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7
“波塞冬王”號爆炸在印度洋:25名中國游客的黑色10分鐘
徐欣洗完澡出來,換上一身白色吊帶長裙,對著母親余春香的手機鏡頭微笑,露出小虎牙。余春香給她背面也拍了一張,白裙襯著及腰的黑色長發。這個23歲的姑娘第二天就要去泰國旅行了。
裙子是同事黃海紅的,吊帶有點長,她拜托徐欣母親幫著改一改,改完徐欣幫忙試穿,提前臭美了一下。
兩個姑娘都愛美。她們在房地產公司上班,黃海紅比徐欣大兩歲,做樓盤銷售工作,她介紹還沒大學畢業的徐欣來公司實習,剛來四個月。
1991年出生的甘莉霞也是她們的好姐妹。這次泰國游,甘莉霞準備了一條淺色超短連衣裙,拍照時可以露出一雙長腿。3個愛打扮的姑娘一起合照,讓人眼前一亮。
甘莉霞和老公從高中開始相戀,2016年11月結婚,正計劃明年生個小孩。年底,南京的樓盤項目賣完了,老公支持她到泰國玩一玩,夫妻倆還約好,等甘莉霞回來后,一起去聽楊宗緯的演唱會。
幾個姑娘和公司的同事、家屬一行25人在一名導游的帶領下,于2018年1月12日從南京啟程前往普吉島。

1月14日9時許,“波塞冬王959”(King Poseidon 959)號快艇飛馳在碧綠清澈的印度洋上,團員們興奮地給家人們發去視頻。他們去天堂灣游泳,上船后身上很濕,沒有馬上穿上救生衣,導游也沒有提醒大家穿上。
畢竟,再過十幾分鐘就要到終點——小皮皮島了。畢竟,誰也不會想到快艇會爆炸。
【一】
這本是一次令人期待的旅行。
游客們告訴澎湃新聞,公司組織員工旅游,去的人把名字報給經理,每個人先交4600塊錢,行程從1月12日到1月17日,回來公司還可能報銷一部分費用。
二十多歲三十出頭的年輕員工們紛紛報名,女孩子偏多,名單上還有三個小孩。吳蓮給自己的孩子和60多歲的爸媽都報了名。
1月12日下午兩點左右,團員們跟著一名中國導游到達普吉島。他們當晚就去體驗了泰式按摩,接下來又去看了人妖表演,拍美照,和家人分享。
1月14日上午9點16分,甘莉霞給家庭微信群發來了乘坐快艇的視頻。下午1點40分左右,丈夫胡華福接到電話——快艇爆炸了。
當日,南京市旅游委初步發布傷情信息。其中,甘莉霞:腿和手,輕微的臉部,20—30%燒傷;徐欣:燒傷近50%;黃海紅:臉部、雙腿、雙手均有燒傷,臉是一級和二級混合燒傷,腿和手是二級燒傷。此外,還有輕重傷員11人。
那是一艘有三個發動機的快艇,可承載三十多人,約七八米長,三四米寬,除船頭外,船艙和船尾有頂棚。上船的游客記得它不新也不舊。

船上最后搭載了31人,包括3位泰國船員,25位中國游客和一位中國導游,還有地接社的泰國男導游阿才、泰方講中文的女導游阿琪。游客記得兩人的分工是,阿琪幫阿才安排行程,在大巴車上她負責導游,到各個景點后阿才負責。
剛上船時,33歲的游客艾勇抱著4歲的女兒坐在船尾,其他帶孩子的同事和兩位老人也在。那天導游提醒他們,不要抽煙、穿好救生衣,帶小孩的、年齡比較大的盡量坐在船尾,前面比較顛簸。
快艇1月14日上午9點左右出發,大概10點半,出現故障停在海上。游客問導游阿才原因,阿才說船沒油了。
艾勇看到,船員打開發動機艙的蓋子,從油箱里舀出藍綠色的液體裝進一個油桶,把油桶搬到船后方,又拿著一些黑色橡皮管在船后方操作,用塑料袋把油箱的某處堵住。此時,游客們聞到很重的汽油味。
快艇停下后給其他船只打電話,在海面上漂了約30分鐘后,另一艘船送來了一桶油。
吳蓮和孩子、父母也坐在船尾,她記得送來的油桶是塑料桶,塑料桶底下全是水。下面是一個凹槽,凹槽里大概放了兩三個桶,桶外面的一半都是水。她當時以為都是水,事后想起來應該都是油。
