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吳思源的十年藝術追夢
9月9日,位于浙江省杭州拱墅區假山路上的“古都書院”樓,高朋滿座。現場,“古都書院”分院在杭剪彩開業,這也標志著“墨廬”文化傳媒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公司創始人、書畫家吳思源表示:墨廬,以墨為廬,參引王羲之的“墨缸”典故,這是他畢生追求之境界。

現場,書畫藝術家云集。“古都依水尋書屋,新夢含煙歸墨廬。”浙江之江詩社社長郭星明現場撰聯,浙江省詩詞楹聯會會長朱慶文當即揮墨作此篆書。原浙江日報總編傅通先草書“藝海覓趣”,著名女畫家邢鴿平現場創作“紅云朵朵”雞冠花表示祝賀……而最令人關注的是,國家一級美術師著名畫家宋柏松,現場揮毫潑墨,為“墨廬”題寫“詩畫之家”四個大字。

宋柏松是吳思源所敬佩的恩師。吳思源指著旁邊一幅‘達摩面壁’水墨畫,講起一段師徒佳話。
吳思源祖籍浙江湖州,八歲來杭,為浙江美院科班出身;之后下海從商,幾經沉淪。始終沒有放棄對書畫的摯愛,數十年臨池不輟,沉心創作。直到2018年,才于德清舉辦個人畫展《情系故里》。

現場正展覽了此達摩圖,其先后易稿七次而成稿;宋柏松觀后大加稱贊,并提筆為此畫題跋《十年面壁》。而正是在那次畫展開幕式上,吳思源正式拜師宋柏松,從此開啟了不解之緣。“宋老師是德高望重的藝術家,平時不光教我畫技更教導我做人。”
達摩低垂的目光,仿佛穿越了十年光陰,在無聲中向人傳遞著“謙卑,堅持,與感恩”的智慧。“十年面壁終成就,一朝‘墨廬’彩人生。”吳思源說,開啟“墨廬”文化,也兼為答謝恩師宋柏松這些年孜孜不倦的授藝之恩。

“古都風月無邊,縱覽千秋吳越史;墨法山河有韻,隨添一色宇廬香。”詩人陳虛炎就此題聯。

據悉,墨廬文化傳媒集文化內容定制、傳媒平臺運營、文化傳播為一體的整合型傳媒發展機構、下設書院、文學社、詩社、藝術館等。公司秉承傳統、中華經典國學、以藝術文化方式,強大的師資力量為受眾打造文化享受,為客戶服務,亦為文化藝術建設特色價值。

美在仲秋,念在心頭! 出席此次活動的嘉賓有:國家一級美術師著名畫家 宋柏松先生、著名女畫家邢鴿平女士、杭州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王曉斌先生、浙江省詩詞楹聯協會會長朱慶文先生、原浙江日報總編傅通先老先生、浙江省社科聯主席、原浙江工商大學校長胡祖光先生、黃賓虹外甥女畫家趙茹真女士、浙商會秘書長盧恩偉先生、浙江之江詩社社長郭星明先生、新時代詩社社長陳瓊先生、南昌大學杭州校友會會長、杭州吉華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劉海兵先生、南昌大學杭州校友會秘書長、杭州城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徐俠文先生、南昌大學杭州校友會秘書長浙江澤厚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曾碧佳律師、高校聯盟秘書長諾亞財富資產配置總監王宇晴女士、西湖城投高級工程師、古都書院秘書長潘龍文先生、篆刻家詩人、太極高手施亞明先生、青年文學家詩人陳崢先生、養生專家詩人唐伊人女士、中晴貿易公司CE0黃晴女士、杭州懶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杭州墨廬文化傳媒公司CEO尹玲玲女士、墨廬文化傳媒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杭州古都書院執行院長吳思源先生。
圖文:阿文 陳實
責任編輯:周建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