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第一批預制菜加盟店,已經開始虧錢了

作者丨Kinki
編輯丨堅果
從流量巔峰到退出抖音,趣店羅敏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6月15日,“趣店羅老板”第一次為趣店預制菜直播帶貨,之后其粉絲量從17.9萬漲到了將近500萬,7月17日,直播間更憑著“一分錢酸菜魚”拿下了最高超過2.5億元的GMV。
這場直播也將趣店推至了網絡熱度的巔峰,但就在第二天,羅敏在預制菜招商大會上提到了“加盟”,并表示可以通過貸款服務幫助10萬用戶開設線下預制菜門店。
當羅敏將預制菜從零售模式拓展到加盟模式,特別是提到了貸款服務后,似乎也喚醒了互聯網關于羅敏曾從事校園貸的記憶,大家更質疑趣店到底是想賣預制菜還是想放貸款?
在一片質疑聲中,羅敏清空了抖音賬號,并表示一段時間內不會在鏡頭前直播。在風評持續不佳的情況下,趣店的預制菜門店能不能開起來還不好說,但第一批試水預制菜線下門店的經銷商,卻已經快干不下去了。
1
舌尖英雄艱難拓店
比趣店羅敏更早提出預制菜加盟門店模式的是陸正耀,今年1月,舌尖英雄項目正式啟動,主要提供預制食材和速烹菜,核心是“低價、快捷、方便”的就餐體驗,從這點來看,舌尖英雄跟瑞幸多少還是有點相似的。
但跟瑞幸早期以直營為主的拓展模式不同,舌尖英雄則主要以加盟為主。舌尖英雄CEO李穎波曾表示,今年4月舌尖英雄已拓展至全國78個城市,意向簽約6000家經銷商門店,并計劃在今年內落地3000家門店。
不過,也有媒體在4月報道稱,6000家只是各個區域認領走的指標,而且,受上半年的疫情影響,有區域代理商表示“全國指標都要減半了,能有2000-3000家就不錯了。”
而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目前舌尖英雄的線下門店數量僅有不夠300家,跟之前公布的目標數量仍有較大差距。

經銷商加盟意向不強烈,門店拓展速度慢,某種程度來看,也跟舌尖英雄的口碑有關,從消費者的反饋來看,跟瑞幸咖啡早期 “低價精品”的噱頭來比,舌尖英雄的產品確實沒有什么爆點。
從好吃的角度來看,大部分消費者都表示舌尖英雄的出品非常一般,這跟其采用代工模式進行生產有關,將出品“假手于人”,穩定性往往難以把控。此外,長達1-3年的保質期也被消費者吐槽“不新鮮”。
從方便的角度來看,消費者則認為速烹菜的料理并不比自己做飯省事,比如一道水煮肉片,舌尖英雄的速烹菜只是將材料分切好,最終還要自己解凍、下鍋、燜煮,跟加熱即食的預制菜還是不一樣。
從服務質量來看,由于當前網點數量不多,舌尖英雄的配送根本做不到宣傳的3分鐘,而是需要40-60分鐘,不少區域甚至只能次日達。
價格、品質和服務,舌尖英雄哪一個優點也不沾,再加上當前品牌擴展速度放緩,全國門店數量不多的背景,舌尖英雄雖然算是最早一批打造全國連鎖的預制菜品牌,卻沒能為后來者提供什么經驗,自然也無法像瑞幸一樣創造“神話”。
2
加盟商持續虧損
趣店羅敏曾在直播中號召寶媽們加入預制菜開店隊伍,并稱只要每天賣出50份菜,寶媽們每月便可輕松賺大幾千的收入,那么加盟預制菜門店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舌尖英雄已經悄悄交出了一份答卷。
據Tech星媒體報道,一位在今年3月加盟的經銷商,至今仍在虧錢。這位經銷商給自己算了一筆賬,在開業之前,他大約花了23萬,包括設備、貨品、預付租金以及1-3萬元不等的加盟費。
據舌尖英雄的官方預估,網點經銷商每個月能賺6萬元,可該經銷商卻表示,門店的單日營業額平均只有800元左右,按官方宣傳所說的50%毛利率來算,每個月的毛利只有1.2萬元,遠低于店鋪的人員、租金等支出。

