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捉妖記2》平庸到只剩賣萌
同樣是續集這個點,《捉妖記2》和《唐人街探案2》的路數和命運也大不同。前者顯然被賦予更多的期待,這一點從預售和首日票房上都毋庸置疑。首日即破5億的《捉妖記2》勢頭最猛,卻也下滑得厲害。一個,春節檔第四天,排片和票房都已經落到第三位,豆瓣評分5.3,已經是不及格的分數。而《唐探2》的各項指標還在上漲中。

這兩部電影都是從原創開始,一部成功就一躍搭上了前兩年的“IP熱”,開始生產系列。很顯然,《唐人街探案》經過兩部電影已經亮明了它的套路,只要設置好案情,混搭功夫喜劇和世界旅游宣傳片風格的中國名偵探組合在全球破案的故事可以一直下去。最后像柯南一樣,去哪兒玩哪就死人,大家也樂于接受。
但《捉妖記2》卻讓這個系列顯得不那么明朗,因為小妖胡巴除了賣萌沒有任何變化成長,井柏然和白百合作為男女主人公存在感已經低于梁朝偉和李宇春CP,而那兩位顯然并不是屬于故事主線的人物。所以難道《捉妖記》系列的套路是每集讓胡巴串起和大牌明星的相遇,編排新人物的故事?可是梁朝偉和李宇春本身的故事又顯得過于隨意和松散了。

有那么一件小事在一開始就讓我放低了影片的期待。在扎堆擠影院過年的春節前兩天,在朋友圈里看到的卻大多是給兵哥哥或者搞笑偵探打call的聲音,再摻雜幾句對唐僧談戀愛的吐槽。明明從數據上來說,去看胡巴的人最多,關于胡巴觀后感的動靜卻最弱。這大概只能說明一點,《捉妖記2》很平庸,連吐槽的槽點都不大好找,當然此處出演了此生最女性化角色的李宇春可以提出不服。

如果說上一部《捉妖記》埋下了許多做續集的梗,比如胡巴是妖王小王子,比如井柏然父親的失蹤之謎,比如胡巴是眾妖爭搶的對象,這些元素在第二部里都沒有起到實質性推進劇情的作用。而妖怪變幻的異想世界,也不見第一部的奇趣腦洞,顯得乏善可陳。可能也就最后迷你小妖搬來大型女朋友救兵稍帶笑點。
至于胡巴,設定完全就是個嬰兒,哭笑之間雖然都萌趣到極致,看著他憑這一招俘獲了宋霍小兩口,又俘獲了笨笨,俘獲了梁朝偉……極其可能到后面的劇集中還是憑借這么兩把刷子俘獲更多角色……就深深的覺得有一種審美疲勞。
作為一部喜劇,全片的笑點比上一部更趨于單一。上一部電影中,最核心的笑料在“男人懷孕”,但圍繞這一事件,無論外在內在,都有不同類型的矛盾沖突可以展開抖包袱,順帶談個性別倒錯的戀愛也有滋味。另外,從湯唯到姜武再到鐘漢良,各路明星各有性格的客串有饒有趣味。而這部電影反復圍繞的“梗”,就是被胡巴吐過口水之后能夠看到胡巴的景象,這個“梗”從開場埋懸念,到中途貢獻一半笑料,一直被用到最后成為解決危機的關鍵,真的是用足到超級回本,以至于到回味這部電影的時候,更覺乏善可陳。

怎么說呢,如果是一部平時里看的低幼動畫片,有這么個制作得還算精致的小萌物來賣賣萌咯吱或者戳一下,賺它個三五億票房的,也不是多讓人不平的事。和當初第一部《捉妖記》時,許誠毅初試這樣真人CG結合華語電影中極少見的類型,找投資困難,被資方百般懷疑,合作團隊人才不濟的情況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前作24億標桿在前,許誠毅可謂坐擁了最好的資源和充裕的資金,單日超5億的票房足見全民對胡巴的期待,超過大半的人選擇把春節觀影第一發留給這一部電影,在這樣的背景下,《捉妖記2》的平庸和敷衍才顯得尤其讓人失望。
“一家人最重要是在一起”,“沒有什么比家人分開更難過”,這樣的主題放在一部合家歡電影里本不為過。可《捉妖記2》早在兩年前就定下了要在這個春節檔上映,瞄準了有這么句“slogan”就算為春節檔“量身定制”,以至于整部電影最后只剩下這句口號就很尷尬。通常電影寫點情節來吐槽無礙,這部電影卻仿佛真的是三句話就能把劇情都劇透個干凈,這讓我們這些寫影評的小編們也是很尷尬啊。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