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TREND丨如米,如家

米,太難寫。
就像寫人盡皆知的常識一樣難,而人間平常風物不常見的面相和趣味,是我們更愛她的理由。在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里,口腹之欲若沒有米的加持,會生出缺憾。這缺憾無可彌補,因為對米的依戀源自深層的記憶、信任和習慣。
那么,我們把米的口感、香氣、可能性,揉捻成通感化成字給你看。
如米,如家

無論感官和認知發生怎樣的裂變,在對“米香”的感知上,我們都有一些非常深刻的基礎記憶存在。這種記憶,與家產生深刻關聯。米的香氣,不僅散發甜香,而且是一種純真年代才有的甜香,那必然是一餐氣息純正、無酒肆食物的“家”氣。這氣息,是當你還是一個單純的自然人,只有家這一扇門向你無條件敞開的時候,才會有的香氣。
結束一天的學業,或是興奮或是沮喪,在踏入那條狹長走廊的一刻,家,那個承載溫暖情感的建筑單元中,傳出了壓倒一切的香氣—— 米香。這香氣向你透露了,無論成敗,一切都會被接納、可以無條件補給的可靠信息,樓梯臺階也會隨之柔軟輕飄起來。這種香氣,比任何事物都更加療愈,那是一種純白、潔凈、軟糯的幸福能量,把剛剛還顯得沉重的腳步,逐漸變得松弛輕盈起來。

2-乙酰基-1-吡咯啉,這一串兒大多數人念起來都會拗口的化學名詞,就是這個能夠揮發到空氣中,被感官捕捉并且被記憶的香氣的主要成分名稱。母親費力地利用自己敏銳的認知,挑剔出來的米粒里,這種物質含量的多寡高下立判,也直接決定了哪一種米會被帶回家。清香米與泰國香米,2-乙酰基-1-吡咯啉的含量,也許僅差0.001,卻能讓照管全家健康和味蕾的主婦,在幾種米之間,快速做出選擇。因此我常說,好的家庭主婦,是一部未經書寫的百科全書。
過年,是米香的盛典。每個風塵仆仆回家的人,都會沉浸體驗到空氣中彌漫的新鮮米飯的香氣、米糕的香氣、米花糖的香氣。在高度白酒成為餐酒之前,米酒的香氣,形成一種關于“年”的,關于家的,關于“回家”這個動作的協奏曲。稻作,是東方的一種典型性農耕行為;經典傳世的協奏曲的創作者,多為西方人,很想知道,如果舒曼能夠感受到稻田與風,米和愛,他也會創作出屬于此類的、關于“米”的主題樂曲吧?

記憶深處的“年” 許久未見,在深冬干凈凜冽的空氣里,米花糖、炒貨、板栗、甜酒以及米粑的撲鼻香氣,既寄托了自古以來人們對于祭祀先人儀式的敬畏,又包含了一種人性的溫暖與寬容。
神與人,都眷顧著米香。
因此,米香是柔和寬容的香氣,是“家香”的主要成分。

印度也是“米鄉”,泰戈爾對此似乎也有同感。在他的詩中,他描寫了安潔那河的左岸,一座破敗村落的廟宇中住著的瞎子。在遠近沒有一個親戚,只有一條斷尾的狗作為朋友時,還能捧著單弦琴咚咚彈撥,輕聲吟唱。而與他呼應的人,是一位婦人,每天送他兩碗米飯,并且往他的褡褳中裝入年糕和米花糖。因此瞎子的歌聲,才能飄入泰戈爾的詩中,與秋空金色的陽光一起,留在了文字里。
米,是一種跨越性、淡泊功利的寬容香氣,是典型東方香氣的代表,就像安息香和乳香之于西方一樣。那是東方人共識的芳香。
米花糖曾是千利休的茶點。很難想象,千利休用他那從容優雅的動作,從青竹籃子里取出來的,是米花糖。米花糖是用于茶會前給茶客清口的。這些清蒸后曬干的米,經由平底鍋煎成茶褐色,團成小圓球,竟會被豐臣秀吉輕松拈起,嚼碎,單純的清甜逐漸在口中化開,激發出他曾經是食不果腹小武士時期,嚼到一口米飯時,全身激蕩的生命力。這是一種在雍容的平常中,被激發出來的嬌艷。
米香的嬌艷,是成佛后的王子,融入世俗之中,卻清澈明亮。