不少經銷商表示,當前門店的復購率比較低,只有9.9元的產品銷量較好,或通過搞促銷能吸引消費者來薅羊毛,可特價產品的毛利率只有20%左右,跟舌尖英雄官方所說的50%毛利率,相差了有一大半。
通常來說,餐飲行業的毛利率應該在20%-30%之間,但如果舌尖英雄的口碑上不去,消費者不愿意光顧,即便是達到了50%毛利率也意義不大。在營業額基數太低的情況下,部分門店甚至是多開業一天,多請一個員工,就會多虧損一天。
那是否如羅敏所言,每天只要賣出50份菜,門店就能月賺幾千塊?我們不妨來算一下。按舌尖英雄的人均30元左右的消費水平來算,每天賣出50份菜,一個月的營收將有45000元。
總結2021年大部分預制菜上市公司的數據,當前預制菜產品的毛利率約在20%-30%,大部分都在20%左右,我們按25%來算,也就是一個月的毛利潤有12000元左右,跟上述舌尖英雄經銷商提到的數據基本吻合。但問題在于,上述經銷商拿著這1.2萬元的毛利,在扣除租金、水電、人工之后,還是沒法賺錢。
何況,一天賣出50份預制菜真的這么容易嗎?有記者嘗試于不同時段在北京CBD一家舌尖英雄門店的小程序下進行下單,再通過對比訂單號來推算不同時段的提貨單量,結果是該店銷量約為每日20單左右,這還是一線城市商業中心的流量數據,而在其他地方,日銷量恐怕還將更少。
對經銷商而言,無論是在趣店賣出50單,還是在舌尖英雄賣出20單,目前來看都不是一件易事。
不過,如果趣店當初這盤“加盟大棋”走得順利的話,它的招商之路或會比舌尖英雄順利,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趣店主要to c ,而舌尖英雄主要to b,針對c端招商,門檻和費用都可能會更低,更重要的是,c端消費者的情緒更容易被調動,而這些經驗是陸正耀所不曾有的,在此之前,其一直圍繞著b端客戶在做教育。
3
“預制菜”不是“咖啡”
不過,陸正耀在瑞幸的運營經驗卻未必能嫁接到舌尖英雄之上。事實上,首批加盟舌尖英雄的經銷商,不少曾是瑞幸咖啡的加盟商,之所以愿意繼續追隨陸正耀,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因為他們大多都在加盟瑞幸時獲得過不錯的收益。
時代財經曾報道過一位瑞幸經銷商的盈利狀況,作為安徽某三線城市的一家加盟店,店長表示每賣出一杯咖啡的毛利潤有6-8元,按瑞幸20元以下的折后售價來算,毛利率能保持在30%以上,扣除成本費用后,單店的利潤能保持在每月4萬元以上。
同樣是陸正耀的項目,舌尖英雄甚至比咖啡的烹飪程度更輕,不需要專業的咖啡師在場,只需要普通的銷售員即可,那為何這一項目卻沒法像瑞幸一樣成功呢?
陸正耀也嘗試過復制瑞幸,包括燒錢補貼,提供特價菜品;邀請演員劉儀偉代言;在多個短視頻平臺及線下樓宇電梯中投放廣告,打造影響力;在老帶新的營銷方式上,延用瑞幸 “邀請好友獲得獎勵”的裂變式推廣方法等,但仍收效甚微。
首先,當前舌尖英雄仍未能打出自己的口碑。畢竟,營銷推廣是一方面,但對消費者來說,好不好吃,方不方便始終才是他們更為關注的問題,可惜的是,目前舌尖英雄在產品的價格、品質和服務上,都沒有其獨特之處。
其次,資本瘋狂堆砌的模式已經成為歷史。過去,瑞幸在資本的支持下,實現了快速復制和迅速做大,并通過上市持續補充資金,讓瑞幸品牌在一夜之間迅速打響知名度。
但在資本市場低迷的當下,“故事+資本”的套路已經難以再被市場認可,陸正耀想要百分百復制瑞幸模式,無論在市場時機,還是資金實力上,都難以再次實現。
最后,預制菜賽道與咖啡賽道也確實存在著差異。跟咖啡不同,當前預制菜的市場接受度還不算高,市場滲透率只有10%-15%左右,而咖啡在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則高達67%以上。

滲透率不高的預制菜賽道在資本的熱捧下,卻吸引了大量企業的瘋狂涌入,在行業標準尚未完善的情況下,產品質量更是參差不齊,這也會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雖然,不少資本均表示看好預制菜未來的發展,從市場空間來說,預制菜確實有很大的成長潛力,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培育,當前的預制菜產業還完全談不上成熟,消費者都尚不清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類型的預制菜品,想要以何種方式被服務。
在這樣的背景下,任何一家企業想要以旋風速度覆蓋全國,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且,越是早期加入的企業,便越像是市場的“試驗者”,從這個角度來看,舌尖英雄和趣店,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 報料熱線: 021-962866
- 報料郵箱: news@thepaper.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滬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