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回到老家的青年,比想象中過得好

2022-09-19 0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字號

混不好就回老家,在老家不一定混不好。

對曾在大城市謀生的小鎮青年而言,當他們提著行李箱站在家鄉的曠野之上時,身邊人不免會為他們貼上“失敗”的標簽。

似乎,青年返鄉的唯一理由只能是:在大城市生活不下去了。如果他們在大城市的工作足以謀生,那貼在返鄉青年身上的標簽便成了“傻”。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城鄉差距逐漸縮小,鄉鎮也為返鄉青年提供了創業、就業的沃土。對返鄉青年而言,回鄉創業不是頭腦一熱的選擇,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在大城市,他們是被迫謀生的異鄉人,煩瑣的工作、頻繁的人際往來以及遠離親人的孤獨使他們變得麻木和焦躁,但在鄉鎮,工作被重新定義,生活的美與好也被再次發現。

面對身邊人的非議和創業的困難,他們選擇用行動回應。

“因為返鄉,我成了眾矢之的”

每年三四月,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重慶路周圍的油菜進入花期。

此時,陽光晴朗,蜂飛蝶舞,綿延不絕的油菜花田吸引了一撥又一撥游客到此旅游打卡,坐落在重慶路上的道明鎮也迎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在狹長的鄉道上,天南海北的游客圍擠在各色竹編攤位上,他們或是挑選商品,或是欣賞竹編匠人的手藝。

△道明鎮的油菜花田。

與道明鎮多數竹編工作室一樣,紅梅竹編工作室的生意火爆異常。

時年28歲的肖瑤是紅梅竹編工作室的負責人,她于2019年辭去重慶市一家三甲醫院的護士工作回到道明鎮,從母親的手里接過了紅梅竹編工作室。

“紅梅”是肖瑤母親的名字,在肖瑤返鄉前,肖瑤的父母是工作室的第一負責人,他們除了要負責店內竹編作品的銷售,還要參與制作竹編作品。旅游旺季時,店內人手總顯緊張。母親向肖瑤傳遞了希望她回家繼承竹編手藝的想法。

△道明鎮的竹編工藝品。

彼時,肖瑤因為在醫院長期值夜班,胃病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考慮到護士入職五六年后才可不值夜班,以及自己的身體狀況,肖瑤便順從母親的心意,辭職回鄉。

返鄉之初,肖瑤和母親的決定遭到了身邊多數人的反對。親戚朋友不能理解,一個在三甲醫院就職的護士為什么會想回家做竹編。在道明鎮,從事竹編的人群以中老年人為主,鮮有青年從業者。

有人為肖瑤的選擇感到遺憾,有人勸她慎重考慮,還有人在背后非議肖瑤的母親,稱她“為了自己好過,竟然讓女兒回家做竹編”。

但肖瑤卻清楚,自己的決定并非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后的選擇。道明鎮有“竹編之鄉”的美譽,生活在這里的人,或以竹子販賣為業,或以竹子編織盈利,還有人專門收購竹編作品,再行販賣。

△道明鎮竹藝村的特色建筑。

街道上,經常能看到匠人用竹子編織的保溫杯、花籃、熊貓等。肖瑤介紹,道明鎮的竹編花籃曾經占據了全國開業花籃市場的90%。在她看來,自己回鄉從事竹編,不僅可以傳承母親的竹編手藝,也能為道明鎮的竹編隊伍注入新鮮血液。

△竹子編織的熊貓,活靈活現。/視頻截圖

和肖瑤的經歷相似,之前在貴州旅游團帶團做導游的裴琳在返鄉回家建造九號院子初期,也曾遭遇身邊人的不解。

從事導游工作時,裴琳要每天早上6點多依次喊每一位跟團游客起床,等大家集合后,她再帶團出發前往景區。因為貴州的景點之間距離較遠,從一個景區前往下一個景區往往要長時間乘坐大巴車。裴琳形容:“帶團時會有一種錯覺,好像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車上度過的。”

旅行社規定,導游帶團時必須帶游客游覽景區的某一區域,游客則將這一行為看成是導游在勸游客消費。有人質疑裴琳,稱她帶團就是為了掙黑心錢,將游客帶到消費區是為了拿回扣。

裴琳經歷過很多類似的事情,在她看來,導游和游客之間的良好互動需要彼此給予足夠的信任。但因為性格直來直往,裴琳也稱自己不適合做導游。在貴州帶團半年后,裴琳即遞交了辭呈。

