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郴障科技有限公司

澎湃Logo
下載客戶端

登錄

  • +1

電視劇《瑯琊榜》的史實錯誤:從歷史上的京兆和京畿說起

徐春偉
2018-01-15 09:48
來源:澎湃新聞
? 私家歷史 >
字號

近年來,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瑯琊榜》火得如日中天,它的續作《瑯琊榜之風起長林》也正在熱播中。通過《瑯琊榜》朝代名“梁”和皇族的姓氏“蕭”,讀者基本可判斷出故事背景在南梁時代;改編后,同名電視劇的故事背景也被設定為“南梁大通年間”。本劇一登場就出現京兆尹、京畿九門等地名或官職。那么,真實歷史上的南梁版圖內,存在過京兆和京畿這類政區名么?

“京兆尹”應為“丹陽尹”

“京兆”作為地名首現在西漢時期。秦代置內史管理京畿地區。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分左、右內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以右內史部為轄區,治所在長安縣,職同郡太守,參預朝政(可見《澎湃新聞·私家歷史》2017年9月27日《長安不是西安的古名,可為什么我們總是誤把西安當長安?》一文)。

西漢京兆尹

“京”的本義是“高”,后來又引申為“大”,《說文解字》說:“人所為絕高丘也……京、大也。其引伸之義也。”中國很早之前就把帝王所在的首都稱作“京”,《公羊傳·桓公九年》解釋了原因:“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蔡邕《獨斷》也說:“天子所居曰京師。京,大也。師,眾也。”“兆”則是大數字的意思,《韻會》:“兆者,眾數。言大眾所在也。”而“京”本身也含有大數之意,“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十兆為京”。總之,兩字都是美好之意,“京兆”合稱作為首都所在的統縣政區名,體現了漢武帝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吉利的心態。

京兆因為名字里有個京總是讓人以為是首都的地名;其實不然,古代的“京兆”其實一直是西安的專屬地名。曹魏后,雖改京兆尹為京兆郡,但地名一直未變,直到北周仍舊如此。南梁建立后,首都所在的統縣政區名為丹陽尹,并不叫京兆尹。

南朝丹陽尹

南梁也不存在以京兆為名的僑郡。東晉和劉宋曾設置過京兆僑郡(寄治襄陽)、東京兆郡(寄治滎陽)、西京兆郡(寄治漢中);東晉義熙十三年(417年)正月,武功卓越的太尉劉裕(即后來的宋武帝)占領長安后,也在原京兆郡地內加“北”置北京兆郡,以與寄治襄陽的京兆僑郡區別。但上述諸京兆郡都在南梁以前即陷入北境,可見南梁徹底和“京兆”無緣了。

京兆尹既是地名,也是官名。東漢建立后由于定都雒陽,按原來長安屬京兆尹之例,將河南郡改稱河南尹。尹雖然職同郡太守,但又屬能夠參與朝議的京官,故而在稱呼上以示尊榮。三國分治時期,孫吳的丹陽郡并未改名。西晉太康十年(289年),立皇子司馬晏為吳王,以丹楊、吳興、吳三郡為國,丹楊太守改稱內史。東晉太興元年(318年)三月,司馬睿稱帝,是為晉元帝,建都建康。六月,為提高首都地位,仿兩漢京兆尹、河南尹故事,改丹楊內史為丹楊尹;同時,理所當然地撤銷了司馬晏的封國。顯然,將劇中的“京兆尹”稱為“丹陽尹”才是正確的。

而屬北朝的西安,還是一直被稱作“京兆”郡。隋初,文帝罷天下諸郡,一度改京兆郡為雍州。唐開元元年(713年),升雍州為京兆府。宋金時期,西安雖然不是首都或陪都,但仍叫京兆府。直到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京兆府為安西路,西安才失去“京兆”這一地名。不過,從此華夏大地也不存在“京兆”這個地名了。

金京兆府

《瑯琊榜》除了將國都所在的政區名搞錯外,也將都城名搞錯了。南梁的都城叫建康城,而非劇中的金陵城;古代城門上更不會寫上“金陵”這樣的城名,只會書寫城門名。像劇中這樣的情景,現實中絕是不會出現的。

唐宋才出現的京畿

《瑯琊榜》里的蒙摯官職是禁軍大統領、京畿九門。但實際上,南梁既未出現京畿這樣的政區名,更不會出現京畿九門這樣的官職。類似的官職九門提督更是晚到清朝才出現的,因該職務統合北京內城九座城門而得名。

