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核風險擔憂重回歐洲大陸,慕安會安全小組:美俄歐必須合作
上周,歐洲-大西洋地區領導人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齊聚,定義西方國家和俄羅斯關系的“輸贏”框架也將進入第五年。這一狀況持續得越久,所產生的不信任結果就會更加令人窒息——最終出現“雙輸”局面即軍事沖突的風險也越大。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齊心協力斬斷這個扭結。
我們四人,以及由歐洲-大西洋地區的前任和現任高級官員和專家組成的小組——歐洲-大西洋安全領導小組(EASLG)相信,盡管彼此差異巨大,但美國、俄羅斯和歐洲能夠也必須在重要共同利益領域進行合作。在慕尼黑,我們將展示并討論如何改善所有域內人民的生活的思維,首先便是降低核和其他軍事風險。
降低和消除核風險事關所有國家的生存利益。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時代,致命失誤——可能因為事故、誤算或失策引發——有可能引發核災難。
在當今歐洲-大西洋地區,發生這一錯誤的可能性因為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高度緊張關系——以及軍事和政治領導人之間的老死不相往來——而變得更大。如果不采取一些積極行動,我們將繼續向危險靠攏。在慕尼黑,EASLG將呼吁政府齊心協力降低核沖突風險。
首先,域內有核國家領導人應該重申核戰爭沒有贏家、永遠不可發動的原則。在這一原則上取得共識能夠釋放一個重要信號——領導人認識到自己背負著齊心協力阻止核災難的責任——也能夠成為其他降低核武器所造成的風險的務實措施的基礎。
其次,各國應該致力于維護和擴大對保持透明度和可預見性至關重要的現有協定和條約。軍備控制安排的分崩離析將大大增加所有歐洲人——事實上,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核風險。
今年是關鍵的一年。所有歐洲-大西洋地區國家都有共同的利益去維護1987年美俄中程核力量(INF)條約,并應該堅持各方完全遵守該協定。類似地,所有歐洲-大西洋地區國家都有共同利益去實施2010年美俄新START條約及其2026年共同擴展(美俄新START條約即美俄兩國2010年4月簽署新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編者注)。
第三,所有國家都應該支持推動嚴格遵守與伊朗達成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JCPOA是阻止核武器在中東蔓延的關鍵性屏障。我們必須在JCPOA的成功上更進一步,而不可就此滿足。任何國家,如果采取了導致JCPOA瓦解的行為,或違反了JCPOA的條款,都會增加域內核威脅,削弱國際社會解決全球核威脅的能力。
最后,我們必須認識到一個硬事實(hard truth),即網絡提高了事故、誤算或失策的概率,進而改變了核風險。國家或非國家行動方有可能發動網絡襲擊導致核材料被盜、核設施遭破壞、導彈襲擊假預警乃至核指揮控制系統遭入侵,讓這些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慕尼黑,EASLG將呼吁各國政府齊心協力,至少在關于網絡對核設施、戰略預警系統以及核指揮控制系統的威脅方面形成非正式諒解。我們必須首先制定明確的“交通規則”( rules of the road)來防止網絡襲擊給核設施帶來的災難性后果,或錯誤發動戰爭的災難性后果。
如今,歐洲-大西洋地區面臨著各種嚴峻問題。但域內各國政府決不能因此而忽略采取務實措施降低真正風險的緊迫性。我們在這里所提出的措施是正確的起點;我們必須從現在就開始行動,不能坐視最終失敗變得不可避免。
德斯蒙德·布朗是英國前防衛大臣,現為核威脅措施副主席、歐洲領導力網絡主席。
沃爾夫岡·伊辛格是前德國駐美國大使,現為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柏林赫梯治理學院安全政策和外交實踐教授。
伊格爾·伊萬諾夫是俄羅斯前外交部長、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秘書長(2004—2007年),現為俄羅斯國際關系委員會主席。
山姆·努恩是前美國民主黨參議員,現為核威脅措施聯職主席。
版權歸世界報業辛迪加(www.project-syndicate.org)。經授權轉載。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