艾勇回憶,船員把油倒入油箱,把其他物件放入船艙后再次開船。整個過程中,由于海上的風浪,快艇劇烈晃動,加上濃重的汽油味,船上大部分的游客都吐了。
吳蓮身邊有同事吐得快虛脫了,還有同事在喊“倒霉倒霉,太可惡了”。她想帶孩子和父母到前面透氣,但孩子在船上幾乎走不穩,父母也說太晃了動不了。
游客們提出要換船,女導游阿琪說很快就要到皮皮島了,下午再換。
隨后,快艇開到天堂灣。那里群山環繞,海水以平靜著稱,宛如寶石般碧綠。游客們雖然大多數不會游泳,但穿著救生衣、戴上泳鏡和換氣設備,還是下水游了四五十分鐘。
女兒怕水,艾勇和她留在船上。靠近船尾的他告訴導游阿才,送來的油桶漏油。得到的回復是,那是水。
船上汽油味過重,艾勇抱著女兒去船頭透氣。游完泳的游客們陸續上船,吳蓮也帶著孩子到船頭透氣。很多游客脫下救生衣,要擦干身體。
船第一次維修后,又出了毛病,吳蓮看到船長離開駕駛位到船尾修船,一度沒有人開船,游客們大喊:“沒有人駕駛了,船沒有人駕駛了!”導游阿才代替船長,去駕駛的位置開了會兒船。
盡管上船前導游提醒過游客不能在船上吸煙,游客記得幾位船員去船頭抽過煙。
船從天堂灣離開后,艾勇記得開了大概十分鐘,船速慢慢降下來,并沒有完全熄火,船長穿過船艙去發動機的位置檢查,打開了發動機艙上面的蓋子。
【二】
“砰”的一聲悶響。
艾勇看到船長突然從船艙跑到船頭,渾身通紅,都是燙傷,全身皮膚一大塊一大塊脫落。
船長一邊大喊,一邊去拆掉綁在船頭的救生器材,把大塊的泡沫往海里扔,“Jump! Jump!”他比劃著讓所有人跳海,朝其他幾個船的方向大聲求救。
艾勇回憶,包括船長在內,當時船上很多人都沒有穿救生衣,他們找不著自己的救生衣。幾分鐘后,船艙開始著火。船艙里,有人把救生衣往船頭扔,互相傳。在船頭的吳蓮記得一位同事從船前面一個門里拿出救生衣,給大家一個個發。
坐在船艙里的吳紅在快艇爆炸后,摔倒在船艙。她戴了隱形眼鏡,看到有火光,下意識朝著船頭連滾帶爬。
船長讓她跳海,她在地上撿了件救生衣套在身上。她不會游泳,但不跳就是死路一條。吳紅看到船上已經有濃煙和很強的火光了,火光中兩個老人還坐在船上。
她跳了,印度洋的海水很咸,她拼命撲騰,渾身炸傷的船員游過來救了她,另一個船員過來幫忙,把她推向來救援的快艇。
坐在船左前方的崔霞看到渾身受傷的船長,馬上開始找救生衣。她拿到一件,一只手快要穿進去時,導游阿琪過來搶。
她回憶自己當時很絕望,“救生衣在海上對我這種不會水的人來說,就是救命稻草”,阿琪拽著她的救生衣不放,“我說這是我拿的,她說我們用一個。我說兩個人怎么用一個,她就死命把另外一邊穿到自己身上。”
吳紅記得,阿琪把崔霞救生衣搶走后穿上就跳海了,最先跳,沒管游客。“她作為一個地接很自私,我們救生衣沒穿,她也沒提醒我們。”崔霞最后接了同事傳來的救生衣跳海。
爆炸時,離船尾發動機最近的是徐欣、黃海紅、甘莉霞、還有吳蓮上了年紀的父母。他們瞬間被炸傷。
甘莉霞事后在病床上告訴丈夫,自己沒有救生衣,想到船頭去拿,中間隔著火海。她怕水,不敢跳,是受傷最重的船員堅持讓她跳。
崔霞在跳水前,看到一個船員抱著甘莉霞跳進海里。甘莉霞不愿意回憶,讓丈夫以后也不要再提這件事。
在病床前的徐欣父母不知道女兒經歷了什么,他們在重癥監護室看到女兒時,她帶著呼吸機無法說話。胡華福聽妻子說,徐欣是被一名泰國船員從火海里拉出來的。
艾勇帶著女兒,在多數同事跳下船后決定跳海,那時船上已經是熊熊大火。他記得后來一條搜救船去追這條出事船,據說當時,吳蓮60多歲的母親沒有敢跳,還坐在船上。
跳到海里后,艾勇看到和自己同一個方向有兩三個同事,右手方向還有大概十幾個人,同事們在水中大聲呼救。
艾勇不會游泳,拉著女兒在海面上漂蕩,女兒嚇得大哭。他拼命蹬船,想盡量離出事船遠一點,大呼:“這里有baby!”
