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戊戌年話|十年前的“白卷考生”:不少人跟我一樣想從頭再來
【編者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到新春共語年話時。
在邁入新時代的中國,回望過去的丁酉雞年,展望戊戌狗年,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有何心語心愿?
時值新春佳節,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聚焦近年新聞事件或日常場景中的家庭和個人,聽聽他們的“年話”。
【人物名片】
口述人:徐孟南
年齡:29歲
職業:在外打工
家庭成員:妻子、兩個孩子、奶奶、父親、母親、姐姐、倆雙胞胎弟弟
居住條件:自家蓋的兩層小樓

我是徐孟南,一晃十年過去了。
我覺得我像晉代那個爛柯人王質。一天,他山中砍柴遇上幾個童子下棋,要走時卻發現隨身攜帶的斧子已經潰爛腐蝕,到家時發現同時代的人都不在了,才知道其實已經過去了很多年。
而我,腦海里還時常晃悠著2008年的那場高考。我有時會夢到在宣傳自己當年對教育的理解,有時會夢到當年準備高考交白卷的掙扎,有時又會夢到重回教室與同學一起認真答試題。
這十年里,我做過的事情不多,或者說值得記憶的不多,也許我一直被困在當年高考得零分這件事里。和王質一樣,十年于我好像只是一瞬間。我時常覺得自己還停留在2008年。
好在,經歷了2017年,我走了出來。如今,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事業,而我打算從頭開始。在這個即將過去的丁酉年,我最大的收獲就是終于決定再次參加高考,并已報名了2018年高考。
另外,那時我發現自己當年提出的觀點與多地試點的高考改革方案相當類似。我感到十分欣喜,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被認可,更重要的是看到我們的教育在進步,而這可能是這么多年來讓我最高興的事情了。
不忘初心,立志推進中國教育改革事業的發展一直是我的一份理想。而這些年我遇到的大多都是上班為了養家糊口的工友,談起理想,他們漠然置之,常常讓我接受現實,但我不想只為小家而活著。
2017年,我再一次成為了新聞人物。個人的生活倒沒有多大變化,倒是同事們看到后說“厲害”,而我只是開玩笑說,“那不是我。”我不太喜歡身邊的人知道我的故事。
而通過和媒體朋友的交談,我第一次看到了“沉舟”側畔的“千帆過”,“病樹”前頭的“萬木春”。與他們的交流更加堅定了我繼續上大學的信念,以取得與他們比肩共同為社會做貢獻的機會。我感到同路的人其實很多,不能沉淪。
還有一件高興的事:聽說我要再次高考的消息,有很多已經進入社會的網友都找到我,詢問如何參加高考報名。他們告訴我,也想進入大學深造。年少時,他們大多因為叛逆荒廢了學業,邁入社會后生活不如意,看到我打算從頭再來,他們也鼓起勇氣希望再踏征途。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蒙城縣。這幾年,家鄉的道路基本實現了村村通。連農村這邊都裝了天網攝像頭,治安更好了。而縣城開發區又增加了不少廠房為不能外出打工的人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

多年來,家里人一直對我當年放棄高考耿耿于懷,我也知道自己傷他們太深,深深愧對他們。而這次知道我想再次高考,家里是表示支持的。這也是我最高興的事情之一。
我的父母健康,兄弟、姐弟、弟妻之間也都和睦,我的孩子在快樂成長,這些都讓我感到特別幸福。
轉眼又是一年到,我總覺得時間在飛逝。平時在外打工,每每期待過年與家人團聚,與朋友歡樂。

初中時,班主任把班里三個姓“徐”的好學生稱為“三徐”,常常拿我們三個給同學做榜樣。但初中沒讀完,因為各種原因,我們散了。直到現在,還分處在天南海北。后來,他倆都上了大學,工作穩定,找到了各自的未來。他們也贊成我去實現心愿。這次回老家,我想我們還會像當年一樣彼此沒有隔閡,一起展望未來。
在我們家,每年的年夜飯都是在自家做的。父親負責采購,母親下廚,兒女幫忙打下手,切菜生火。

只是,如今的年味沒有小時候那么濃厚了。記得小時候,家里的吃食都是自己動手,爸爸媽媽在廚房蒸包子、包餃子、炸圓子和焦葉子,忙得不亦樂乎。而如今不少年貨都是買現成的,可能只有家人朋友圍坐桌旁吃飯拉家常值得玩味了。
大年初一,我們農村都會在零點后開始放炮竹,炮竹聲不斷直到天明。天一亮,大伙兒再去祖先墳頭燒紙祭祖。
戊戌新年,我29歲了,或許,2018年對我來說會是“重生”的開始。
來年,我希望父母健康,兩個孩子快樂成長,家人和睦,希望自己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同時,期盼國家多一些政策能留住農民工在家鄉發展,陪伴留守的兒童,照顧年邁的老人,也希望大家勿忘初心,為中國的教育改革事業做出自己的那份貢獻,讓咱們的教育越來越完善,親愛的祖國才能越來越昌盛。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