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逸思|用核武器反制網絡攻擊,美國給世界帶來危險和挑戰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沈逸
2018-02-12 09:07
來源:澎湃新聞
? 外交學人 >
字號

2018年2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公布了新版核態勢報告的摘要版,其顯著的實戰核威懾色彩,明確暗示將使用核武器跨域攝止網絡攻擊的可能性,以及基于單邊主義和自我中心的核威懾概念建構,進一步強化了各方的擔憂,增加了全球網絡空間戰略不穩定的因素。

回歸實戰核威懾的趨勢

重新回到“打一場核戰爭,贏得一場核戰爭”的實戰核威懾思路,是特朗普政府這份核態勢報告最為引人矚目的變化。從核武器問世以來,美國的核戰略就在兩個端點之間擺動:一個端點認為,核武器本質上是一種無法被實際運用的絕對武器,全面核交換,或者說核戰爭的結果,就是只有幸存者,沒有勝利者。為此,追求的目標就是用核武器威懾對方不對自己使用核武器,并且愿意將自己的城市軟目標暴露在對方的二次打擊能力面前,以謀求對方能夠確信自己沒有首先使用核武器去實施突襲或者破壞戰略穩定的動機。

另一個端點認為,核武器本質上就是一種威力很大的超級武器,只有確保核武器能夠被實際使用,且確保對手相信自己有使用核武器的堅定意志,以及配合適當的技術手段和戰略設計,美國不僅能夠打一場核戰爭,而且能夠贏得一場核戰爭,這個觀點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核威懾,是指美國用核武器去威懾其他國家改變他們的行為,并且確保美國不會被其他國家的核武器所威懾,這種威懾更加接近是一種單向的強制乃至訛詐。

從特朗普核態勢報告的行文看,核武器的現代化計劃、小型戰術核武器的先進改造以及實際部署,以及構建基于實戰使用核武器的威懾戰略,都具有顯著的回歸實戰核威懾的趨勢。這其中的動力,主要的當然不是軍工集團游說,以及對里根的崇拜,而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共和黨斷斷續續延續下來的某些基本邏輯,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核武器本質上是一種比較便宜的保障美國國家安全、實現美國戰略意圖的工具和手段,在抵消某些具有龐大數量的對手的戰略優勢時,核武器有特殊的價值;核威懾可信度的基礎,必須是核武器的實際使用,從實際戰術和戰場效果看,當量太大的核武器技術上無法用于達成具體的戰術、戰役目標,因此必須有靈活多樣的選擇。

跨域威懾的“新鮮”之處

跨域威懾,即用核武器回應網絡威脅,是此次核態勢報告中引發各方關注的特點之一。從核威懾戰略的視角出發,如果這種觀點真的變成政策,那么美國使用核武器的門檻將呈現顯著降低態勢,且其他國家必須對此保持高度警惕。從行文看,“網絡”(Cyber)一詞在已經公開的《核態勢摘要》中被提到了四次,兩次出現在“正在演變和不確定的國際安全環境”部分,兩次出現在“核武器的指揮、控制與通訊的現代化”部分。這些地方的表述清晰而又含糊:清晰地指向了包括國家與非國家行為體的主要威脅來源;但是在威懾的對象、手段的選擇、啟動的條件和控制的過程等方面,或許是沒有全部公開,或許是還沒有思考清晰,總之,含糊不清是其顯著的特點。

用美國的武力優勢反制對美國的網絡攻擊,不是特朗普的首創,奧巴馬政府時期頒布的《網絡空間國際戰略》中就已經將威懾的概念引入網絡空間,就如何實施網絡威懾進行了初步的宣示。從形式上看,特朗普政府用核武器反制網絡空間威脅的提法,比起奧巴馬政府的“新鮮”之處,就是直接把核武器給抬出來了。但這帶來了更多的困惑、不確定以及風險:美國用核武器反擊網絡攻擊的可信度以及運作程序會導致行為體之間戰略穩定遭遇新要素的挑戰,讓整個體系變得更加不穩定,而非趨于穩定。

美國的“迷之自信”帶來的機會和挑戰

特朗普政府核態勢報告最大的問題,在于不自覺地用美國單邊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重構威懾概念和威懾戰略:美國說的“威懾”,是把威懾作為美國的一種外交戰略工具,用核武器去威懾其他國家不敢對美國做些什么;這不同于作為一種狀態與事實描述的“威懾”亦或者“相互確保毀滅”。最顯著的區別在于:美國戰略追求的“威懾”帶來不穩定;而作為一種客觀狀態的相互威懾乃至相互確保毀滅,或許說起來不好聽,但實際產生的效果就是為維持大國間最低限度的冷和平提供了最為扎實的基礎。

當然單邊主義和自我中心主義并非不可接受,但真正的問題在于,美國的這份核態勢評估報告對自己的主張充滿了“迷之自信”:其他國家會接受和認可美國的“任性”以及完全建立在美國自我需求基礎上的戰略行為準則,甚至會為此自捆手腳,乃至自毀長城。這種認知從冷戰時期延續至今,伴隨著特朗普總統的個人性格因素,可能會走向一個新的登峰造極的高度。

想象一下,其他國家如果都認可了美國核態勢報告中對于跨域威懾的理念,后果是所有國家嘗試用核武力或其他軍事力量反制對本國的網絡攻擊,不說這極有可能引發新的世界大戰,至少導致全球網絡空間戰略穩定的建構變得更加困難,將是顯而易見的后果。這無疑將進一步侵蝕全球網絡空間戰略穩定原先就不怎么牢固的基石,但同時也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機會,或者說挑戰:其他行為體如何在美國實質性讓渡出領導全球網絡空間治理基本原則的情況下,構建一個美國不作為單一或者唯一主導者的新體系,并超越冷戰時期的戰略智慧和傳統認知,以確保全球網絡空間邁向真正的戰略穩定?對中國來說,將網絡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路徑描述得更加清晰,并著手推進,可能就是最好的回應措施之一;當然,抓住特朗普意外提供的機會,加速實現核武庫的現代化改造使命,并推進各方關系的微妙化發展,無疑將是至關重要的。

(作者系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逸思”是復旦大學網絡空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主筆的專欄,聚焦網絡信息安全,從互聯網維度思考大國關系。

    責任編輯:朱鄭勇
    校對:欒夢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大发888娱乐亚洲| e乐博官网| 百家乐稳一点的押法| 百家乐官网双层筹码盘| 澳门博彩官网| 新濠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南宁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广州市| 大发888站| 百家乐桌布尼布材质| 百家乐官网转盘技巧| 皇城娱乐| 香港六合彩总公司| 大发888怎么打不开| 真钱百家乐游戏排行| 闲和庄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缅甸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百家乐官网最好投注法是怎样的去哪儿能了解一下啊| 林西县| 亿酷棋牌官方下载| 太阳城娱乐网可信吗| 新时代百家乐娱乐城| 百家乐经验博彩正网| 榆次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六合彩今天开什么| 德州扑克 规则| 大发888娱乐场开户| 大发888 娱乐游戏| 一起游乐棋牌下载| bet365 论坛| 大发888客户端| 百家乐三路秘诀| 免费百家乐官网游戏下| 好望角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上百家乐官网官方网站| 真人百家乐官网试玩游戏| 澳门百家乐官网公试打法|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官网| 易胜博百家乐官网作弊| 线上百家乐官网平台| 百家乐官网任你博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