船體冒著滾滾濃煙,周圍幾艘船開始靠近,船員和游客紛紛跳水救人。系著繩子的游泳圈被拋向艾勇,他拉著游泳圈,和女兒被拽到救援船上。
受訪游客回憶,從游艇爆炸、起火到他們跳海、被救,整個過程大約10分鐘。

過火的船只殘骸被海水沖到距爆炸地點約200米開外,只剩下船頭和地板,還有三個被燒焦的引擎。除了泰籍船員,5名中國游客重傷。
所有傷員被就近運送到皮皮島上的醫院。船上沒有擔架,重傷員也是走著過去,或者被扶著進醫院。
警察和地接社工作人員相繼趕來。傷員們在醫院做了緊急處理后,重傷員被用擔架抬出、送上快艇,分別就近、根據病情送往甲米國際醫院、普吉Vachira醫院、普及曼谷醫院ICU進行救治。
【三】
從1月13號下午3點后,徐欣母親余春香就再沒收到女兒的消息。
23歲的徐欣是家中獨生女,一直住在家里。母親了解女兒所有的生活習慣,女兒不回復微信讓她坐立不安。
直到14號下午6點半左右,余春香相繼接到女兒就職的房地產公司和百事通旅行社電話,告訴她徐欣在泰國受了點輕傷,核實了身份證、戶口本信息,說要帶家屬去泰國安撫一下。
“我就想肯定是受了重傷,不然肯定不會通知我。”她回家打開新聞頻道,盯著電視,連畫面下滾動的小字也不放過,一夜未眠。第二天新聞報道傷員名單,徐欣排在第一位。
15號下午,余春香和丈夫、徐欣表哥、其他傷員家屬一起,在旅行社等相關方的安排下飛往普吉島。徐欣在甲米國際醫院,余春香一家又接著坐了三個小時的車直奔甲米。
見到女兒的那一刻,余春香幾乎認不出來——女兒的臉腫得厲害,插著呼吸管不能說話。她想問醫生女兒的情況,語言不通。地接社配了一名翻譯,每天陪伴8小時,余春香和家人總覺得翻譯講不清楚病情。
甲米國際醫院是一家私立醫院,是甲米當地最好的醫院。醫院為徐欣配了兩位治療醫生,一位是皮膚科醫生,一位是負責治療心肺的醫生。
醫院工作人員介紹說,當地病人多醫生少,皮膚科醫生在其他兩個地方也供職。每天固定時間點來醫院就診,其余時間,只有發生緊急情況醫生才會過來;心肺科醫生,醫院24小時輪班,保證每隔兩三個小時來看徐欣一次。
語言不通讓徐欣家人感到無助,女兒無法說話,母親就在她身旁猜她每一次搖頭要表達什么。
徐欣口渴,母親趕緊跑到樓下找翻譯去問能不能喝水,醫院工作人員給醫生打電話確認不能喝,母親再讓翻譯問可不可以給她用棉簽潤唇,翻譯傳達給醫院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再打電話告訴護士去潤唇。
徐欣母親受不了女兒每一次情緒波動,她不斷進到ICU病房安慰女兒,徐欣搖頭,用指甲在母親手心寫字,猜了好久,余春香終于明白寫的是“等多久”。
她幾乎瞬間崩潰,讓女兒堅強一點,女兒直搖頭。余春香流著淚逃出病房,她怕女兒喪失信心,強烈要求請國內專家來會診,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得到回應。
來泰國的幾天,她吃不好睡不著,隔著ICU的玻璃門,流淚看著女兒的呼吸管一起一伏,雙手合十,不停祈禱。

陪伴在徐欣家屬身邊的,有公司和旅行社的工作人員,旅行社的相關負責人龐曉燕介紹,家屬的訴求傳回國內后,由南京市政府牽頭,向江蘇省政府報告,再由江蘇省政府聯系省人民醫院。
1月20日,南京市鼓樓醫院燒傷科一位醫生和一位醫療翻譯抵達泰國,前往甲米國際醫院查看了徐欣的癥狀。次日又到普吉,查看另外幾位重傷者的情況,給家屬們吃了顆定心丸。
【四】
和徐欣同樣坐在船尾的黃海紅,臉部和身體都有燒傷,醫院鑒定燒傷面積為40%-50%。25歲的她是家中長女,事發后不讓同事告訴家人和男朋友,怕他們擔心。
妹妹、父親和男友收到消息后第一時間飛往泰國,父親怕女兒看到自己情緒失控,來的當晚和第二天白天都沒敢去見女兒。
第二天晚上,他鼓起勇氣走進病房。
