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年輕人白天在職場“受傷”,晚上在舞場“療傷”
原創 大寶 三聯生活實驗室

大概率,你也曾在朋友圈刷到過這種畫面——
你印象里的社恐女孩,居然站在人群中央自信舞動。
圖片來源:小紅書博主@maysme
平時只穿襯衫長裙的編制內女孩,居然一身辣妹服飾化身女團成員。
圖片來源:視頻號博主@胖虎不會跳舞
白天上班小綿羊,任由領導同事“宰割”。
晚上下班做舞娘,解放身體,宣泄職場的痛。
苦于職場與生活的年輕人,正在靠下班跳舞,悄悄收獲快樂和自信。

當公共空地被野迪、廣場舞和露天卡拉OK割據后,年輕人在舞蹈室開辟自己的新大陸。
腿腳切磋,蹦蹦跳跳,你永遠理解不了,舞蹈室里的年輕人到底有多快樂。
“舞產階級”的早晚心情是兩極分化的——
白天上班:好多破事!不想干了!
晚上跳舞:我又活了!我又可以了!

圖片來源:小紅書博主@天籟舞蹈藝考資訊
比如95后@大梅 ,一個編制內女孩,她自從開始下班跳舞,就領悟了職場真諦。
作為一名民航從業者,@大梅 上班、租房都在機場附近,平時很難和朋友約見,所以她找到離機場最近的一家舞蹈工作室,堅持下班跳舞已經兩年多了。

身在編制內,大部分年輕人不敢輕易說離開,并保證不后悔。
每一次職場受挫后,@大梅 都會陷入“你算老幾”和“我是垃圾”的死循環中,回單身公寓注定是emo的漫漫長夜,可身心俱疲真的還有力氣跳舞嗎?
“我必須一下班就去跳舞,把這身喪甩干凈了再回家。”

上班有多能忍,下班就有多拽,換上工裝褲和大耳環后的@大梅 升華了。
雖然是大班教學,她完全看不到其他十幾位同學,享受著舞室里的C位獨角戲,宣泄著職場中的苦悶,不再是白天那個因為年紀輕資歷低而埋沒在同事中不敢抬頭的小職員。

“舞產階級”就像年輕的廣場舞預備軍,左腿踹走壓力,右手揮掉煩躁,在韓國女團串燒舞曲和美國billboard榜單中,完成了頤養性情和強身健體。
他們披著灰頭土臉的社畜皮囊,在職場喪眉搭眼地叫著“哥”“姐”,但包里的補妝化妝品和黑白灰穿搭下藏著的辣妹吊帶隱藏著他們原本年輕的棱角。

圖片來源:視頻號博主@胖虎不會跳舞
在各自的行業里奮力攀爬,下班跳舞倒不是真想跳成專業,只是圖一個在既定的人生里,活出自己的樣兒。
溫馨提示:千萬不能讓同事知道你在學跳舞,不然大概率會被抓去年會表演節目。

下班跳舞是上癮的,而且人越菜癮越大。

想象中,舞蹈工作室是會引發潮人恐懼癥的,這里像是帥哥靚女的時尚圣殿,是有次元壁的,讓普通人難以隨意侵犯。
舞蹈0基礎的@豆腐 告訴我,其實不是這樣的。

圖片來源:視頻號博主@胖虎不會跳舞
@豆腐 是一個26歲的互聯網從業女孩,她不愛運動,甚至稱自己“沒有跳舞那根筋”。
為了給運動脫敏,@豆腐 硬著頭皮找到距離公司步行10分鐘的一家舞蹈工作室,沒想到,這一堅持就是一年。
第一次去試課,@豆腐 有些恐懼,自己非常賣力,卻總和別人跳得不一樣。但一節課下來,@豆腐 發現大家都專注于鏡子里自己的動作,沒人會看到她有多菜,她突然就放寬心了。

@豆腐 第一次試課后和朋友的自嘲
舞蹈不會拒絕任何人,只要你閉上眼,邁開步,全程動作不用整齊劃一,你也可以成為霹靂王。
現在,每周有兩三天,@豆腐 都是七點半下班后,上一節一小時的jazz課或女團舞,跳到上頭,還會加課。
舞蹈室的鏡子,讓你必須全方位地觀察到自己的身體,在忙碌的一天里分割出有限的兩小時,全神貫注的欣賞和關注自己。
它會讓你自信快樂,這對于很多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
看美女跳舞,和美女們一起跳舞也是天然的快樂,無論男女。

