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迷航之旅④|佩洛西竄臺攪亂地區合作秩序,美國與東盟關系受損
【編者按】
8月初,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不顧中方的外交努力和強烈反對,執意前往中國臺灣地區,由此引爆了近25年來最嚴重的一場臺海危機,中美對峙和緊張進一步升級,余波至今未平。佩洛西此行對中美關系、臺灣問題,以及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將產生怎樣的影響?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近日推出研究報告《從政治承諾到背信棄義:佩洛西的迷航之旅》,為國內外各界人士提供多視角、有深度的形勢分析和政策解讀。澎湃新聞(www.usamodel.cn)獲授權刊出報告全文。

佩洛西。人民視覺 資料圖
佩洛西訪臺及其引發的臺海危機成為影響地區安全局勢的重大事件,東南亞國家為此單獨或集體發表聲明,試圖平息事態,避免其過分影響當時正在舉行的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但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東南亞國家相當不滿佩洛西訪臺引發局勢動蕩,影響了地區合作的既定議程。
佩洛西訪臺讓東盟深感擔憂
東盟國家發表的官方聲明都是在佩洛西訪臺引發局勢緊張后發表的,且主要是從地區安全與穩定的角度闡明立場的,因此并未點明事件前因后果,但基本上都是在“安靜地批評”佩洛西訪臺改變了地區秩序的現狀。然而,東盟國家學者卻更加直接一些。例如,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教授蒂提南·蓬蘇迪拉克就認為,佩洛西訪臺是一種“不明智的”“進攻性舉動”,對東南亞沒有任何好處。
第一,沖擊了以規則為基礎的地區合作秩序。佩洛西訪臺是美臺勾連破壞一個中國原則的集中體現,是破壞地區安全穩定的嚴重事件,與東盟的兩岸政策背道而馳,讓東盟對美國是否會繼續遵守《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正變得越來越沒有信心。美未嚴格、全面、一致地遵守自己的國際承諾,是引爆矛盾、引發沖突的重要原因。美國在臺海問題上不負責任的行為有悖于其一貫主張的行為規范,削弱了其長期標榜的秩序規則基礎,違背了其成為東盟伙伴關系時所做出的承諾。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行為,曾經也將依然可能針對東盟國家,需要保持關注和警惕。
第二,削弱了東盟主導地區合作的能力。印度尼西亞外交部聲明認為,臺海局勢緊張就是大國斗爭日益激烈的結果。東盟主導建立地區多邊合作機制的初衷就是減弱大國間因相互平衡而產生的緊張關系。然而,佩洛西訪臺不僅引發臺海局勢緊張,而且導致中美之間發生激烈爭吵,成為今年東亞合作外長會期間最受關注的話題。這嚴重影響了東盟本來更加關注的應對氣候變化、能源危機和新冠疫情等熱點和難點議題,削弱了東盟主導這些地區合作機制議程的能力,難以有效推進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多邊議程。對東盟來說,美國已經成為破壞地區和平、引發地區動蕩的麻煩制造者。
第三,破壞了有利于維護地區穩定的安全環境。東盟成立55年來,各成員國相互尊重主權和尊嚴,不干涉其他國家內政,成為維持地區安全穩定局面的最重要因素。然而,佩洛西訪臺嚴重侵蝕了中美間原本就比較弱的戰略信任,最終可能導致誤判、嚴重對抗甚至公開沖突,引發不可預測的后果。佩洛西訪臺引發地區局勢動蕩讓東盟國家再次深刻感受到,地區熱點問題可能招致更多域外力量牽涉進來,挑戰本來雖顯穩定,但已經相當脆弱的地區安全局勢,讓東盟也處于極大安全風險之中。美國試圖以實力地位肆意改變臺海現狀的野蠻做法,讓東盟國家感受到了威脅。
第四,遏制了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佩洛西訪臺被認為是美挾持臺灣當局在芯片產業上作出讓步的重要舉措,與美國近期試圖建立遏制中國半導體發展的戰略是一致的,會嚴重割斷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完整性,打擊本來就比較脆弱的全球發展態勢。作為全球產業鏈較具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東盟國家與臺海兩岸都具有比較密切的經貿關系。據保守估計,菲律賓就有14.5萬名外籍勞工在臺灣地區。美臺勾連推高臺海局勢緊張正在迫使一些國家開始重新考慮投資和貿易布局,減弱因美臺再次挑釁中國大陸而可能造成難以承受的風險。