女兒整個臉都用紗布包著,看到父親就哭了。父親強忍眼淚,“見到她以后,自己再難受再痛,都不敢在她面前說些什么,都不敢哭。因為在她面前一哭的話,她更難受。”
黃海紅的治療環境讓家人憂心。Vachira醫院是當地一家公立醫院,醫院的ICU里同時住著8個病人。病人之間、病人和護士之間沒有任何隔離。
從ICU病房出來,就是氣溫30多攝氏度的室外,有各種蚊蟲,很多病人家屬席地而睡。雖說每天早中晚有三次固定探望時間,其余時間,未經消毒的人也可以出入病房。

黃海紅告訴父親自己睡不好,晚上病房里太吵,護士們的說話聲、儀器聲,閉上眼睛腦海里全是救護車的聲音,她希望有一個安靜的、單獨休息的地方。
女兒睡不好、不吃東西,身體越來越虛弱,頭幾天還愿意說說話,到后來只是搖搖頭或者點點頭。
家屬給大使館打電話,跟旅行社聯系,強烈要求轉院,至少轉到醫療衛生環境更好一點的普吉曼谷醫院。
Vachira醫院同意轉院,但是曼谷醫院不愿意接收,反饋給家屬的理由是沒有多余的醫生和護士負責黃海紅的治療。
普吉曼谷醫院的ICU病房里,住著甘莉霞和吳蓮的父母。在每天可探視的幾個小時里,吳蓮每天從父親的病房出來后,去母親的病房照料。
進病房時,她笑盈盈地逗父母開心,哄他們吃飯吃藥。出了病房,她要照顧女兒,哄女兒吃飯睡覺。每一次父母情況出現波動,她的情緒都幾近崩潰。
甘莉霞的丈夫胡華福事發后飛到泰國,把眼淚抹干了才去見妻子。前三天,他沒睡覺,靠抽煙和喝紅牛撐著,后來幾乎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
泰國旅行社給他安排了賓館,有時凌晨三點他就跑到醫院,ICU的病房晚上進不去,他就到病房外待一會兒再回賓館。
妻子住院第三天發高燒,次日早上做手術時也高溫不下。手術持續一個多小時,術后幾個小時后妻子才醒來。醒來后的甘莉霞告訴丈夫,手術后醫生一直在拍她的臉,拍了好久她才清醒。
“她說那個時候感覺到自己快死了,如果真有什么的話,叫我好好的。”胡華福幾乎哽咽著告訴澎湃新聞,“我當時腦子里面就一個想法,你出事了,我也陪你一起。”丈夫這么說,妻子聽到就哭了。
胡華福晚上回賓館怕自己睡熟,把手機調到最大聲放在耳邊。有一天晚上手機突然響了,醫院打來電話說甘莉霞呼吸困難,他光著腳跑到了醫院。
跑過去時,妻子的狀況已經穩定下來了,護士說可能是用藥作用,是正常反應。那天晚上,妻子一定要丈夫陪在身邊,護士堅持說不可以,只同意他在ICU病房里多待了20幾分鐘。
病房外,胡華福告訴記者自己混沌到有些分不清白天黑夜。一進到病房,他就會和妻子聊些開心事,把醫生講的病情全部過濾一遍,只講積極的。
他和妻子暢想未來,等她治好了,兩人就生寶寶。他哄妻子吃飯,勸她只有補充營養,積極配合治療,腿上才能不留疤。
他和其他重病傷員的家屬一樣,希望確保病人病情穩定達到轉院條件后,回國治療。
【五】
坐在醫院對面便利店的臺階上,胡華福一根接一根抽煙,他覺得妻子來泰國旅游遇到這樣的事,“就像中了五百萬一樣。真的,中五百萬的幾率都沒有這么大。”
媒體此前報道過多起泰國快艇事故:2016年5月26日,一艘快艇在駛往蘇梅島海域途中因遭遇大浪傾覆,至少造成3名游客遇難;同年6月,兩艘搭載中國游客的快艇在從普吉島駛往附近皮皮島的途中相撞,造成2名中國游客遇難,34名游客受傷。
這次事故發生后,幾位曾經赴泰國旅游的游客也向澎湃新聞講述了他們親歷和眼見的“快艇驚魂”:設備老舊漏油、暴風雨中航行、不穿救生衣、螺旋槳事故……(詳見報道《口述|在泰國旅游,我親歷的“快艇驚魂”》)
醫院里的當事游客看到文章后,驚嘆他們遭遇的相似性。其中一位游客得知朋友要去巴厘島旅游,打電話花了將近半個小時苦勸:“別他媽的來東南亞了,趕緊坐地鐵回家。”
