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戊戌年話|北大臺生羅敏純:希望成為對兩岸交流有幫助的人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到新春共語年話時。
在邁入新時代的中國,回望過去的丁酉雞年,展望戊戌狗年,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有何心語心愿?
時值新春,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聚焦近年新聞事件或日常場景中的家庭和個人,聽聽他們的“年話”。
【人物名片】
姓名:羅敏純
家鄉:臺灣臺北
職業:北大研究生在讀
“空蕩的北大啊,擁堵的春運里,也曾憧憬回家,也想家人擁抱,不知會面對什么樣的結局。”
“在冬天的北京,獨自念著你,想家的心不能自已。我多想搭上那趟,飛臺北的班機,回家與你相聚。”
2018年2月,一首名為《一票難求》的歌曲在兩岸臺胞中廣為流傳。它改編自經典港臺歌曲《漂洋過海來看你》,表達了一個臺北女生思念家鄉卻擔心買不到機票、不能及時回家團聚的惆悵心情。
改編并演唱這首歌的人,是目前就讀于北京大學(以下簡稱北大)的臺北女生羅敏純。
她告訴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改編歌曲的初衷,是想表達一份鄉愁,特別是得知臺灣當局拒絕核準176班兩岸春節加班機,很多臺胞頗為無奈,思鄉之情也愈發濃烈。
“包機取消后,北京飛臺北的機票價格同期上漲將近一倍。”羅敏純說,考慮到機票價格以及家里臨時有事,今年春節,她和家人是在浙江衢州外婆家先度過的,預計年后再回臺北。
她同時也強調,改編歌曲不是為了制造話題,更不是為了指責某一方,而是由衷期盼兩岸都有更好的發展,也希望自己成為對兩岸交流有幫助的人。

更喜歡大陸還是臺灣?
你更喜歡大陸,還是更喜歡臺灣?
這是24歲的羅敏純從小到大經常要面對的問題——它就像大人經常問小孩“爸爸、媽媽你更愛哪一個”,答案永遠是“兩個都愛”。
1994年,羅敏純出生在浙江衢州。因為媽媽是浙江人,爸爸是最早一批來大陸發展的臺商,剛剛出生后不久,她被父母帶去臺灣生活。
童年的大多數時光,羅敏純在臺北度過。兒時記憶中,那是一座繁華大都市,有溫暖潮濕的氣候、美味的小吃以及絢麗奪目的101大廈燈光秀。
臺北的阿嬤和阿公(即祖母和祖父)都很疼她。他們把孫女叫做“阿純”,給她買海報一樣大小、印有Hello Kitty的貼紙,那是羅敏純小時候最開心的事。
這種狀態持續至羅敏純10歲左右。當時,她的父親出于生意需要,將事業重心轉移到大陸,羅敏純也回到出生地浙江衢州,跟在父母身邊繼續學業。
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羅敏純每年都要往返大陸和臺灣3次~4次。特別是寒暑假和春節,回去探望老人已是“保留節目”。
同樣是過年,臺灣和大陸有什么區別?
羅敏純的感覺是區別不大:一樣重視闔家團圓,一樣講究除夕年夜飯。只不過,臺灣的年夜飯,海鮮品種更多,烤肉也很常見。除夕電視節目通常是每家電視臺各自籌備,規模和明星數量遠不及央視春晚。
“在臺北,大年初一也要串門走親戚,但整體氛圍不如大陸熱鬧。”由于經常奔波于大陸和臺北,羅敏純覺得自己就像一根連接兩岸的紐帶。
每次回到臺北,總有臺灣朋友會向她打聽大陸的最新情況。他們對大陸的經濟、文化以及就業前景充滿興趣,也不乏有人動了去大陸讀書或就業的念頭。
同樣,當羅敏純回到大陸,身邊也有同學、好友向她請教有關臺灣的問題,特別是涉及當地風土人情和吃喝玩樂的信息,羅敏純也樂于分享。
作為兩岸交流的“使者”,羅敏純也在深切體會臺灣和大陸近年來的發展變化。
她說起十多年前剛回到衢州,穿的、用的,都是從臺北買,那時旁人很羨慕她從臺灣來。但隨著時間推移,兩岸差距逐步縮小,甚至出現反超之勢,臺胞已不再是一個“自帶光環”的身份。
但即便如此,在羅敏純看來,臺北依然是一座國際化和文明程度很高的城市。大陸則腹地廣闊、底蘊深厚,整體發展水平正在快速提升,無論潛力還是未來前景都非常值得期待。
也是基于對大陸的看好,羅敏純選擇在北大繼續深造。她告訴澎湃新聞,過去一年,自己作出最重要的決定就是考博。
“北大是一所非常好的學校,師資、環境都是一流的。”據羅敏純透露,她本科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2016年考研至北大新媒體研究院。兩年的研究生生涯,對她來說時間太短了,決定讀博,也是希望把更多時間用于學習和思考,對人生有進一步的規劃。