新加坡外交部前常秘比拉哈里·考斯甘認為,佩洛西訪臺“毫無重要的戰略或外交意義”“這不是眾議長應有的負責任行為”。佩洛西訪臺引起了東盟對美國肆意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深刻反思,深切體會到美政客和政府的利己和虛偽本質,善于挑事但缺乏擔當精神。臺海局勢緊張讓東盟倍感擔憂,美臺勾連挑釁破壞了地區穩定,對地區可持續安全增添了更多不確定因素。
東盟期待臺海安全穩定
冷戰結束以來,兩岸都快速并逐漸高度融入地區發展格局之中,不僅同屬于亞太經合組織成員,而且都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編注:臺灣地區分別以中國臺北和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義加入亞太經合組織與世貿組織),與地區其他經濟體保持著相當密切的合作關系。然而,美國在臺海問題上屢屢挑釁,不僅沖擊了東盟奉為圭臬的行為規范,損害了東盟利益,而且嚴重破壞了地區環境。東盟迫切期待兩岸能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實現真正和平發展。
第一,臺海安全穩定有助于地區一體化維持可持續發展態勢。近年來,亞太地區一體化快速發展,也提振了兩岸經貿關系高度融合。隨著和東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及投資協定生效,中國香港也開啟了加入以東盟為核心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進程,對中國臺灣造成了極大壓力。兩岸先后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也有利于促進整個地區的經濟一體化進程。然而,破壞臺海穩定似乎已經成為美阻止兩岸融合發展和亞太地區一體化的重要抓手,嚴重挫傷了東盟構建的以自己為核心的地區多邊貿易架構。
第二,臺海安全穩定有利于地區經貿關系實現更強勁增強趨勢。由于歷史原因,東盟與兩岸關系經歷了此消彼長的過程。長期以來,借助中國和東盟自貿協定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兩岸投資者在許多東盟國家越來越活躍。近年來,隨著全球和地區產業鏈轉移加速,兩岸對東盟貿易投資的增長明顯加快,推進了地區貿易鏈的網絡化,各方也從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然而,為避免自己被逐漸邊緣化,美國似乎想阻止這種勢頭繼續發展下去。美國利用臺民進黨當局“謀獨”的幻想,制造臺海緊張局勢,就是想讓地區經濟在實現更深度融合過程中出現破口,最終破功。
然而,美國在臺海問題上惹是生非,與東盟維護地區安全穩定的愿望和努力背道而馳。佩洛西訪臺絕不僅僅是個人行為,是美長期肆意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的又一表現。佩洛西在訪臺前后進退失據讓東盟看清了美政客的偽善本質,美政府在事后推諉塞責也讓東盟感到極度不舒服。一個中國原則有必要得到無條件地徹底執行,臺海局勢的“現狀”也需要回歸“初心”。
第三,美國在臺海問題上的失責、失信與失當,可能會損害其與東盟關系,給地區合作架構造成難以預料的傷害。美近年來拉攏部分域內外國家組建一些排外性和封閉性的小集團,已經嚴重沖擊了東盟在地區合作架構中的中心地位。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東盟與美國可能會發生對抗和沖突。美國與東盟計劃在今年11月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愿景也將變得越來越不確定。
(周士新,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原標題《佩洛西訪臺攪亂地區合作秩序》,現標題為編者所擬。)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