事故發生后的第三天,1月16日,泰國旅游和體育部公布,2017年赴泰中國游客量超過980萬人次,較2016年同期增長11.97%,為泰國帶來超過5200億泰銖(約合1047億元人民幣)的收入,不管人數還是創收金額均為外國游客中最高。
1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走訪當事碼頭,出事快艇所屬的船務公司“Thai Morning Sun Tour” 公司員工介紹,事故發生后他們的生意沒有受到影響,每天都有旅行團,中國旅行團占比百分之百。

“Thai Morning Sun Tour”公司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出示了公司及當事船員的合法資質憑證,介紹船長是很有經驗的船長,此前在芭提雅的公司當船長,剛到他們這里七八個月。
該工作人員稱事故原因可能是發動機的問題,“一般不會出問題,可能1%吧。開了好多年了,不會那么經常出問題的。”
據泰國《國家報》15日報道,泰國皇家警署副發言人吉薩那(Krissana)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28歲的快艇船長Kriengkrai Boonsri是調查重點,他和另一名船員因“魯莽行事造成傷害”受到指控。
針對事故原因,“Thai Morning Sun Tour”上述公司工作人員稱,那個發動機可能是溫度太高了,船長打開是為了讓溫度下降,這不是沒經驗,這是有經驗。
而普吉泰中旅游協會會長鄭偉向澎湃新聞分析,根據他十八年的經驗以及在場泰國導游向他描述的情況,他判斷事故是由船長的魯莽操作造成,船長對自己的經驗過于自信了。
他認為事故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油箱可能存在沒有加滿油的可能,因為單從表面很難判斷船底部油箱是否有漏油,所以他們第一次停船,打開油箱去判斷剩余的油量。
第二,船長在打開船上發動機艙前并沒有熄火,鄭偉判斷船長是要防止海上顛簸。這導致發動機內氣化了的汽油接觸空氣瞬間爆燃,從而導致整個船都被波及。
當地導游阿峰告訴澎湃新聞,船長是他的朋友,是很負責任的人,很有經驗。通常,在泰國快艇上,三個船員固定一條船,所以船員對船的情況應該非常了解,不會有沒加滿油的情況。
他認為第一次停船的原因是發動機油箱破裂漏油。爆炸前船長第二次去檢查發動機時,應該是熄火把發動機關閉的,是不懂操作的其他船員在前面重新啟動了發動機,引起擦火。
針對導游阿峰稱是其他船員在前面啟動發動機引起爆炸的說法,曾從事海上輪機維修的專業人士姜輝為澎湃新聞具體分析:如果發動機是電啟動,啟動過程中可能產生火花。這時如果發動機機體或者油箱漏油,由于汽油的揮發性很強,發動機艙里會有大量的氣化汽油,遇到明火的瞬間就會爆炸。
姜輝告訴澎湃新聞,發動機機體或者發動機油箱漏油的原因可能是,設備老化或者保養不夠到位。類似的情況下,船長絕不應該直接打開發動機艙的上端密封蓋。
他介紹合理的應急方法是,先熄火關掉發動機。然后通過無線電或對講機申請海上救援,轉移游客或找其他船只把船拖走。等發動機溫度降下來,讓專業維修人員檢修。
關于無線電等求救設備,普吉島中國籍志愿旅游警察陳聰介紹稱,在沒有損壞的前提下,這種設備在每個船上都有,包括快艇上也是有的。
涉事船只是否配備有相關設備還不確定,據幾位當事游客回憶,發生爆炸后,船長求救的方式是朝著其他幾個船的方向大喊。周圍雖然也有船只,但有一定距離,喊聲聽不見,冒煙后周圍船才開過來。
此外,泰國媒體披露稱,該快艇出發的碼頭是一個小型的私人碼頭,其運營執照仍在審批中(目前使用的是另外一個碼頭的運營執照),未受到海事處的監管。當地政府承認,對傷者的營救過程還存在諸多問題,如何使海上救援更具組織性和高效率值得探討。
【六】