“畿”是指首都附近的地區,《說文解字》說:“天子千里地。以遠近言之,則言畿也。”一般而言,“京畿”是指比“京兆”范圍更大的地方。作為正式的政區名“京畿”出現很晚,它的前身和雛形“王畿”則在西周就出現了。周王直接治理的地區稱作王畿,是王朝的中心。《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 西周還發展出了畿服制度,它是與分封制相適應的。王畿以外的地區則按離王都距離和關系遠近劃分為諸服,有五服、六服、九服等說(《國語·周語上》作五服)。

西漢出現了類似京畿的區劃——三輔。漢武帝時期,把長安附近地區的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三個地方稱呼為“三輔”。“畿輔”后來合稱,成為稱呼首都附近地區的名詞。

西漢三輔

“京畿”真正作為政區名,首現于唐代。唐玄宗于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在貞觀十道的基礎上,將全國進一步分成了十三道及兩直屬區京畿、都畿。京畿、都畿雖是道級監理區,可以算在諸道之內。其實它們正式的通名其實是“畿”,并非是“道”。“京畿道”“都畿道”其實是明以后人的誤會,由此產生了“開元十五道”的說法。京畿治所位于京城,轄京兆府、華州、同州、岐州、邠州、商州,共六府州。757年后,諸道監理功能不斷弱化,各地出現方鎮(藩鎮)割據局面,最終開元十五道都名存實亡。

唐京畿(天寶年間)

在我國古代,“京兆”這一地名沒有搬過,而“京畿”卻是搬過的(京兆僑郡是增加,不是搬遷)。宋初取消唐代產生的方鎮之后,“又節次以天下土地形勢,俾之分路而治”(馬端臨《文獻通考》),路逐漸成為州府以上的行政區劃。皇祐時,賈禺朝以為“漢唐都雍(即雍州京兆府),置輔郡,內翼京師。國朝都汴京,而近京諸郡皆屬他道,制度不稱王畿”(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下同),五年(1053年)十二月壬戌,遂以“析京東之曹州,京西之陳、許、鄭、滑州并開封府,總四十二縣為京畿(路)”,設京畿轉運使;次年,又置京畿刑獄官。這樣把本在關中的“京畿”地名搬到了河南。至和二年(1054年)京畿路被廢棄。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復置京畿路,最初轄開封府十四縣、穎昌府七縣、鄭州六縣、澶州七縣、拱州六縣,共四十縣。到了宣和二年(1120年),各州府又歸原屬各路,開封府成為京畿路下轄唯一的州府。六年,太康縣復隸開封府,最終京畿路只轄開封府十六縣。金滅北宋后,京畿路被廢,成為了金朝南京路的一部分。

北宋京畿路(宣和六年后)

南宋在紹興八年(1138年)定都臨安府后,雖然將錢塘、仁和兩附郭縣按慣例升為赤縣,臨安、余杭、于潛、昌化、富陽、新城、鹽官等七郊縣升為畿縣;但為顯示收復故土的決心,京號不稱為“京城”,只稱之為“行在”,意思是皇帝行鑾駐蹕的所在。既然南宋首都不叫京城,理所當然不存在京畿路了。順便說一句,前幾年央視熱播劇《大宋提刑官》中,主人公宋慈曾任提點京畿刑獄,這當然是不可能的。當時,臨安府所屬的路當為兩浙西路,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司的治所也不在臨安府,而在平江府(今蘇州)。

“京畿”這一政區名,對漢字文化圈的朝鮮和日本有很大的影響。朝鮮太宗十三年(1413年)劃全國為京畿(朝鮮國王只是明朝的郡王,用此名其實有僭越嫌疑)、江原、慶尚、忠清、全羅、平安、咸鏡與黃海共八道。太宗、世宗時期,以漢城(今首爾)為核心,把廣州、水原、驪州、安城等東南地區劃歸京畿,大體上同現在的京畿道行政區劃一致。

李氏朝鮮京畿道

日本關西地方,又稱為近畿地方,是本州島中西部的一個地理區域,由京都府、大阪府、滋賀縣、兵庫縣、奈良縣、和歌山縣、三重縣等二府五縣構成。“近畿”是指日本古代實施令制國所劃分的“畿內”區域,與“京畿”一詞相通。