辭職后,她沿318川藏線徒步去了西藏,在途中,她開始思考自己今后的人生。喜靜、不愛與人交流的她決定回家開一間甜品店。

△在西藏的旅途上,裴琳思考了很多。/圖蟲

甜品店的店鋪即自家的院子,但因為院子坐落在鄉村,裴琳少不了會收到一些負面評價,比如鄉村小院難以招徠顧客、很難實現盈利等。

2014年從溫州前往上海工作的Nina,在去年結束了為期7年的滬漂之旅。與裴琳和肖瑤選擇回鄉的原因不同,Nina回鄉主要是為了結束和男友異地戀的狀態。

回鄉之前,Nina和男友曾就在上海還是在溫州生活進行過討論。當時,Nina的男朋友在溫州一家國企工作。就溫州本地的就業機會而言,這無疑是一份穩定且體面的工作。但若放在上海,這份經驗卻很難為男朋友的求職加成。

而Nina雖然已經在上海生活了7年之久,卻始終沒有拿到上海的戶口,即使兩家人拼盡全力在上海買了房子,將來他們的子女可能還要面對沒有戶口、無法上學的窘境。

種種考慮下,Nina決定回家從事英語教育相關工作。同時,她也以“Nina Chan”為名,在社交平臺上更新與英語考試有關的內容。在她看來,自媒體創業不受地點限制,只要內容夠優秀,即使在鄉鎮也可大有作為。

△Nina的個人賬號。/小紅書截圖

回鄉,是新的開始

非議最洶涌的時候,肖瑤找到了當地一位有幾十年竹編經驗的老人,她向對方詢問,自己選擇回家做竹編是否是錯誤的,如果中途放棄,會不會被別人看笑話。

老人告訴肖瑤,她在竹編道路上只走了10步,如果她走到第99步時還想放棄,那才能說明她回家做竹編的決定是錯誤的。

△選擇回小鎮生活是對的嗎?/圖蟲

老人還向肖瑤分享了自己為學好竹編所付出的努力和做竹編遭遇的困境:為學好設計,老人曾四處托人,以獲得到中央美術學院進修的機會;因為不懂營銷,老人制作的很多竹編作品鮮有人問……

與老人的對話極大地激勵了肖瑤,也讓她下定決心繼續做竹編。返鄉一個月后,她還得到了到中央美術學院和上海藝術學院學習竹編、藤編等傳統手藝知識的機會。這段學習經歷拓寬了肖瑤的想象,使她在制作竹編作品時,能更好地在腦海中構建作品的基本模型。

學習結束后,肖瑤向父親分享了國外竹編匠人的作品,兩人一起探討國外竹編作品的可取之處。

不久,工作室接到一位設計師的單子,對方表示想要定制一件藝術裝置,作品造型類似流水。明確制作要求后,肖瑤和其他匠人一時都有些摸不著頭腦,此前,他們從未聽說過“藝術裝置”這一名詞。在當時的肖瑤看來,所謂的藝術裝置與店內竹編擺件的制作程序并無過多不同,頂多需要半個月就能完成。

△制作竹編作品的過程實際很復雜。

結果,半個多月過去,作品內部的造型還沒有搭建出來。等她和員工好不容易仿照對方給出的設計圖,做出了作品的大概輪廓,對方卻希望肖瑤能對細節再進行優化。

肖瑤稱,作品細節難以把握的根本原因在于竹子的韌性有限,要想用竹子呈現水流動時的美感,則必須想辦法增強竹子的韌性。

通過和設計師溝通、和其他匠人不斷摸索,歷時多日,肖瑤和其他匠人決定用鐵藝搭建作品的模型——先用鐵條搭建出作品的基本輪廓,然后再用竹子在鐵條上進行編織,編織時要保證竹子能將所有鐵條覆蓋。這種制作方法的顯著優勢是,既能借助鐵條延展竹子的韌性,盡量呈現水的動感美,又能使作品看上去像是只使用了竹子制作。

歷時3個月,這件作品終于制作完成。交貨后,對方對該作品贊嘆不已,并在后期和肖瑤進一步開展了多次合作。

△竹子編織的手工藝品造型百變,形態優美。

對于沒有設計背景的裴琳而言,建造一個具有美感的院子也非易事。最開始,裴琳只能依靠腦海中的想象打造院子,然后再將施工后的院子和自己想象中的院子進行對比。憑空創造的做法讓她遭遇了重重困難,一處狹小的角落蓋完拆、拆完再蓋幾乎成了常事。

裴琳在個人賬號“九號院子”上分享了自己改造陽光房的過程。陽光房所在的位置原本是一處亭子,因為亭子到了夏天并不能有效地阻隔陽光,她便將亭子拆掉,改為陽光房。陽光房墻體施工完成后,她才發現墻體上沒有預留窗戶。沒有辦法,裴琳只能在墻體上重新砸出窗戶的預留位置。