改編歌曲表達鄉愁
也是在考博期間,羅敏純的回臺計劃發生小小插曲。
據海外網報道,1月18日,臺灣民航部門表示,暫不予核準東方航空、廈門航空共計176班兩岸春節加班機申請,預計最多5萬名旅客將受影響。
從新聞中得知此事的羅敏純非常驚訝。
她告訴澎湃新聞,因為忙著準備考試,一直沒有敲定回臺北的具體日期。按照以往經驗,每年臨近春節,北京直飛臺北的往返機票價格大約4500元。如果是單程,3000多元已經算比較貴的。
可是176班兩岸春節加班機被迫取消后,羅敏純第一時間上網查詢,發現北京飛臺北的航班,不僅機票價格翻了將近一倍,直飛航線也明顯減少,回臺灣成為一件大費周章的事情。
“剛開始挺茫然,不知道接下來該怎么辦。”羅敏純說,那段時期,她在北京參加了一次小規模的臺胞聚會,還在KTV演唱了一首非常經典的《漂洋過海來看你》。
歌聲引起在場很多人共鳴。大家不由感慨,自己就如歌詞所描述的那樣,平日在外辛苦打拼,回趟家也要漂洋過海。眼下176班兩岸春節加班機被迫取消,回家的路更為艱辛不易,必然耗費更多精力和財力。
為什么不把臺胞們的真實心聲傳達出去?
想到這點,學傳媒出身的羅敏純決定做一次小小嘗試。她用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歌詞改編、演唱錄制和視頻制作,并將作品命名為《一票難求》。
2月9日,《一票難求》MV被上傳至海峽飛虹中文網以及若干臺胞微信群,很快引起熱烈反響。
接連幾天,包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在內,多家媒體或單位通過新媒體平臺對其進行報道、轉載。

現如今,《一票難求》在騰訊視頻的播放次數已突破兩千萬。熱度如此之高,是羅敏純完全沒有想到的。
她對澎湃新聞說,視頻制作之初,只是想表達一份鄉愁和無奈,沒有太多其他想法。后來作品發布,獲得廣泛關注,才意識到也會引發不同聲音。
“給我支持、鼓勵或安慰的還是占大多數,但也有極個別人不太友好。”
羅敏純笑稱,自己是個“心大的姑娘”,有些話不會往心里去。并且,家人給予很大支持,對她而言也是堅實后盾。
談到回家過年這個現實問題,羅敏純透露,今年春節,她和父母以及妹妹是在浙江衢州外婆家度過的,預計年后稍晚幾天再回臺北。
她同時解釋,盡管機票價格昂貴,但也并非真的買不起。之所以決定年后再回臺北,一方面覺得花高價回去略為不值,另一方面也因為家里臨時有事,索性將日程延后。
至于今后,羅敏純坦言,2018年的最大心愿就是考博順利。她還沒想好更遙遠的將來從事怎樣的職業、會具體做什么,她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對兩岸交流有幫助的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