“Thai Morning Sun Tour” 公司在事故發生后正常帶團出海,澎湃新聞記者在碼頭碰巧遇到搭乘快艇從皮皮島游玩歸來的中國游客,他們都是來自Apple Tour公司的旅行團,該公司正是此次事故當事地接社。
該地接社導游管理部王姓總監介紹,他們和出事船務公司合作已經一年了,第一次遇到這種事。
該公司在事故發生后和出事船務公司繼續合作,Apple Tour公司導游阿江介紹,公司當月接了三四十個團,2000多名客人都來自中國。
事故發生后,當事的游客們開始懷疑阿琪是否有導游資質。澎湃新聞詢問該地接社此次事故當事導游阿才、阿琪的信息,上述王姓總監稱出事后和阿才失去了聯系,并表示導游阿琪不是公司的導游,有可能是阿才的朋友,參與了接待工作。
此次和泰國地接社Apple Tour公司直接合作的是中國上海泰申國際旅行社(以下簡稱泰申),該旅行社總經理郭雪峰告訴澎湃新聞,Apple Tour公司是普吉島當地有一定知名度、比較大的旅行社,不是小作坊。
事故還涉及另一家中國旅行社百事通,郭雪峰介紹,泰申是直接和百事通簽署合同的。百事通向泰申采購資源,再跟游客們簽訂合同。
幾位受傷游客對澎湃新聞表示,他們沒有見過合同,也沒有簽過名。
游客們都是南京碧桂園公司的員工和家屬。碧桂園公司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此行并非由公司組織,是員工利用年假自發組織家屬和同事的旅游行為。
關于保險,泰申總經理郭雪峰介紹,組團社給游客買了意外險,旅行社有責任險,作為合同發生方,百事通可以啟用(責任險),如果額度不足,泰申可以啟用責任險。泰國地接社也(為游客)購買了意外險,船務公司也有意外險。
澎湃新聞采訪船務公司員工時,她提到游客上船前要簽字填保險資料,60歲以上的客人沒有保險,不建議上船。吳蓮的父母年齡均超過60歲,她回憶當時問導游阿琪,阿琪說沒關系,讓她替父母簽了字。
經歷重創后,比起追責、索賠,重傷團員們的家屬只希望親人盡快得到治療。輕傷的團員們急迫地想回國。團員們告訴澎湃新聞,很多人都有心理陰影,晚上睡不著覺,或者突然驚醒,閉上眼滿腦子都是在海上漂的場景。
艾勇感到后怕,如果他帶著孩子一直坐在船尾的話,后果不堪設想。事后女兒身上只有一點擦傷,但有時凌晨四五點會驚醒。
事故發生后,游客們需要乘船從皮皮島返回普吉島,四歲的小女孩不愿意再坐船。她給身邊人模仿船爆炸時的聲音——“砰”。
1月16日晚,吳紅和十幾個輕傷員回國,收拾行李時,她把泳衣扔了,“看到后心里陰影太大了。我把能扔的都扔了。”艾勇說自己硬著頭皮坐飛機。
1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計劃搭乘快艇重走事發路線,由于涉事碼頭只接受旅行團和單人包船,記者只能在其他碼頭臨時和散客拼團,但游覽路線基本相同。
上船前,一位導游提醒游客們坐在船尾比較安全,不能抽煙,并告知船上沒有醫療救護工具。
上船后,另一位導游告訴游客可以去船頭抽煙。幾個船員也在各個景點休息的間隙,拿著裝水的一次性透明塑料杯去船頭抽煙。有游客提出是否有危險,導游回答船頭離船尾很遠,沒有關系,他們每次都抽。
乘船期間,導游給游客發放了救生衣,導游自己和船員們全程沒有穿救生衣。
在出事的海域附近,快艇飛馳在碧綠清澈的印度洋上,游客們興奮地給家人們發去視頻。他們去天堂灣游泳,上船后身上很濕,沒有馬上穿上救生衣,導游也沒有提醒大家穿上。甚至跟游客們說沒關系。
畢竟,再過十幾分鐘就要到終點——小皮皮島了。畢竟,誰也不會預想快艇會爆炸。就像事故當天那樣。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名為化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