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馬上評|撩人雪景的背后,是城市奉獻與感恩的互動
盼望著,盼望著,上海終于下雪了。
天公不辜負人們高熱的盼雪愿望,從25日早晨起步,飛雪徐徐展開,及至夜里,給盼雪已久的“魔都”結結實實地下了一場雪。及天明,推窗望去,滿眼的銀裝素裹,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別樣的景致,也帶來了嶄新的心情。遲到的雪更撩人,以至于早上起來,整個魔都在為這場雪抒情。

但雪景不是僅供我們審美的:在審美之外,有生活的剛需和工作的必需。我們總不可能踏著積雪徒步出行吧?行路難則是這場好雪帶給我們的小麻煩和小煩惱。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等到我們推門出行,街道和路面出奇的干凈!似乎天公撒雪的時候,做了“精準投放”,凡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出行不便的地方,都清清爽爽,沒有給我們添麻煩。偌大的魔都,該有雪的地方都有了,不該有雪的地方全都騰出來。這種選擇性布雪,做到了“審美和實用兩不誤”。達到這種效果,并非因天公作美、自然天成,而是人與自然的聯手玉成的。雪是好雪,若沒有人的努力,也就難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做到審美與功用的兼得。
今天,有一則暖新聞在網上刷屏《雪后的上海,道路竟如此干凈、通暢!真相在此……》,這則新聞由聯排圖片組成,滿屏揭示了這場雪背后的暖人故事。雪后的上海,道路之所以變得如此清爽、暢通,原來有很多人在默默地打理這個城市:有路政、交警、環衛等行業以及武警部隊的緊急作業,有力作為,才有我們眼前干凈、通暢的街道和路面!正所謂“歲月靜好,因為有人為你負重前行”。
這一場雪對于市民來說,是一場愉悅的審美體驗,但對于城市管理者來說,則是一場大考。而且考試時間短,題量大,所能容忍的差錯率又很低,這些對于上海這個超大型的管理者而言,考驗是巨大的。事實證明,考生在這場大考中的表現很出色,有力檢閱了上海城市管理者精細化管理的能力、水平和效率。

檢驗一個城市管理者精細化管理的能力、水平和效率,一方面要看他們在常態化工作中的表現,另一方面還需要考量,他們在遭遇意外情境和額外工作時的表現。雖說,這場雪的到來,是在意料之中的,上海為此應早有預案,但相對于平時,由這場雪帶來的“麻煩”卻是額外的負擔。面對突然間多出來的工作,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其全部打理干凈,這對一線工作者來說,負荷是陡增的。
令人感佩的是,那些照片中的主角,遠在我們的視線之外,頂著嚴寒,深夜作業,把一個個路面、街道打掃的清清爽爽。這種精致、人性化的城市公共服務,充分體現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暖意和精細化管理的水平。
從這則暖新聞還可以看出:人們是懂得感恩的。很多網友手動點贊、自動轉發,其背后是感動的驅動。面對城市勞動者在風雪中的奉獻和施與,市民的感激和敬佩并不冷場。面對干凈的街區、通暢的路面,滿屏的點贊和溫情,充分展示了這座城市的溫度。
風雪中的奉獻與受贈,應是有感的互動,應是帶有體溫的傳遞。只有這樣,城市才能成為有溫度的人文之城、文明之城。
(作者張濤甫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