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暖聞|重慶66歲婆婆七年縫棉襖免費送鄰里,還教殘疾人手藝

重慶晚報
2018-02-05 09:57
直擊現場 >
字號

這臺老縫紉機已跟隨周婆婆43年。

“新棉襖穿在娃兒身上,既合身又暖和,真是謝謝周婆婆了喲。”“周婆婆,你辛苦了喲,太感謝你了。”……3日上午,重慶大渡口區春暉路街道古渡春色小區,一陣陣感謝聲傳來。

原來,和往年一樣,66歲的周慶書又把今年趕制好的100多件手工棉襖,現場贈送給有需要的家庭。

周婆婆的這個愛心舉動,今年已是第7個年頭。

既合身又暖和

65歲的黎祖英和周婆婆同住一棟樓,還是該棟的樓長。她說,周婆婆差不多每年要免費送100件出去,7年也就是700多件。

“除了送小區居民,周婆婆還在九宮廟農貿市場、國瑞城商場把棉襖送給有需要的人。”黎祖英說,她知道的是,好多得到免費棉襖的人,連周婆婆的照面都沒打過,“她忙不贏的時候,就把棉襖裝兩大口袋,委托我把棉襖送給有需要的人。”

雖已66歲,但周婆婆縫制棉襖不需要老花鏡。

晚上睡兩三個小時

重慶晚報記者了解到,為了趕制今年這批棉襖,周婆婆有時晚上只睡三四個小時——深夜24時到凌晨1時之間入睡,凌晨四五時醒來,“睡不著,想到還有這么多事情(縫制棉襖)沒做。”

白天除了煮飯和做家務,周婆婆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縫制棉襖上。這批棉襖的原材料從去年夏天就開始準備,前前后后忙了大半年。除了少部分成品售賣之外,絕大多數都免費送人。如今,周婆婆家里還堆放著不少半成品。“年齡大了,身體也多病,說不定哪天就做不動了。”周婆婆說,希望趁現在自己還干得動,就多做一些棉襖,多送一些人。

盡管周婆婆有著熱心腸,家里人卻經常為她擔心,74歲的老伴劉國權甚至用“生氣”來形容——別人退休了都是遛街逛馬路,她卻還要為這事不斷地折騰。

“尤其是前段時間,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感覺像入了迷一樣。”劉爺爺說,年輕人這么折騰都受不了,何況老伴這么大的年紀了。

不過,讓劉爺爺感到慶幸的是,做完這一批棉襖后,老伴這陣子終于消停下來了。

周婆婆的長女周霖嫁到廣州,當律師,事業干得不錯。“老人家高興就好,就是不能太累了。”4日接受電話采訪的周霖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好在這些年母親的身體沒有出現大的問題。

周霖說,母親以前還想開網店,自己知道后馬上潑冷水,“要是客戶下個成百上千件的訂單,老人家不曉得要遭累成啥子了。”

在贈送現場,周婆婆給小朋友試棉襖。

免費教殘疾人手藝

“從買布匹棉花,到縫紉制作,再到拿去市場上賣,全部由我一個人包辦。”別看已66歲的年紀,周婆婆做起縫紉活來,動作非常麻利——裁剪、割縫、鋪棉花、絎縫,最后合縫,一件大人穿的中式棉衣,周婆婆一天就能做完。盡管有縫紉機,但關鍵部位和工序,她還是堅持細致的手工縫制,“一針一線縫制出來的棉襖,穿在身上更溫暖。”

70歲的鄰居陳芳,談及周婆婆贊不絕口。作為周婆婆的老顧客,陳芳說,家里的老人都很喜歡穿周婆婆做的棉襖,比羽絨服還保暖,“現在手工做棉襖的人很少了,她又做得特別細致。”

“滴水成河,大愛無邊。”古渡社區黨委書記聶坤銘說,周婆婆的善舉,大家看在眼里,暖在心中。在聶坤銘看來,7年來,周婆婆用實際行動給社區鄰里做出了表率和榜樣,用“好人”來形容她,名副其實。

周婆婆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前幾年冬天兩個月要賣出3萬元左右,甚至還有一些顧客因為沒買到而遺憾。

問她什么時候才會停下來安享晚年,周婆婆笑著說,要像自己的養母那樣,一直做到眼睛看不清、手穿不了針那天為止。不僅如此,如果有殘疾人想學縫制棉襖,她還愿意免費把手藝傾囊相授。

