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50年50人|二階俊博:只是隔岸議論日中友好是不行的,要全力接觸

【編者按】
1972年9月29日,中日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實現了兩國邦交正常化。
五十載冷暖起伏,半世紀滄桑巨變。共同的記憶、特別的聯結、持續的接力,過往的中日友好瞬間,觀照著當下時代激流里的行與思。
澎湃新聞聯合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推出“50年50人”專題報道,對話50載中日關系的塑造者、開拓者、踐行者,展望未來全球變局下中日關系“下一個50年”。
跨越半個世紀,刷新自民黨干事長任期紀錄,二階俊博曾被評價為“黨內最具政治手腕的人”。現年83歲的他步履不停,出入于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本部辦公室,奔走于風云變幻的日本政壇。
作為日本政治家中“友華派”的代表人物,二階俊博與中國關系匪淺。1976年,二階隨“和歌山縣日中友好之翼”代表團首次訪華。日本政治學者三浦瑠麗稱:“首先俘獲二階俊博的是中國的文化實力。”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更讓二階認識到中日友好的重要性,他憑借在日本政經界積累的豐富人脈資源,多次組織千人乃至萬人的日方代表團訪華,推動近鄰交流的齒輪向前轉動。

二階俊博。澎湃新聞 圖
二階俊博敢言敢行,不論是在中日關系的暖春或是寒冬,都持續發聲強調中日友好的重要性。眼下中日之間橫亙著多重懸而未決的難題,這位日本政壇元老依舊樂觀。他認為,隨著兩國關系的深入難免會遇到困難,應該著眼大局,中日有望從亞洲的領頭羊并肩成為全球領導者。
回歸邦交正常化初心
澎湃新聞:二階先生長期為中日友好交流做出貢獻,回顧過去,1972年9月《中日聯合聲明》發表時,您是如何看待中日關系的?
二階俊博:首先,我要感謝雙方先輩為日中邦交正常化作出的巨大努力。田中角榮是我的“政治之師”,50年前日中邦交正常化得以實現,正是有賴于兩國領導人不畏風險的前瞻性戰略思考。我認為重要的是繼承前人的戰略思考,將日中友誼的交接棒傳遞給下一代。
澎湃新聞:日中邦交正常化后,1976年二階先生隨“和歌山縣日中友好之翼”代表團首次訪華,當時對中國的印象如何?
二階俊博:(中國)在建國之路上前行,你可以感受到整個國家都在努力。當時我就覺得,由此中國將變得更宏大,會成為一個繼續發展、壯大的國家。
澎湃新聞:50年前,田中角榮前首相和中國領導人的政治決斷促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如今,應該如何構建友好的中日關系?
二階俊博:日中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是“永遠的鄰居”。既然我們是近鄰,雙方要互相思考能為對方做些什么,推進交流。又因為是鄰國,重要的是避免簡單地處理雙邊關系,親近就有親近的相處之道,交往歷史悠久就會有沖突,要謹慎、恭敬相待,維護友好關系。而且,戰略思維是當今日中關系所需要的,現在是時候回歸邦交正常化初心,繼承田中外交。
澎湃新聞:如今中日之間仍然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如何解決?
二階俊博:兩國關系越深入問題就越多。從大處著眼,并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能夠考慮到日中和睦相處的重要性,就明白無須拘泥于小事,而要從大局出發,日中兩國作為亞洲的領導者應該合力,這樣的精神至關重要。在接過前人辛苦耕耘后的接力棒時,要懷著感激之情,進一步開拓日中關系。
不論是誰,在考慮日中友好、中日友好時,應該讓國民平和地看待這種關系。過去,在日本有人非常熱愛中國,也有人非常討厭中國,有各種意見。現在迎來了一個不同的時代,日中友誼已經在普通國民心中扎根,我們要珍惜這一點,去開拓未來。
來往交流才能消除誤解
澎湃新聞:您曾多次率大規模代表團訪華, 2002年、2015年、2017年率代表團訪華前做了哪些準備?日方代表團是如何與中方互動的?
二階俊博:我擔任日本旅行業協會會長近30年,在組團訪華時我問大家:“要一起去吧?”大家當即就決定加入。所以對我來說,召集5000人、10000人的訪華團并不難,但從外界看來并不容易,這個紀錄不易被打破。在帶團訪華過程中,日中雙方互相交流、接觸,親身感受。正因如此,亞洲大國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互相合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2015年5月日方3000人訪華,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講話時提到“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同年10月我再次訪華時,看到2002年日本訪華團13000人在中國種下的樹已經茁壯成長,體會到習主席所言的實感。我希望為構筑裨益后代的日中關系一如既往地努力。
澎湃新聞:作為日本旅行業協會會長,能否談談您在中國的旅行經歷和對“觀光外交”的看法?
二階俊博:我出生于和歌山,曾到訪過中國多個地方,一貫重視和推動地方間的交流。很難用語言形容中國的模樣,它幅員遼闊,在我眼中是一個廣闊的國家。在日本,大家內心有想要去中國看看的想法。互相來往和交流是極其重要的,這樣才能消除誤解。人們總是會帶有一些偏見,需要嘗試去對方國家走一走,化解誤會。
日中友好的基礎在民間,其中最關鍵的是兩國地方間的交流。當下,兩國在旅游、文化、經濟、環境、防災、教育等各個領域都有雙向交流的需求,地方交流的發展也擴大了日中合作的視野。
澎湃新聞:您曾率代表團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也多次率團同中國共產黨進行黨際交流。您對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推進國家現代化建設和對外友好交往有什么樣的評價?對于日本自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交流有何期待?
二階俊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與日本自民黨交流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們指出彼此不同之處,但是國民安危和亞洲和平是雙方都重視的事情,希望以此為切口拓展交流。

