,鉀含量也會大大低于牛奶。
所以需要控制鉀的人,可以嘗試奶酪,它既沒有乳糖不耐受問題,蛋白質更容易消化,同時也可以降低鉀營養素密度。
5 蛋類
雞蛋每百克的鉀含量并不算低,平均是 150 毫克。某些蛋含量更高,比如烏雞蛋。在一個雞蛋當中,蛋白里的鉀更高,蛋黃中略低一些。
然而,由于大部分人每天只吃一個雞蛋,雞蛋所提供的鉀只有幾十毫克,在一日生活當中比例并不大,補鉀的潛力也很小。
6 肉類和水產品
瘦肉也是鉀的良好來源。這是因為,鉀是細胞內液的主要成分,所有動物細胞里都含有鉀。比如減肥者愛用的雞胸肉,鉀含量高達 333 毫克/100 克。豬牛羊的瘦肉鉀含量也在 200~300 毫克/100 克的水平上。
由于鉀離子易溶于水,把肉類切薄片涮一下再吃,其中的鉀離子就會溶出到涮肉湯里。這個方法同時也可以減少嘌呤的含量。不過,肉里的 B 族維生素也會跑掉不少。
膳食指南只建議每天吃幾十克的肉類,其中只含有一百多毫克的鉀,所以靠肉來補充或減少鉀的攝入量是效果不大的。有些減肥人士拿肉當飯吃,一天吃一兩斤肉,鉀攝入量會過量,但相比而言,此時蛋白質過量的問題可能更值得關注。
水產品當中的鉀含量或和瘦肉相當,或比肉少一些。因為對大部分人來說,日常水產品的平均攝入量比瘦肉還要少,所以不用擔心它對鉀元素供應產生很大影響。
7 蔬菜和水果
蔬菜水果的鉀含量多在 100~350 毫克/100 克之間。
嫩豆類是豆類的童年時期,也具有高鉀的特色。毛豆、嫩蠶豆、嫩豌豆等各種嫩豆,以及豆瓣比例較大的黃豆芽,都是含鉀大戶。此外,一般來說,那些顏色濃綠、生長旺盛的葉菜,比如菠菜、芥藍、羽衣甘藍、莧菜、空心菜、萵筍葉等,鉀含量都比較高;竹筍、黃花菜、鮮百合、荸薺、慈姑、蓮藕之類等也很高。這些蔬菜的含鉀量能達到 300 毫克/100 克上下。
綠葉菜、竹筍之類,雖然鉀含量高,但飽腹感也比較強,一次吃的量有限。那些瓜類蔬菜,比如冬瓜,雖然看似鉀含量不太高,只有 100 毫克/100 克上下,但煮軟之后一個人能輕松吃掉一斤,提供的鉀總量也可能很大。
在水果中,黑棗、鮮棗、杏、香蕉、桂圓、椰子、榴蓮等含鉀比較高。不過,由于蔬果種類品種之間的礦物質含量差異非常大,而蔬菜水果品種更新速度也非常快,所以很難按食物成分表上的數據來準確推斷,哪個蔬菜水果鉀含量最高。比如說,蘋果里有鉀含量近 200 毫克/100 克的,也有僅 50 的。
蔬菜和水果的差異在于:蔬菜烹調需要放鹽,既補鉀也補鈉;水果則不需要烹調,它只補鉀不補鈉。
所以,對于出汗后補鉀來說,多吃菜就可以;對于控血壓來說,多吃水果對改善鉀鈉比值效果更明顯。
從數據來看,按重量比較的話,蔬果中的鉀含量其實并不比肉、蛋、奶、糧食更高,甚至還大大低于豆類的含量。但是,它們的攝入總量比較大。
一天要吃 300~500 克蔬菜,和 200~350 克水果的話,總量就是 500~850 克。加起來,吃進人體中的鉀元素總量就比較大了。所以,可以這么說,蔬菜水果對膳食鉀的貢獻是最大的,可調整幅度也是最大的。這也是為什么人們提到補鉀就想到它們的原因。

與其為具體數據而糾結,不如直接控制攝入的總量。膳食指南推薦每天吃 300~500 克蔬菜,200~350 克水果。那么,腎病患者可以取個低限甚至更往下減。
真想限制鉀的攝入量,還有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就是把蔬菜水果先煮一下再吃。前面說到,鉀是一種極易溶于水的元素。在開水鍋里加熱時,植物細胞膜被破壞,其中的鉀離子就會溶出到燙菜水或菜湯里。這個水其他家人可以喝,需要控鉀的人吃撈出來的菜,就能大大減少鉀的攝入量,減少 50% 是不難的。
不過,這個方法也會損失多種可溶性維生素。沒辦法,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案。但維生素不足,還可以通過適當補充維生素產品的方式來解決(也要注意數量,因為過多的維生素用不完需要從尿里排出,也會增加腎臟負擔哦)。
總結一下,需要補鉀的話,可以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1 用全谷物和雜豆類替代部分精白米面做主食。
2 用土豆甘薯芋頭等薯類替代部分精白米面做主食。
3 每天喝牛奶或喝豆漿。
4 增加吃蔬菜水果的量。
5 烹調時減少焯水環節。
需要限鉀的話,則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1 以精白米面為主食,必要時使用純淀粉。
2 避免從主食和菜肴中吃進來土豆甘薯芋頭等高鉀食材。
3 把牛奶替換成原制奶酪,豆漿換成燕麥奶。
4 減少吃蔬菜水果的總量。
5 蔬菜先焯燙一下再吃。
但無論如何,都要設法保持膳食的營養平衡。如果因為限鉀少吃了蔬菜水果,就需要從其他方式維持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基本供應量。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