△在社交平臺記錄了自己改造院子的過程。/小紅書截圖

為了減少返工次數,也為了彌補自己在設計上的不足,裴琳開始瘋狂刷有關院子設計的作品,通過比對色彩、拆解構架等方法,她夢想中的院子在現實生活中有了形狀。

扎根鄉土,是回流的意義

從上海返回溫州后,Nina和男朋友的婚禮如期舉行。和在上海工作時的生活相比,Nina在溫州老家的生活是愜意的,她不僅和丈夫結束了異地生活,還重新體會到了家的溫暖。

丈夫上班的地方就在鎮上,駕車只需10分鐘左右。因為距離過近,Nina的一日三餐都能得到丈夫的陪伴,她和丈夫吃過晚飯,還會一起看電影、散步,或是到附近的商超買水果……慢節奏的生活一度讓Nina有種老年人退休的錯覺。

△在小縣城生活,安逸和舒心。/unsplash

公公在家里定了規矩,只要有家人過生日,全家人必須聚在一起吃飯,每人要出200元的份子錢。Nina經常和婆婆一起聊天。通過聊天,Nina得知,婆婆有自己的閨密,她們經常互相打電話詢問彼此的近況,也會經常打電話給自家兄弟姐妹,詢問對方家里是否需要幫襯。因為距離很近,Nina的婆婆和她的閨密、姐妹也經常見面、散步、逛街。

而這些,是Nina在大城市很難享有的。她坦言自己的心態變得平和了很多,不再像身處異鄉時那樣焦慮、孤獨。一次,Nina丈夫的朋友添加了她的微信,Nina一接觸對方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壓力和焦慮,焦慮的主題是英語專業的人如何在小縣城謀生。同為英語專業畢業的學生,Nina向對方提供了幾條可供選擇的道路:考編制、去私立學校任教或者去當家教。但每一條都被對方以不同的理由否決了。

Nina雖然理解對方的焦慮,卻覺得過分焦慮完全沒有必要。在她看來,相比其他冷門專業,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小縣城并不缺就業機會,只是每份工作、每條路必然都伴有挑戰。他們要做的,就是坦然接受并腳踏實地地走好眼下每一步。只要和家人在一起,任何問題都不足為懼。

△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有溫暖。/圖蟲

和家人一起從事竹編的肖瑤,也開始漸漸明白回鄉做竹編的意義。在她看來,做竹編不僅幫助她實現了經濟自由,還幫助村民實現了本地就業。因為業務發展需要,肖瑤在當地招用了30多名員工,這些員工既有她的鄰里街坊,也不乏看著她長大的叔叔阿姨。

她的員工中,有很多人家里都有上學的小朋友,每逢小朋友放學的時間,肖瑤會允許員工短暫脫離崗位,接小朋友回家。

未來,肖瑤希望能將竹編技藝繼續發揚光大,讓更多人認識竹編,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回到道明鎮。“只有更多年輕人回到鄉村,鄉村才會發展得更好。”肖瑤說。

△鄉村需要年輕人的建設。/圖蟲

而在互聯網上,裴琳的九號院子收獲了眾多網友的喜歡,由她獨立設計的陽光房,地面通鋪木質地板,墻體刷白,巨大的落地窗搭配白色的紗簾,既不影響光線,又能隔絕部分熱量。院子前邊,小樹幾株,草坪環繞。遠處是悠悠白云和如洗藍天。

許多網友在裴琳的賬號下留言:“這是我理想中的院子,是我想要的生活!”

*頭圖源自圖蟲創意

邢亞琪

你想回小鎮生活嗎?

本文首發于《新周刊》615期

原文標題:《小鎮青年回流記:在鄉鎮,也能好好生活》

編輯 | 夏之星

排版 | 西柚袖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顶级赌场连环夺宝下注有什么窍门 | 百家乐游戏打水| 网上百家乐官网公| 枝江市| 大发888官网 888| 赌博百家乐赢钱方法| 七胜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大发888站| 如何玩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海南太阳城大酒店| 贵族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威尼斯人娱乐城平台| 万达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平台哪个比较安全 | 澳门百家乐官网长赢打| 百家乐官网投注窍门| 百家乐官网路单下注| 姚记娱乐城官网| 娱乐城注册送钱| 大发888上不去| 海口太阳城大酒店| 百家乐路单下| 百家乐赌博赌博网站| 院子围墙砌18还是24| 百家乐官网赌注| 百家乐官网偷吗| 百家乐官网赌缆十三式| 乐百家乐官网彩现金开户| 圣淘沙百家乐官网游戏| 真人百家乐官网皇冠网| 乐清市| 捕鱼棋牌游戏| 大发888官方pt老虎机大咖炸金花网页扎金花| 哪里有百家乐官网游戏下载| 云鼎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博乐百家乐官网游戏| 百家乐官网网址是多少| 百家乐官网太阳城怎么样| 百家乐官网国际娱乐| 澳门百家乐官网公司| 真人百家乐官网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