二階俊博接受采訪。澎湃新聞 圖
澎湃新聞:圍繞中日兩國年輕人和下一代的交流與合作,有何想法和建議?
二階俊博:如果能夠了解對方,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對立和競爭,處于合作關系。希望雙方年輕人能想一想,能夠為對方做些什么。
在日本,我們有修學旅行,在中國似乎也有類似的旅行,也就是離開學校時的一次紀念性的班級旅行。這樣的旅行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成為珍貴回憶。這樣的回憶也可以成為推進日中友好關系的一個方式,我希望看到越來越多的團體宣傳和支持這種日中之間互相交流的修學旅行。我擔任日本全國旅行業協會會長已久,協會成員有約5200家旅行社,在這一方面希望竭盡所能促進日中友好關系。
關于青少年的合作,如果(中日青年)彼此間有興趣,有很多交往空間。例如在學校合宿,不用花費多少預算就能做很多事情,首先要行動起來,要有干勁。如果只是隔岸議論日中友好和中日友好是不行的,要傾盡全力用心接觸對方。日中關系變得友好,亞洲的領導者也可以成為世界的領導者,希望如此。
危急時刻最可依靠的彼此
澎湃新聞:2020年初中國疫情開始蔓延時,您提出向中國提供醫療物資并在自民黨內倡議對華捐款,您當時做出這樣的提議是否面臨壓力?
二階俊博:朋友在患難之中互相幫助,每個人都應該記住這一點。當他人遇到麻煩時,竭盡所能去幫助是很重要的,無論結果如何,都應盡力而為。即使有批評的聲音,我堅信自己的選擇,不去在意。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時,自民黨部分議員組織了訪華團,為災區運送了帳篷、食物等支援物資。災害當前無國界,遇到緊急情況,最可依靠的是誰呢?是鄰居、熟人、朋友。從這個角度來說,日中之間就是這樣的關系,希望一直懷抱著守望相助的精神繼續下去。
澎湃新聞: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沖擊,以及全球變暖、災害、貧困等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的共同課題。您認為中日在哪些領域可以攜手合作應對全球挑戰?
二階俊博:中國和日本都是亞洲的領頭羊,我認為重要的是兩國正努力在所談及的每個領域相互合作。現在全球面臨各種問題,但我認為堆積如山的并不只是困難,還有機遇。兩國共同致力于解決問題,發揮友好關系的力量,這尤為重要。
澎湃新聞:對于未來的中日關系有何期待?
二階俊博:中國是日本在亞洲的同胞,這樣的朋友就像日語中所說的親戚,因此彼此更要友好相處。從日文漢字就可以看出,我們都是在中國文化中成長的,我希望更多中國人也能擁有像日本所持有的這種尊重和信任。
我們需要向世界表明,日中兩國正在盡最大努力履行我們作為亞洲領導者的責任,這是外界所關注的。向世界展示日中之間極其友好的合作姿態,極為重要,這對兩國都有利。我也希望年輕人能努力做到這一點。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