平時@豆腐 愛聽歌,愛看女愛豆舞臺直拍,“誰不愛看漂亮美眉跳舞呢?我對這方面感興趣,所以愿意學,很容易堅持。”

而且下班跳舞是低成本高回報的。
別人還在因為5K+的健身房年卡沒去幾次而捶胸頓足時,@豆腐 說,辦一張兩三千元的次卡,一次性付費,之后的每一次跳舞都像在收獲免費快樂。
“舞產階級”收獲自信和快樂的方式太簡單了,在朋友圈發一段30秒發揮較好的舞蹈視頻,裁成自己站C位并且旁邊沒有大神的那種,并配文:
好久沒練了。

舞蹈室里的快樂,就像是千禧年華語樂壇流行舞曲式的快樂,王心凌的睫毛彎彎、潘瑋柏的快樂崇拜,節奏一響起,就讓人忍不住拿腳打拍子。

@大梅 告訴我,跳舞不像其他運動,沒有那么強的鄙視鏈,什么人都能跟著不同的節奏動起來,只不過不同的舞種會形成對比強烈的用戶畫像。
喜聞樂見的女團舞是kpop人的快樂源泉,狂熱追星族或是路人粉,只要聽過這首韓語歌,就是原地組團出道的好朋友。

圖片來源:視頻號博主@胖虎不會跳舞
成年人社交很難遇到交心的朋友,下班跳舞的社交屬性本身也并不強,但一首kpop響起,哪怕不認識身邊那幾位同學,你們也能默契走位,完成一次散發魅力的女團舞臺,成就感滿滿。
Swing dance搖擺舞大概是文化圈工作者的專屬,無論你是財富自由的圈內巨佬,還是入不敷出的無名小卒,都能在一個場子里快樂搖擺。

圖片來源:小紅書博主@副乳富人
搖擺舞俱樂部大多開在氛圍感滿滿的爵士樂小酒吧,木地板、黑膠唱片機、咖啡壺等文藝元素為背景。大家身著復古碎花襯衫、貝雷帽、小皮鞋,休息時間也許聊的是多抓魚入了哪張唱片,播客聽了哪個廠牌的文化沙龍。

圖片來源:小紅書博主@副乳富人
這里燈光昏暗,布置有格調,仿佛穿越時空來到八十年代,但文藝含量過高,對0基礎學舞不太友好,就像外星人登陸地球,如果沒有相識的好友帶你去上幾次,你恐怕很難鼓起勇氣獨自走進搖擺舞俱樂部的大門。

圖片來源:小紅書博主@南京搖擺舞組織者61
Jazz爵士舞相對來說是最好上手的,也是學的人最多的。
1小時的教學,就能學會一支簡單完整的舞。下課前,老師站在椅子上給大家錄一條視頻作為動作檢查,再僵硬的大廠員工,再疲憊的私企社畜,也會在回家路上捧著這條1分鐘的視頻,反復觀看,并且在臉上閃現一絲難得的會心微笑。

圖片來源:視頻號博主@胖虎不會跳舞
最神秘的是拉丁舞,它懸浮于舞蹈圈的次元外。
雖然拉丁舞屬于正牌的體育競技舞蹈,但如果你說自己下班跳拉丁舞,在不懂行的外人眼里都是小s。

不管哪種舞蹈,
能收(發)獲(朋)快(友)樂(圈)的,都是好舞蹈。
Ending:
各行各業的年輕人都在因為“快樂崇拜”而選擇下班跳舞。
自信和快樂說來簡單,卻是最難實現的。
年輕人在舞蹈工作室里盡情舞動,享受著獨屬于自己的快樂時間,和難得的自信一刻。
就像有首歌是這么唱的:
全世界是一個大銀幕,
每個人踏著一樣的腳步,
不如跳舞,不如跳舞,
用這個方式相處,
沒有人覺得孤獨,也沒有包袱……
評論區聊聊:
你會去嘗試下班跳舞嗎?
作者 ? 大寶
原標題:《年輕人白天在職場受傷,晚上在舞場療傷》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