日本近畿地方

民初重現的京兆

古代“京兆”之名不用后,曾在近代重現過。清朝時期,北京附近的二十四州縣,由京師順天府(京師為京號,順天府為統縣政區名)管轄。順天府名義上屬于直隸省,實際上是地位與省相當的特別區域,史稱“順直兼轄區域”。它的重要性可從官職上看出來,順天府府尹高達正三品,與各省按察使品秩相當;乾隆帝也說府尹“體統與巡撫相等”(《高宗實錄》),因此諸事可直接上奏朝廷。辛亥革命后,1912年4月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決定建都北京,仍稱“京師順天府”。次年1月,北洋政府頒布《劃一現行順天府屬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規定該府轄區及其與直隸省的關系,一切如舊,首長繼續稱府尹。

清順天府

順天府為明清故名,舊時代色彩過于濃厚,北洋政府遂于1914年10月4日,公布《京兆尹官制》,將順天府改為京兆地方,又稱京兆特別區域。京兆地方行政機關稱為京兆尹公署,長官改稱京兆尹,需由內務總長經國務總理呈請大總統任命。京兆尹職權略同普通省級行政長官,由于管轄地域相對較小,故職權略低。這樣,“京兆”“京兆尹”之名便在民初再現了。

民國京兆地方

同時,北洋政府還公布《京兆地方區域表》,正式同意當年5月內務部的呈請,將原順直兼轄區域的二十縣劃歸京兆地方。寧河、文安、新鎮、大城等四縣因離府尹駐地較遠,劃屬直隸省。1915年9月21日,在公布改訂后的《京師地方自治章程》,明確京兆為特別行政區,賦予相當于行省的地位。

1926年京兆地方及直隸省圖

隨著市政管理的近代化,城市型政區“市”也在民國初年出現了,首現地區當然在首都。1913年,內務總長朱啟鈐鑒于首都市政的重要性,提請國務會議要求設立京都市政公所,并親自主持起草了《京都市政條例》。次年4月,劃定市區,于順天府下設京都市政公所統轄城區,置督辦一名。督辦級別甚高,規定由內務總長兼任。

1921年1月,北洋政府定市名為“京都”。7月,政府公布了《市自治制》,將國內的市分為“特別市”與“普通市”兩種。次年6月,確定京都為特別市,京都特別市正式成立,內務總長仍兼任行政首長。大總統令稱:“京都地方業經明令為特別市,所有市政督辦各職應即裁撤。在市自治機關未成立之前,市政事宜由內務總長暫行兼理(教令第十一號)。”

1928年北京結束了作為民國首都的歷史。6月28日,國民政府將“京都”更名為“北平”;同時將省級政區京兆地方裁撤,歷代附郭于京城的宛平、大興二縣亦被遷治于城外,北京城成為獨立政區。國民政府設立北平特別市,范圍為北京內外城和近郊,直隸于國民政府。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9月27日,北平市改名北京市。

參考文獻:

李昌憲:《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年8月

錢端升等:《民國政制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張喜慶、何一民:《民國時期特別市制度的創設與演變》,《學習與實踐》,2017年第2期

    校對:徐亦嘉
    澎湃新聞報料:021-962866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1
    收藏
    我要舉報
            查看更多

            掃碼下載澎湃新聞客戶端

            滬ICP備14003370號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0299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反饋
            百家乐官网娱乐备用网址| 网上百家乐官网娱乐网| 蓝盾百家乐赌场娱乐网规则| 确山县| 南京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园云顶娱乐主页| 新澳博国际娱乐| 九州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视频麻将| 百家乐筹码多少钱| 粤港澳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博彩投注网| 微信百家乐群二维码| 澳门百家乐真人娱乐场| 在线百家乐官网博彩| 大发娱乐城| 百家乐是娱乐场| 网络百家乐破解器| 什么百家乐官网平注法| 御匾会娱乐城| 百家乐赌场娱乐城| 百家乐最新赌王| A8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 微信百家乐群规则大全| 百家乐凯时娱乐平台| 百利宫百家乐现金网| 玩百家乐官网请高手指点| 太阳会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在线直播| 百家乐官网路单打法| 百家乐玩法有技巧| 网上百家乐官网大赢家| 88百家乐官网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单注技巧| 阿尔山市| 百家乐官网怎样投注好| 骰宝 | 百家乐官网加牌规则| 百家乐官网论坛在线提供| 澳门赌百家乐官网心法| 百家乐官网技巧之微笑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