3日上午9時許,古渡春色小區門口。早就得知周婆婆又要贈送手工棉襖的居民們,在這里自發排起了長隊,社區工作人員也已把桌椅擺好。不一會兒,周婆婆在社區工作人員幫助下,帶著一堆新做的棉襖出現在大家面前。

周婆婆告訴大家,今年準備的棉襖有100多件,適合的年齡段從剛滿月到五六歲不等。紅的、黃的、藍的,各種花色擺在一起,顯得格外喜慶。

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凡是帶著孩子來到現場的居民,都能為孩子免費領到一件既合身又暖和的小棉襖,個個樂得合不攏嘴。

古渡社區工作人員劉婭告訴重慶晚報記者,從2012年起,每個春節前夕,周婆婆都要趕制一批棉襖,免費贈送給有需要的家庭,迄今已堅持7年。如果按市場價估算,這些棉襖總價值超過了6萬元。

一位小朋友穿著周婆婆送的棉襖。

43歲的縫紉機

在古渡社區,周婆婆算是一位知名人物了,不僅因為她的愛心舉動,更因其有一手縫紉好手藝。數十年來,正是依靠這門手藝,周婆婆不僅養活了自己,還帶大了孩子。

周婆婆老家在綦江區,從小隨養母長大,“養母的縫紉活在當地很有名,我從5歲起,就跟在養母身邊學手藝。”周婆婆清楚地記得。

年輕時,周婆婆供職于綦江鐵礦干翻轉礦車的工作,好幾次遭遇生產事故。其中一次,當時她懷著8個月大的老二,連人帶礦車翻到30多米下的公路上,旁人都嚇傻了。萬幸的是,她除了流一點血和下顎留下永久傷口外,母女倆竟然安然無恙。

38歲時,周婆婆選擇了內退。她覺得,憑著養母傳下來的手藝,也會有打拼下自己天地的一天。隨后,她和兩個女兒來到大渡口區,靠縫紉加工技術維持生計。

上世紀80年代流行穿旗袍,周婆婆就重點加工旗袍和一些女士套裝,小有成績。后來制衣加工生意越做越難,她又選擇了冷門的手工棉衣。

現在,周婆婆位于古渡社區的加工房內,堆滿著半成品的棉衣、布匹和棉花。設備也很簡單,僅一臺已用了43年的上海牌老式縫紉機。

不是心血來潮

為啥要把省吃儉用攢下的辛苦錢,免費制成棉襖送給大家?

周婆婆說,自己剛到主城時,不懂經營,也沒得人脈資源,幾乎連房租都交不起。后來,自己做的手工棉襖受到居民們的喜愛和追捧,在居民們的照顧下,生意漸漸地好起來。

“現在,養母已過世,娃娃也大了,相繼成家,而且都過得還不錯。”周婆婆感慨地說,得益于當下的好政策,一家子才過得如此幸福。此外,她每月還有2600多元的退休工資。

“現在我做這個事情,不是心血來潮。如果當初沒得那些好心人的幫扶,我也肯定沒得今天這個好日子。”周婆婆說,每年縫制一些棉襖免費送給鄰里,也算是對社會的一種感恩。

7年來,免費送了多少件棉襖,周婆婆說自己心中也沒個數。

(原標題:大渡口有個周婆婆,七年縫棉襖免費送鄰里)

    責任編輯:謝寅宗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顶级赌场连环夺宝下注有什么窍门| 百家乐官网下注口诀| 大东方娱乐城| 网络百家乐官网程序| 全讯网365| 百家乐官网桌台布| 百家乐棋牌交友| 香港六合彩开奖历史记录| 巴黎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赌博租| 太阳城ktv团购|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网| 大发888娱乐能借钱| 阿巴嘎旗| 百家乐看| 百家乐官网翻天腾讯视频| 太阳城83| 百家乐赌博娱乐| 在线百家乐官网有些一| 竞咪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鸿博娱乐| 百家乐如何投注技巧| 百家乐官网棋牌公式| 7m足球比分| 亿酷棋牌官方下载| 百家乐几点开奖| 利博娱乐城| 大发888体育| 澳门百家乐免费开户| 2024九紫离火| 百家乐官网发牌器8副| 舟山市| 网络百家乐路子玩| 百家乐官网又称为什么| 网络百家乐官网破解平台| 豫游棋牌游戏中心| 皇冠百家乐客户端皇冠| 百家乐官网辅助分析软件| 波克城市棋牌下载| 锦州合声棋牌下载| 大发888赌场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