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數據·明查|大旱之后必有大震?可信嗎?

澎湃新聞記者 舒怡爾 陳良賢 趙佐燕 衛瑤
2022-08-26 11:57
來源:澎湃新聞
? 美數課 >
字號

罕見的高溫讓更多人擔憂起全球變暖。與此同時,各種聳人聽聞的謠言也接連出現,比如“高溫讓臭氧細菌感染加劇”“三伏天汗出透了能排毒”。

其中最離譜的、恐嚇架勢最足的,是警告大家“大旱之后有大震”的“旱震理論”。不少人信以為真,相關內容被大量轉發。

倒不是大家辨別能力的問題。只是這個“旱震理論”真的有模有樣:不僅有百度百科的詞條,提出者還有地震科學家的頭銜,甚至還就此出版了一本書,書中列出了相當多的數據來論證——通過分析 1957 年至 1971 年中國降水量的資料,他得出結論:在中國大地震前 1 至 3 年半內,震中區往往是干旱區。

但這個理論真的立得住嗎?

只要時空范圍夠大,總能中一次

根據“旱震理論”提出者的研究,全國大旱之后 3 年內有大震的概率高達 84.8%,只有 15.2% 的旱區在災后 3 年內沒有發生大地震。

我們首先來看看他所說的旱區是什么?

《中國旱震關系研究》中關于“旱區”定義的截圖

25.2 萬平方公里有多大?相當于江浙滬三地陸地面積的總和。

這么大的圈意味著,如果城市 A 今年發生了大旱,而遠在 283 公里外的城市 B 如果發生了大地震,就能證明“旱震理論”的有效性。

另一個不易被察覺的放大條件是“旱災后 1 至 3 年”。

統計一下就會發現,在過去的一百多年內,中國許多區域發生旱災的次數并不少。再加上“未來 3 年”這個條件,有的地方甚至大多數時候都處在該理論所說的可能會發生大地震的時段。

以發生過大地震的汶川為例,在 1900 年至 2013 年這 114 年中,汶川有 58 年都處于大旱或大旱后的 3 年內,占比超過一半。如果大地震發生的年份落入這 58 年中,“旱震理論”就可以宣告有效。事實上,在汶川大地震發生的前一年,周邊就正好發生了大旱。

這也是為什么,早在 2011 年,時任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副主任張永仙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說,利用干旱和氣候異常預測地震,虛報率很高,很難用于震前預測。

“旱震理論”虛報率有多高?

根據該理論提出者自己的統計,大地震前 3 年半內有大旱的比例是 96.6%,可謂是“大震前必有大旱”。

《中國旱震關系研究》截圖

但如果把統計時間拉長,結果就沒那么“準了”。根據我們的統計,從 1900 年至 2013 年,中國大陸共發生過 142 次 6 級及以上的大地震,而這其中,大震之前 1 至 4 年(因大旱數據未精確到月,我們在統計中把理論中的 3 年半放寬到 4 年)為旱區的情況有 79 次,僅占一半出頭。

而之所以還會有這 56%的占比,也離不開前文提到的足夠大的時空范圍。一把巨大而刻度稀疏的尺子,你能指望它有多精確呢?

至于反過來,大旱后會有大震的概率就更低了。我們統計了同上的 114 年間,大陸地區的 1297 次大旱(不同地點、不同年份發生的大旱計為 1 次),1 至 3 年后發生大地震的,共有 38 次,占比不到 3%。

不過如果要說以上的統計還有什么可以商榷的,那就是地震的中心不一定是大旱的中心。所以這次我們畫一個更大的圓。

這么一個面積達 100 多萬平方公里的圓,超過中國領土面積的十分之一,統計結果依然是:1297 次大旱,1 至 3 年后發生大震的次數是 119 次,僅占 9%。

地震可以被預測嗎?

除了“旱震理論”,民間還流傳著許多地震發生的前兆,比如“地震云”“霧霾預示地震”。但專家對此表示,首先要有充分的事實證明二者間內在關聯性的存在,其次要能找出合理的物理理論論證二者的關聯。只有符合這兩個條件,才能證明這些現象與地震確實存在關聯。

因為數據能對得上,不代表因果關系就成立。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齊齊哈爾發生旱災的那幾年,當地人上網搜“老虎”的頻次異常高。按照“旱震理論”的邏輯,這里或許隱藏著一個“大旱老虎理論”:大旱發生之后,齊齊哈爾人就會陷入對老虎的癡迷之中。

同樣地,還有“干旱螃蟹理論”:邯鄲人在發生大旱的時候,特別關心螃蟹過得怎么樣。

至少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監測到任何大地震發生前似乎必定會有的信號。

而目前人類能做到的,只有在地震發生之后,向地震橫波尚未到達的可能受災區域,提前數秒至幾十秒發出警報信息。

參考資料:

北京日報-《詳解干旱與地震有關系嗎》, http://tech.sina.com.cn/d/2011-06-01/16465599461.shtml

科技日報-《科普解答:極端天氣中能否發現地震前兆?》,http://www.gov.cn/govweb/fwxx/kp/2011-03/29/content_1833455.htm

BBC-《鳥獸動物對天災是否真的有預知能力》,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science-60702038

封面新聞-《一文讀懂地震預警》,http://www.stdaily.com/cehua/June2nd/fmxw.shtml

《中國旱震關系研究》,耿慶國著

    責任編輯:呂妍
    校對:張艷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疯狂水果机怎么玩| 斗牛棋牌游戏| 属鼠做生意办公桌摆貔貅好不好| 18皇宝| 百家乐筹码盒| bet365忠实奖金| 邯郸百家乐园怎么样| 扑克王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网络真人赌博| 大发888游戏下载投注| 定制百家乐官网桌垫| 威尼斯人娱乐场 送2688元礼金领取lrm64| 百家乐官网剁手| 青海省| 棋牌室| 大发888 大发888娱乐城| 博九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赌场百家乐信誉| 百家乐输了好多钱| 大连百家乐官网食品| 玩百家乐官网澳门皇宫娱乐城 | 百家乐赌的是心态吗| 百家乐免費游戏| 多台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赌法| 做生意门店风水知识| 百家乐官网冼牌机| 百家乐官网论坛bocaila| 澳门百家乐官网娱乐场开户注册| 网络百家乐官网现金游戏哪里的信誉好啊 | 百家乐官网视频交友| 盈丰娱乐场| 大发888娱乐城电脑版下载| 免费百家乐过滤工具| 下三元八运24山详解| 24楼层风水| 网络百家乐的破解| 百家乐最好的投注方法| 永利高百家乐网址| 名人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技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