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這枚唐代的“月餅”,餡料可能有棗子核桃和葡萄
最早的月餅是什么樣的?央視一套《古韻新聲》欄目近日在中秋期間展示了國內出土的一件月餅式糕點實物——新疆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唐寶相花月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對于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這件文物,學界有不同的觀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研究人員孫維國認為,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寶相花月餅,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實物見證,還是佛教文化藝術中國化的產物。歷史學者于賡哲則認為,這是唐代寶相花紋胡餅,并不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月餅”。

寶相花紋月餅
中秋節期間亮相于央視一套《古韻新聲》的最早月餅式糕點實物——新疆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唐寶相花月餅”,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為1972年吐魯番阿斯塔那230號墓出土,是目前考古領域唯一的一件唐代月餅式食物文物。

新疆吐魯番地區出土的“唐寶相花月餅”

博物館對于“唐寶相花月餅”的介紹文字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研究人員孫維國去年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化與旅游廳官方公號《新疆是個好地方》上撰文介紹,該塊土黃色月餅以小麥粉為原料模壓烘烤制成,餅餡豐富。
據悉,因為非常珍貴,該月餅無法破壞性取樣,至今仍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餡,但有研究者研究認為,餡中應當含有棗子、核桃、葡萄和其他果仁。這塊月餅外觀還精美,表面寶相花紋輪廓清晰可見,紋圖案搭配的錯落有致,造型新穎別致,是佛教文化藝術中國化的產物,體現了當時高超的面點制作技藝。

唐寶相花月餅

面食(6件) 唐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新疆文物的文創元素》P148)
阿斯塔那墓地是西晉至唐代高昌城居民的公共墓地,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1959年以來,考古工作者先后對其進行了13次考古發掘,清理西晉至唐代墓葬近400座。墓中所見的繪畫有壁畫、版畫、紙畫、絹畫、麻布畫等多種形式,出土有泥塑木雕俑像,絹花、彩繪陶罐,絲、毛、棉、麻織物、食物等。

吐魯番阿斯塔那13號墓出土的東晉時期《墓主人生活圖》紙畫局部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人物畫
孫維國撰文介紹稱,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各種面食中,寶相花紋月餅無疑是中華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介紹,從用材上看,阿斯塔那墓地還出土了不少小麥粒以及以小麥粉為原料的面食,比如胡餅(即馕)、扁食(即餃子)、湯餅(即肉湯中的捏面片)、饅頭(即包子)、面卷、餛飩以及各種花式點心等。扁食(即餃子)和餛飩是包餡后水煮而成。花式點心有八瓣花式、葉片形、六瓣花式、四棱形、雙環形、千層餅等形狀,用手捏制或模制成型,然后烘焙而成。此外,該墓地還出土大麥(青稞)、黃米(糜黍)、黑豆、棉籽等農作物以及干癟的梨、葡萄、酸梅、哈密瓜、核桃等水果。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實物來看,唐代吐魯番居民的飲食生活在飲食原料、飲食種類和烹飪手法等方面極為豐富,再現了新疆地區先民的飲食構成,既受到中原地區飲食文化的影響,又形成了具有自身鮮明特點飲食體系,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從圖案上看,寶相花紋,也稱寶花紋,是隋唐時期重要的裝飾紋樣之一,多綻放于絲綢、刺繡、藻井、銅鏡、金銀器皿等,為眾人稱道。“寶相”一詞源于佛教,有“佛像的莊嚴”之意。學術界一般認為,寶相花紋最初的母體取材是先秦至秦漢時期的蓮花紋,歷經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文化藝術的傳播和滲入,隋唐藝術家以蓮花為基礎,融合外來風格,加入了菊花、石榴等花卉形式創作而成,是我國傳統植物紋樣吸收佛教文化的見證。經對比研究發現,寶相花紋是一種團窠花卉紋樣,呈放射狀對稱排列,借鑒蓮花、牡丹、芍藥等花形,經過藝術加工而形成的抽象紋樣。它的出現,不僅是隋唐時期時代精神面貌的產物,也是佛教教義中國化的歷史見證。阿斯塔那唐墓發現的變體寶相花紋云頭錦鞋和彩繪寶相花小木罐是寶相花紋樣在唐代吐魯番各族居民間廣為流行的典型代表藝術品。

錦鞋 唐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M381出土(《新疆文物的文創元素》P189)
變體寶相花紋云頭錦鞋,是1972年阿斯塔那381號墓出土。這雙云頭錦鞋做工精美,用材講究,布局合理。鞋面是用黃、藍、綠、茶青四色絲線織成的變體寶相花紋。這雙云頭錦鞋將唐代中期的織錦、配色、顯花三者有機結合,使得鞋子更具立體飽滿、精巧玲瓏,體現了華美的藝術風格,是唐代衣物中極為罕見的精品之一。

彩繪寶相花小木罐 唐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M230出土(《新疆文物的文創元素》P137)
彩繪寶相花紋小木罐,1972年吐魯番阿斯塔那230號墓出土。時代為唐代。通高7厘米。罐身繪寶相花紋和云紋,寶相花朵朵綻開,花間飄著云彩,恍如天上仙境。白色圖案用黑地襯托,反差強烈。圖案線條流暢,布局合理,錯落有致。
孫維國認為,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寶相花月餅,不僅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實物見證,還是佛教文化藝術中國化的產物。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對于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這件文物,學界有不同的觀點。歷史學者于賡哲認為,這是唐代寶相花紋胡餅,它不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月餅”。中秋節在唐代就是個起源。還沒有出現節令食物。宋有“月餅”一詞,但不是中秋節節令食物,倒是五代的“玩月羹”有可能是中秋節最早的節令食物。中秋節吃月餅,那是明代形成的風俗。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