園林,是一園之隔,存在于市井的清夢。蘇州的拙政園內,就有秫香館。在構建的時候,秫香館即采用了園林中的借景之法,借園子墻外的稻田來構景。每到稻米成熟、陣陣稻香襲來的時候,那種浸人心脾的香氣,讓正對碧水遠山的人,猶如身處鬧市卻置身其外。因此,古代的一些歸隱田園的詩中,常會描寫稻米香。就連寫盡了世間人性的《紅樓夢》,都會在大觀園中置一所“稻香村”,青籬、土井、茅屋、佳蔬。一派未經打擾前,田園生活的極致夢境。黛玉因此擬出《杏簾在望》:“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饑餒,何須織耕忙。”看完,想仔細咀嚼一口白米飯,躺平算了。

比米更深一步沉溺的,是糯米。對于我,如果米是屬于北方的記憶,糯米可說是成年后的游歷之憶。他鄉的米,與家鄉的略有不同,香氣雖弱了,但加工方式卻讓甜度極大提高。紫糯米做成的醪糟,會有一種流動的焦糖香;或者是去掉了焦糖的糊味,留下獨特的甜感。因此,我常會用紫米醪糟打底,放幾粒碎冰,碎冰上再淋兩勺,再淋上有些果汁感的手沖咖啡。一份關于東西方風味融合的示例,就這樣產生。紫糯米將咖啡的陌生,拉入了純甜的日常中。焦糖感如相濟的水火,相克相生。

時下最流行的清酒,也講究米與水,以及與屬于當地風土的酵母菌的融合。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清酒”,當時的酒分為兩類,一類為清酒,一類為白酒。釀造時間更長、酒體清澈的,即為清酒。而制作日本清酒的米和發酵方式,自從中國傳入后,發生了自我轉化。不僅是酒液變得更清,在酒米的選擇以及精化工藝上,都做足了文章。酒米比一般的食用米,米粒更大,正常的1000粒米,其重量如果是21克,等量的酒米則要達27克重。而且米粒中心的白色淀粉質,要比食用米更集中,淀粉集中在米心中。磨掉米糠、蛋白質和脂肪,用心白中的純凈部分釀酒,會讓清酒在口腔中有集中純凈的體驗。喝到的,似乎是一口有米味、顫著花香的泉水。

不僅如此,擅長中西融貫的日本,在清酒的釀造過程中,也學習、借鑒了香檳的二次發酵法。他們把古代清酒加工中生酒的方式,進行了現代化革新,使酒體在瓶中進行二次發酵,米香、花香與微果香,在升騰的氣泡中,給人們制造了一個關于米香的例外想象空間。
多數西方調香師,不會用難以理解的米香創作,卻也有人調配出名為“柑橘米粹”的香水,就像南方的夏天里一桌布滿清新蔬食的晚餐,也像越南導演陳英雄鏡頭中的畫面——穿著奧黛的小姑娘在炊灶前切著青木瓜絲,身后正煮著的米漿,已經溢出瓦鍋外。

干凈、輕柔又詩意的東方日常,就這樣,無聲地溢出了屏幕,整個東方再無文化差異,都在米香中,融合沉醉,如米,如家。

注:
·日本酒。通常指以酒曲的酵素來糖化蒸米,通過酵母發酵酒精制成的釀造酒,即“清酒”。釀酒過程會排出二氧化碳氣體。據《魏志·倭人傳》(《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中關于“倭人”的段落)記載,卑彌呼也飲用這種酒。
·心白。米粒中央呈現白色的不透明部分。雖然可以做成優質米曲,但顆粒太大則容易裂開。
——《日本酒手帖》
文 - 劉姝瀅
劉姝瀅,文字工作者,風味制造者。
原標題:《TREND丨如米,如家》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