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白藥愛好“炒股”頻頻虧錢,主業增長乏力
記者丨曉敏 見習生丨夏路
出品丨鰲頭財經(theSankei)
“中藥第一股”云南白藥逐漸嘗到“不務正業”的苦果。

近日,云南白藥(000538.SZ)發布2022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上半年公司營收凈利雙降,因證券投資產生大額虧損。
鰲頭財經記者注意到,云南白藥近年來加碼“炒股”和股權收購投資,主營業務盈利水平有下滑趨勢。
現金流狀況也不容樂觀,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1.78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63.37%,主要是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較上年同期減少28.1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云南白藥計提的信用減值和資產減值合計金額高達12.64億元,被市場質疑“財務大洗澡”。
二級市場上,云南白藥股價“跌跌不休”,今年年初云南白藥的股價一度最高上漲至159.38元,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元,但截止到9月23日,其股價已經跌至52元附近,市值934億元。
營收凈利雙降 計提大額減值12.64億
近日,云南白藥披露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0.17億元,同比下降5.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00億元,同比下降16.72%;扣非凈利潤16.55億元,同比下降12.25%。
云南白藥解釋稱,營收下降,主要是商業板塊受醫藥集采降價的政策性因素影響收入下滑。
從主營業務來看,云南白藥批發零售以及其他業務收入分別有9.82%、22.56%的下滑,其工業產品(自制)以及農產品業務收入均呈上漲趨勢。

業績虧損下,云南白藥對商譽等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并對子公司計提信用減值準備。
截至2022年6月末,云南白藥商譽賬面價值達到6.85億元,其中公司在期內合并的全資子公司萬隆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萬隆控股”),形成商譽6.45億元。
據了解,2019年,公司花費7.3億港元收購萬隆控股可轉債;2021年11月,其要約收購萬隆控股48.11%股權,最后交易對價約7.21億元。
鰲頭財經注意到,耗巨資收購的萬隆控股不僅沒有推動云南白藥業績增長,還拖累了其業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萬隆控股虧損約5.73億元。
此外,云南白藥還表示,基于財務謹慎性原則對本期合并報表范圍的子公司計提信用減值損失,涉及金額高達6.70億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云南白藥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合計12.64億元。
投資頻頻虧損 開拓醫美新業務
云南白藥于1993年登陸深交所,成為云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當時,公司的拳頭產品是云南白藥系列藥品,如膠囊、散劑等。此后,云南白藥開始了多元化之路,逐步形成了藥品、日化品、中藥資源和醫藥商業,四大板塊的業務格局。
云南白藥近年來不斷加碼“炒股”,早在2019年,云南白藥就展現出投資的興趣并大手筆投入。2019年,出資5000萬美元,以基石投資者的身份投資中國抗體。2020年,又投入超百億元資金,買入了伊利股份(600887.SH)、騰訊控股(00700.HK)和小米集團(01810.HK)等股票。

前兩年還獲得了不少的收益。2019年至2020年,云南白藥的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分別為2.27億元、22.4億元,投資凈收益分別為14.7億元、3.92億元,占公司當年利潤總額的35.91%、38.71%。
2020年度,云南白藥大規模邁進港股小米集團,大賺15億元。受此影響,公司2020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簡稱凈利潤)55.16億元,創歷史新高。
然而,好景不長,2021年就開始由盈轉虧。2021年云南白藥證券投資直接虧損19.81億元,全年的凈利也同比下降49.17%至28.04億元。
2022年上半年,云南白藥的交易性金融資產(不含衍生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4.25億元,其中小米集團虧損最多,本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4.21億元。股權投資方面,2022年上半年,云南白藥剛剛完成了對港股上市公司萬隆控股(00030.HK)的全面要約收購,上半年,萬隆控股營業收入僅6771萬元,凈利潤虧損5.73億元。
現金流狀況也不容樂觀,本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11.78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63.37%,主要是本期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較上年同期減少28.11億元,公司持續關注內部運營資產和外部渠道庫存的總量與賬齡,聚焦加快資金周轉和防范經營風險。
對于投資帶來的高風險,云南白藥也意識到了問題。今年7月底,云南白藥在披露的《投資者調研會議記錄》中提到,公司在充分聽取廣大投資者對公司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通過市場分析和調研,經過公司的投資決策流程的審慎論證和審核,在原有的風險控制措施基礎上,嚴格控制二級市場投資規模,2022年,在董事會審批的額度范圍內,公司將逐步減倉,不繼續增持。
根據2022年半年報,云南白藥持有的股票和基金包括雅各臣科研制藥(02633.HK)、健倍苗苗(02161.HK)、中國抗體(03681.HK)、小米集團、富國鼎利純債以及中金財富私享516號等。此前的騰訊控股、恒瑞醫藥(600276.SH)、伊利股份等已不在列。
業績虧損下,云南白藥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開拓醫美并加碼日化等領域。2022年上半年,牙膏所在的云南白藥集團健康產品有限公司的凈利達13.22億元。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云南白藥牙膏產品市場份額攀升至24.8%,較2021年末的23.9%增長0.9%,繼續高居行業榜首。
此外,2022年半年報提到,云南白藥新業務加速落地,醫學美容成為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的主要發力點之一。
不過從目前來看,其多元化發展收效甚微,產品盈利貢獻仍舊較為集中。
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白藥研發費率偏低。2019年-2021年,云南白藥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96.65億元、327.43億元、363.74億元,研發費用分別為1.74億元、1.81億元、3.31億元,研發費用率均未超過1%。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29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21.54%,研發費用率僅為0.72%。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